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清劲绝尘 楷法庄严
2004-11-11 13:33:16来源:中华遗产第10期
A-
A+
欧阳询在历史上被列为唐初四大家之首,被公认为“翰墨之冠”。《续书断》说他是“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相貌丑陋的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为太常博士,唐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他的大半生是在崇尚北方文化的隋朝度过的。唐朝建立的时候,欧阳询已六十多岁。
唐高祖李渊还没当皇帝之前就与欧阳询相识,并对欧阳询的才学十分钦佩。唐朝建立后,欧阳询出任给事中,得以在皇帝左右工作。武德四年(621)正月,李渊于门下省设置了修文馆——即后来的弘文馆。从史料上来看,欧阳询在当时的职务是钦定弘文馆的学士,奉命主编类书,是当时在内廷供职的书法教授。与欧阳询同时担任这一职务的,还有在当时与他几乎齐名的学者和书法家虞世南。
武德七年(624),欧阳询主持编写了唐代大型文献巨著《艺文类聚》共100卷。全书引用文献达1431种,是中国古代很有名的一部类书。宋代学者周必大等人曾利用这部书校订了《文苑英华》;到了清代,这部书成为校勘、辑佚先秦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古籍的重要圭臬。
欧阳询在历史上被列为唐初四大家之首,被公认为“翰墨之冠”。《续书断》说他是“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尺牍所传,人以为法”。自唐以后,历代书法家对欧阳询的赞颂之词不胜枚举,事实上无论是“唐初四大家”(欧、虞、籾、薛)还是“唐代四大家”(欧、籾、颜、柳),欧阳询都位列首位。他一生写了不少的作品,流传至今的几块碑刻都很有分量,特别是他写的定武兰亭碑,被公认为是碑刻魁首。
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的艺术风格带有极强的隋代书法特征。清人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以为:唐初人书皆沿隋旧,专为清劲方整,若郭俨之《陆让碑》,殷令名之《裴君倩碑》皆然。率更(欧阳询)、中令(褚遂良)独能以新意开辟门径,所以为大家。
从大量的隋碑志中的确可以找出与欧阳询的书法极为近似的作品来。它们清劲而透着一种新鲜的气息,结体狭长,横画已经向右上稍稍翘起,波画则完全是近世楷书的写法。欧阳修《集古录》中说:“隋之晚年,书家尤盛,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余所集录开皇、仁寿、大业时碑颇多,其笔画率皆精劲。”
到今天依然广为流传的“欧体”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流传下来的“欧体”书法作品大多是碑拓,存世真迹极为罕见。据杨仁恺先生考证,目前世界上欧阳询的墨迹仅存四件,《梦奠帖》为其中之一。杨仁恺先生认为《梦奠帖》原先一直是作为《史事帖》的成员传流的,《史事帖》中间曾经包含了若干小幅,如《卜商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张翰帖》之类,它们曾经被汇为一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又各自离散,成为历代鉴藏家、乃至皇帝们争相密藏的珍宝。
欧阳询《梦奠贴》为墨迹本,据考证为欧阳询晚年即唐贞观初年(627-641)的作品。行书,9行,共78字,25.5×16.5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该帖曾被收入多种丛帖之中,为世人所珍重。
《梦奠帖》作为传世真迹,清晰而自然地呈现了欧阳询书法的原貌与精神,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受到世人关注,这在原帖拖尾部分的题跋可见一斑。
元代大收藏家郭天锡跋:率更初学王逸少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咸以为楷范。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緁跋:欧阳信本书清劲秀健,古今一人。米老云:庄若对越,俊若跳掷。犹似未知其神奇也。向在都下,见《劝学》一帖,是集贤馆库物,后有开元题识俱全。笔意与同一同。
明代杨士奇跋:此《梦奠》七十八字,真人间绝无仅有稀世之宝也。
清代大鉴定家高士奇跋:清劲绝尘,楷法庄严。《梦奠帖》见于著录、出版者目前已有数十种之多。包括:南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抄》续抄、明都穆《寓意编》、《铁网珊瑚》、詹景凤《东图玄览编》、陈继儒《妮古录》、张丑《清河书画舫》、汪役玉《珊瑚网》、清顾复《平生壮观》、《石渠宝笈》三编。
在欧阳询身上,体现着唐人书法中那种蕴理想于形式之中的平正与安详——形式本身
被当作绝对完美的载体,最庄严地表达着他的理想和他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出他的全部智慧、才性和生命意识。
在欧阳询的艺术境界中,有一种对典雅的、庄严气派的嗜好,一切变化都是按照法度的原则而表现得充分、坚实、完整、和悦,趋于尽善尽美。在他的碑刻中,如果我们通观全篇,就会发现,他不是这一部分写得严谨,而另一部分写得松散,不是这里一部分写得仔细认真而另一部分写得粗率潦草;不会发现浮草了事的地方,不会对某一地方特别注意而对另一部分不甚关照。他有足够的能力和本事,让每一处都成为精彩之所在,他似乎天生有一种对例如怪诞、褊狭、猥乱的不符合于典雅精神的厌恶。即使在他的随意挥洒的行书作品《梦奠帖》里,也仍然能保持“雨不乱步”的法度,而且还依然优雅地焕发着坚实、完整、和谐的美丽与庄严。
相貌丑陋的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为太常博士,唐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他的大半生是在崇尚北方文化的隋朝度过的。唐朝建立的时候,欧阳询已六十多岁。
唐高祖李渊还没当皇帝之前就与欧阳询相识,并对欧阳询的才学十分钦佩。唐朝建立后,欧阳询出任给事中,得以在皇帝左右工作。武德四年(621)正月,李渊于门下省设置了修文馆——即后来的弘文馆。从史料上来看,欧阳询在当时的职务是钦定弘文馆的学士,奉命主编类书,是当时在内廷供职的书法教授。与欧阳询同时担任这一职务的,还有在当时与他几乎齐名的学者和书法家虞世南。
武德七年(624),欧阳询主持编写了唐代大型文献巨著《艺文类聚》共100卷。全书引用文献达1431种,是中国古代很有名的一部类书。宋代学者周必大等人曾利用这部书校订了《文苑英华》;到了清代,这部书成为校勘、辑佚先秦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古籍的重要圭臬。
欧阳询在历史上被列为唐初四大家之首,被公认为“翰墨之冠”。《续书断》说他是“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尺牍所传,人以为法”。自唐以后,历代书法家对欧阳询的赞颂之词不胜枚举,事实上无论是“唐初四大家”(欧、虞、籾、薛)还是“唐代四大家”(欧、籾、颜、柳),欧阳询都位列首位。他一生写了不少的作品,流传至今的几块碑刻都很有分量,特别是他写的定武兰亭碑,被公认为是碑刻魁首。
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的艺术风格带有极强的隋代书法特征。清人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以为:唐初人书皆沿隋旧,专为清劲方整,若郭俨之《陆让碑》,殷令名之《裴君倩碑》皆然。率更(欧阳询)、中令(褚遂良)独能以新意开辟门径,所以为大家。
从大量的隋碑志中的确可以找出与欧阳询的书法极为近似的作品来。它们清劲而透着一种新鲜的气息,结体狭长,横画已经向右上稍稍翘起,波画则完全是近世楷书的写法。欧阳修《集古录》中说:“隋之晚年,书家尤盛,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余所集录开皇、仁寿、大业时碑颇多,其笔画率皆精劲。”
到今天依然广为流传的“欧体”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流传下来的“欧体”书法作品大多是碑拓,存世真迹极为罕见。据杨仁恺先生考证,目前世界上欧阳询的墨迹仅存四件,《梦奠帖》为其中之一。杨仁恺先生认为《梦奠帖》原先一直是作为《史事帖》的成员传流的,《史事帖》中间曾经包含了若干小幅,如《卜商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张翰帖》之类,它们曾经被汇为一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又各自离散,成为历代鉴藏家、乃至皇帝们争相密藏的珍宝。
欧阳询《梦奠贴》为墨迹本,据考证为欧阳询晚年即唐贞观初年(627-641)的作品。行书,9行,共78字,25.5×16.5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该帖曾被收入多种丛帖之中,为世人所珍重。
《梦奠帖》作为传世真迹,清晰而自然地呈现了欧阳询书法的原貌与精神,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受到世人关注,这在原帖拖尾部分的题跋可见一斑。
元代大收藏家郭天锡跋:率更初学王逸少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咸以为楷范。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緁跋:欧阳信本书清劲秀健,古今一人。米老云:庄若对越,俊若跳掷。犹似未知其神奇也。向在都下,见《劝学》一帖,是集贤馆库物,后有开元题识俱全。笔意与同一同。
明代杨士奇跋:此《梦奠》七十八字,真人间绝无仅有稀世之宝也。
清代大鉴定家高士奇跋:清劲绝尘,楷法庄严。《梦奠帖》见于著录、出版者目前已有数十种之多。包括:南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抄》续抄、明都穆《寓意编》、《铁网珊瑚》、詹景凤《东图玄览编》、陈继儒《妮古录》、张丑《清河书画舫》、汪役玉《珊瑚网》、清顾复《平生壮观》、《石渠宝笈》三编。
在欧阳询身上,体现着唐人书法中那种蕴理想于形式之中的平正与安详——形式本身
被当作绝对完美的载体,最庄严地表达着他的理想和他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出他的全部智慧、才性和生命意识。
在欧阳询的艺术境界中,有一种对典雅的、庄严气派的嗜好,一切变化都是按照法度的原则而表现得充分、坚实、完整、和悦,趋于尽善尽美。在他的碑刻中,如果我们通观全篇,就会发现,他不是这一部分写得严谨,而另一部分写得松散,不是这里一部分写得仔细认真而另一部分写得粗率潦草;不会发现浮草了事的地方,不会对某一地方特别注意而对另一部分不甚关照。他有足够的能力和本事,让每一处都成为精彩之所在,他似乎天生有一种对例如怪诞、褊狭、猥乱的不符合于典雅精神的厌恶。即使在他的随意挥洒的行书作品《梦奠帖》里,也仍然能保持“雨不乱步”的法度,而且还依然优雅地焕发着坚实、完整、和谐的美丽与庄严。
推荐关键字:欧阳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9岁女孩因书法太正规被专家批太死板,网友:2020-04-13
- 书法为什么是精英文化?看完这些作品你知道2020-04-14
- 北京故宫博物院精品——宋拓九成宫醴泉铭册2020-04-16
- “天下第七行书”:欧阳询《张翰思鲈帖》2018-07-31
- 庄若对越 俊如跳掷——欧阳询《仲尼梦奠帖2017-10-31
- 楷书狂草在唐朝共存2017-07-12
- 庄若对越 俊如跳掷——欧阳询《仲尼梦奠帖》2017-05-08
- 欧阳询书法少有争议缘于法度2015-06-19
- 欧阳询书法少有争议缘于法度2015-06-19
- 鉴赏: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卷2014-09-12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