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元代景德延祐期青花瓷的鉴别
作者:晨光 2004-11-12 17:03:15来源:《收藏家》2004年第11期
A-
A+
《元青花瓷器的真伪鉴别》(贵刊2004年第8期)一文,作者对周方清的《一件元代景德镇青花瓷》(2004年第1期)一文提出异议,仅用二张图片作鉴别比较,就认定周先生介绍的青花瓷为伪器。我认为这种鉴别方法欠妥。众所周知,鉴定一件瓷器不是仅看相片就能下结论的,况且文中所例图1,系江西九江市博物馆藏品,举世闻名,其照片是用最好的灯光、照像设备,专业人员拍照的,除很多陶瓷类图书发表过,还印过明信片。而图2系民间收藏,摄影技巧肯定不如前者,青花颜色也有色差。把这样两件器物摆放在一起比较,显然是不公平、不客观的。据笔者多年来的研究,认为认定及鉴别景德镇元代延期青花瓷瓶罐类的真伪,首先要考察釉面显色的程度。青白釉又称影青釉,釉色白里含青或釉面泛淡蓝色或牙黄色。元代延期多为青白釉,它是采用宋代的一种传统干粉调釉法,在器型上绘画纹饰后,采用醮釉与荡釉等施釉方法。延期青花瓷的制瓷原料仍然保留了宋代景德镇青花瓷石土的一元配方。据笔者多年来考察釉面,发现这类青花瓷的釉面显色变化很明显。距离不同,釉色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即近距离1米内看胎釉时常显出青白色、淡蓝色,有时显青灰色;远距离10米看胎釉时呈淡黄色;斜看胎釉时会显出紧贴在釉面上的米色无规则线条纹。这一神奇般的釉面显色是鉴定延期青花瓷的重要特征,即便是目前市场上的专业仿制顶级高手也无法仿制。元代延期青花瓷器一般胎体较厚重,器身施青白釉,釉下无气泡,釉层不光滑,呈哑光木讷色,光线较强时釉面会显出莹润透亮,手摸似糯米感。外足圈釉面透亮呈鸭蛋青色,釉厚处显出水绿色,足圈底为一元配方的砂胎。这件青花缠枝牡丹兽头瓶,无论是器型的构造以及青花发色,青花纹饰的变化,它的制作年代应该在塔式盖瓶(即江西九江市博物馆所藏元代延期青花缠枝牡丹兽头瓶)之后。目前这类青花器型市场上也有此类仿品,但它的“神韵”加上“神色”是无法仿制的。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