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俄罗斯高水平油画展南京遇冷

作者:薛庆元 2004-11-04 08:39:16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A- A+
  本意为给市民送一份艺术大餐,不料却观者寥寥

  俄罗斯文学、音乐、舞蹈在中国可谓影响巨大,很多艺术作品为中国观众所推崇。但是,目前正在南京展出的俄罗斯油画却只能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了。雅罗斯拉夫艺术博物馆馆藏油画与雕塑文物展设在南京市博物馆,10月1日开始,11月30日结束。然而,开展一个月来,这个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展览,却出人意料地遭遇“滑铁卢”,俄罗斯油画展为何在南京遇冷呢?

  是展品分量不够还是票价让人望而却步

  10月25日上午10点,本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市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整个展厅里空荡荡的,和展出的51幅油画一样寂静无声,打在颜色鲜亮的油画上的灯光也被衬托得分外寂寞,宽敞的展厅里,除了保安、记者,就几乎没有什么人了。展厅的一位姓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览开始以来,一直没能“火”起来。有时候,进展厅的观众一上午只有十几人,来参观的也大多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和画家。南京市博物馆的白馆长表示,他们主办这次展览,本意是为了给南京市民送上一份艺术大餐,可观者寥寥,实在让人意外。

  观众少,展览不火,是因为展品分量不够吗?在展厅内,俄国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江苏省油画学会会长张华清告诉记者,本次展览的分量,是近几年来南京举办的任何油画展都比不上的。展出的51幅油画和7件雕塑全部来自俄罗斯著名的雅罗斯拉夫艺术馆,且都是真迹,没有一件仿制品。包括了列宾、瓦西利耶夫、维列沙金等顶级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列宾,这次就展出了他的作品《割草的立陶宛人》;毕生住在黑海边、画了一辈子海景的著名画家艾瓦佐夫斯基的代表作《亚速海的风暴》也在展览之列。

  张会长介绍说:“俄罗斯油画是不同于欧美油画的一个特殊画派,19世纪俄国的一批大师,非常注重构图和写实,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都非常准确和华美,应该很容易在中国普通百姓中引起共鸣。”张会长认为,这些油画代表了19世纪俄国油画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随后,张会长将记者带到马科夫斯基画的《主人不在家》前,画中一个年轻的仆人,躺在主人的躺椅上,点着一根主人的雪茄正悠闲地享用着。整个画面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忍俊不禁。张会长说,“当你将51件油画作品看下来时,19世纪俄国的社会风情就会鲜明地印在脑海中。”

  那是不是门票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呢?据记者了解,此次展览的门票价格为每人30元,这与南京其他同类艺术展相比,价格并不高。但观展人数与正在北京举办的法国印象派作品展每天6000多人、10月23日更是高达1.4万人参观的盛况相比,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是南京人没有艺术爱好吗?可历年来港台明星来南京演出,票价动辄五六百元,也都是场场爆满。那么,油画展南京遇冷到底原因何在呢?

  “远看一枝花,近看鬼打架”南京人没养成欣赏油画的习惯
在展厅内,记者采访了在一幅名为《伏尔加河景色》的画作前观看的于女士。她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开始学画油画,对19世纪的俄罗斯绘画作品一直很喜欢,这次展出的作品都很优秀。她还兴致勃勃地拉着记者,挨个指点记者怎么欣赏这些画作的神髓。至于来人很少的原因,她认为是这次展品的数量太少,只有58件作品,没有形成“市”,无法满足圈外人“浏览”画作的需求。

   一位退休的高中教师认为,俄罗斯油画展遇冷与近几年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较少不无关系。他回忆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老大哥”的东西大家可以说耳熟能详,《喀秋莎》人人会唱,高尔基无人不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是青年人的必读书。可现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与那时相比明显少了许多。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接触更多的是美、韩、日的流行文化,当记者在博物馆门口采访一位20岁左右的女学生时,她笑着说:“我不看什么俄罗斯油画展,看不懂,我宁愿看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漫画、韩国的爱情故事片。”

   张华清会长对此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这是因为观众对俄罗斯绘画艺术还不熟悉。油画是西方画种,中国人普遍接受较晚,多数人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远看一枝花,近看鬼打架”的层次上。再加上南京长期以来就是中国画的中心之一,南京人更倾向于欣赏国画,还没有养成欣赏油画的习惯,而国画与这次展出的油画在画风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国画追求神似、写意,而这次展品突出的是写实风格,因此,局限了欣赏人群。他设想,如果举办一场傅抱石徐悲鸿的作品展,也许会观者如潮。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潘知常教授认为,现在的艺术形式很多,分流了欣赏人群,不像以前只有戏曲可听、国画可看,当然是门庭若市;同时,流行文化对高雅艺术的冲击也很大,流行文化是100个人看1遍,高雅艺术是1个人看100遍,油画的门槛对于老百姓而言有点高。不过,潘教授最后还是提出,精英艺术和高雅艺术一定要提倡,因为这是城市文化修养的一个标志。现在法国印象派画作在北京热展,这种南北两地如此大的反差,就反映出北京在接受外来文化、高雅艺术的普及上做得很好,培养了高雅艺术的消费人群,也体现出一种非常优雅的城市气质。

  宣传引导不足多数人不知道画展这回事

  记者采访一些业内人士时,他们认为,宣传引导的不足也是画展遇冷的一个方面。虽然夸大的炒作不好,但推广好的艺术品给大家,适度的宣传还是必需的。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引导,进行背景资料的介绍、中外画风的对比介绍,提高市民的鉴赏能力,把老百姓“引”向展厅。俄罗斯油画展在南京没有引起轰动,很大原因是许多南京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对于如此高水平的艺术盛会而观者寥寥的现象,记者在展厅里遇到南京艺术学院的一位教授,他对此感到十分遗憾。这位教授向记者介绍,油画是用快干油质调和颜料,绘制在经过处理的画布、板、厚纸或墙面上的绘画艺术,欣赏油画并不难,首先是看整个画面的构图及用色,色彩的呼应、空间的比例,试着去体验画面上点、线、面交错所呈现的美感,以及带来的视觉震撼;再者,从艺术家本身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切入也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因为作品内在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都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另外从作品的标题或是阅读评论观展,这也有助于了解这幅作品的理念和意境。
推荐关键字:俄罗斯 南京 油画展 遇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