观点正文
玉蝉与玻璃蝉的区别与特征
作者:周长源 2004-11-27 16:08:34来源:中华博物网
A-
A+
考古界认为玻璃器是玉器的替代品,从扬州汉墓出土模仿玉蝉、塞、珰、剑饰、衣片、串饰等众多的玻璃品就足以证明。或是由于当时扬州和田玉材的贵重,或是由于玉材的缺乏,而选用玻璃品来替代,从而用玻璃蝉来替代玉蝉。故在扬州大型和中型汉墓中出土玉质蝉多,而在一般庶民汉墓中出土琉璃质蝉多。这是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有关联,因而有所区别的。
在文物报道中,国内外有人将铅钡玻璃蝉误为玉石质地是常有的事,这是因为它貌似玉质。我曾经在文物市场的地摊上代人以低价买了一件西汉玻璃蝉,就是摊主误认为普通石蝉的实例。玉与玻璃是有区别的,玉硬度高,比重大。玻璃硬度低,比重小。玉有光泽,无气泡,不易被腐蚀,铅钡玻璃年久表面易腐蚀,极少数内芯半透明,有气泡。玉蝉是琢雕而成,阴刻线深浅粗细不一,边缘有棱角,而玻璃蝉是模铸成的,阴线一般较粗,深浅一致,粗细基本相同,无棱角,铅钡玻璃在全世界只有在中国能够见到,这是中国创造的。
全国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张永昌老师曾经总结过汉代玉蝉特征既概括,又贴切,更准确,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1、西汉玉蝉刀法虽然简单,但都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因此有汉八刀之称,蝉形比战国时期薄而大,重视选材,白玉大量使用,玉色以白为上。《后汉书·舆服志》记载:“至孝明帝,乃为六佩、冲牙、双瑀、璜,皆以白玉。”由此说明古代人不但喜用玉,而且又十分注重玉的颜色,因此佩玉的颜色,表示佩者的等级,其等级分明,等级最高多是佩白玉者。
2、西汉玉蝉主要特点是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线条挺秀,尖端见锋,锋芒锐利,其边缘像刀切一样,没有崩裂和毛刀出现。其尾部的尖锋有扎手的感觉。“蝉王”尾部的尖锋和双翼尖端均有扎手的感觉就是实物例证。宋代、明代的尖锋没有扎手的感觉。因翼端稍稍圆形,这是区别真假的主要特点。
3、线条以直线为多,有的虽呈弧形线,但都是有两线交锋而成,最精致的地方就是推磨。两翼都是光整、平滑。
4、一般说玉蝉呈平头形的,以西汉早中期为多。圆头形以西汉中晚期为多。西汉中晚期眼珠多跳出廓外。
5、尾部的横线是表示具有伸缩功能的皮纹,一般以4——7条为多见。但是最多的有12道。
6、有的玉蝉颈下呈“︶”,光整平涌,不起波状,这也是鉴别真假的主要特点。
7、抛光技术非常进步,打磨光滑,像玻璃一样闪闪发光。
从扬州出土西汉众多玉蝉和玻璃蝉的实物来看,不但充分反映了当时盛行的习俗。而且为研究汉代扬州兴旺的琢玉业和玻璃制造业,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在文物报道中,国内外有人将铅钡玻璃蝉误为玉石质地是常有的事,这是因为它貌似玉质。我曾经在文物市场的地摊上代人以低价买了一件西汉玻璃蝉,就是摊主误认为普通石蝉的实例。玉与玻璃是有区别的,玉硬度高,比重大。玻璃硬度低,比重小。玉有光泽,无气泡,不易被腐蚀,铅钡玻璃年久表面易腐蚀,极少数内芯半透明,有气泡。玉蝉是琢雕而成,阴刻线深浅粗细不一,边缘有棱角,而玻璃蝉是模铸成的,阴线一般较粗,深浅一致,粗细基本相同,无棱角,铅钡玻璃在全世界只有在中国能够见到,这是中国创造的。
全国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张永昌老师曾经总结过汉代玉蝉特征既概括,又贴切,更准确,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1、西汉玉蝉刀法虽然简单,但都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因此有汉八刀之称,蝉形比战国时期薄而大,重视选材,白玉大量使用,玉色以白为上。《后汉书·舆服志》记载:“至孝明帝,乃为六佩、冲牙、双瑀、璜,皆以白玉。”由此说明古代人不但喜用玉,而且又十分注重玉的颜色,因此佩玉的颜色,表示佩者的等级,其等级分明,等级最高多是佩白玉者。
2、西汉玉蝉主要特点是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线条挺秀,尖端见锋,锋芒锐利,其边缘像刀切一样,没有崩裂和毛刀出现。其尾部的尖锋有扎手的感觉。“蝉王”尾部的尖锋和双翼尖端均有扎手的感觉就是实物例证。宋代、明代的尖锋没有扎手的感觉。因翼端稍稍圆形,这是区别真假的主要特点。
3、线条以直线为多,有的虽呈弧形线,但都是有两线交锋而成,最精致的地方就是推磨。两翼都是光整、平滑。
4、一般说玉蝉呈平头形的,以西汉早中期为多。圆头形以西汉中晚期为多。西汉中晚期眼珠多跳出廓外。
5、尾部的横线是表示具有伸缩功能的皮纹,一般以4——7条为多见。但是最多的有12道。
6、有的玉蝉颈下呈“︶”,光整平涌,不起波状,这也是鉴别真假的主要特点。
7、抛光技术非常进步,打磨光滑,像玻璃一样闪闪发光。
从扬州出土西汉众多玉蝉和玻璃蝉的实物来看,不但充分反映了当时盛行的习俗。而且为研究汉代扬州兴旺的琢玉业和玻璃制造业,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朱乃诚:汉代玉蝉研究2019-05-10
-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走势的“四个特征”2018-09-23
- 从汉代风韵说玉蝉2018-07-25
- 认清古瓷仿品十大特征 轻轻松松辨瓷器2017-12-31
- 汝窑的特征与款识2017-12-28
- 白与黑的艺术:磁州窑2017-11-30
- 玉蝉收藏鉴别有妙招2017-11-30
- 汉代风韵说玉蝉2018-05-16
- 节律特征是书法美的主要特征2017-04-27
- 盘点古代器物“蝉”纹图案2016-09-26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