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画廊业何故假货盛行?

作者:宗合 2004-11-17 09:19:10来源:《深圳商报》
A- A+
  1992年,深圳举办了全国第一次艺术品拍卖会,1993年,广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此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渐露萌芽,近几年更是空前发展,企业投资房地产、股票的风险越来越大,艺术品投资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青睐。有专家指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尚处在发展阶段,画廊业作为艺术品投资的中介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随着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渐露端倪。

  假画泛滥卖商品多于卖艺术品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手中的“闲”钱开始多了起来,不少人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涉足艺术品领域的投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商业运作体系的关键环节是画廊,画廊通过展览、交流、宣传等包装形式,充分体现艺术品的商业和文化价值,是将艺术品进行转让的一个中介环节,各种艺术品在这里实现了它的商业价值。

  很多买家为了保证投资的有效性,更钟爱收藏购买名家的作品,却对当代的画家很少过问。可是在过去,画家并没有对作品进行记录的意识,已故名家究竟创作了哪些作品,以及作品数量都无从考证,可以说是“死无对证”。我国画廊的规模以中小型居多,通过买断、寄售、代销、商业展等方式经营画作,为了经营下去,就开始收集所谓的已故画家的作品甚至不惜造假。因为很多买家对收藏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对于艺术品的真伪很难鉴定,这就成就了假画的市场。国际收藏家交流协会会长郭浩满先生告诉记者,在如今的画廊界,假画大行其道,甚至有的画廊与其说是在卖艺术品,还不如说是在卖工艺品,为了赚钱,它们已经饥不择食。

  鱼龙混杂经纪人市场环节薄弱

  据了解,目前很多画家仍采取私人直接交易的手段卖画,但卖画的这个市场毕竟需要有人推广,当直销路越走越窄的时候,经纪人就要挑起这个大梁。艺术家的发掘、包装,作品的推广,资本的运作无一不需要有经验的经纪人来完成,因此,经纪人市场的成熟与否必然会影响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中国经纪人还处在实力薄弱、信誉程度不高、市场掌控能力不强的起步阶段。”索卡国际艺术公司艺术总监萧先生直言不讳。“没有一个固定的行业标准,公正的鉴定机构,所有的风险一并转移到了画廊的经纪人身上,水浊鱼多,混水摸鱼的更是大有人在。经纪人专业水平不高,也是假画盛行的一个原因。有些假画造的很真,若非“功力深厚”的经纪人,很容易被鱼目混珠。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准入门槛仍然很低,经纪人的圈子也难免龙蛇混杂。

  在国外,画家很少直接从事营销,越是地位重要的画家,背后一定有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经纪人支撑,经纪人的作用在本行业中举足轻重。但在中国,经纪人的概念却仍没有得到普及。

  独辟蹊径画廊业需要特色经营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很多画廊的经营还处在直销阶段,即画廊通过买进画家的作品,仅仅提供画框、装饰设计等再转手将画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然而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海外艺术品、外商、以及中国的企业都开始进入画廊业,我国画廊业的经营面临很大的风险。资金有限,很难与财大气粗的大型画廊抗衡,若要保证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走有别于他人的特色路线,树立自己的格调,注重长线投资,选择有潜质的、艺术风格鲜明的画家合作,提升自己在业界的地位,也为画家赚得声誉。

  目前,中国的艺术品日渐受到国外的关注,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画廊业仍将处于空前发展的机遇期。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完善的经纪人制度,规范经纪人市场,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家、收藏家要对此认可,建立行之有效的相互信任和约束的合作机制。

  “没有一个固定的行业标准,公正的鉴定机构,所有的风险一并转移到了画廊的经纪人身上,水浊鱼多,混水摸鱼的更是大有人在。经纪人专业水平不高,也是假画盛行的一个原因。

  




推荐关键字:假货 画廊业 盛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