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盲目投资艺术品风险大

2004-11-03 09:08:16来源:《市场报》
A- A+
  不久前,董先生慕名以100万元现金购得一幅名画。最近,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董先生不得已忍痛割爱,可是接触了杭州多家画廊却无人接盘,最后只好找到拍卖公司,想通过拍卖拿回当初100万元。但拍卖公司对此幅画起拍估价只定为28万元至38万元,结果,《鹰击长空》在30万元的起拍价上就无人问津,惨遭流标。从这一事件中,笔者以为至少可以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艺术品不像股票,立马能变现,花10万元买进一件艺术品,一旦急于用钱而卖出,恐怕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买家。记得民国时期北平著名鉴藏家溥儒曾藏有一件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晋代陆机《平复帖》,当时大收藏家张伯驹看上这张名迹,委托中间人去说,结果,溥儒开价20万大洋。中间人表示如果10万大洋,愿促成这笔交易,但溥儒说少一分钱不卖。后来,溥儒母亲病故,家中急于用钱,打算出售陆机《平复帖》,此时,张伯驹仅用4万大洋将此名迹收入囊中。

  其次,艺术品属于高风险的投资,尤其在我国不成熟的市场上这一点更加明显。具体来说,市场的最大风险来自于艺术品的真伪、优劣、价位。买家在市场上受骗吃进赝品的事例屡见不鲜。相反,若是投资得当,收益也相当可观。以齐白石的《山水8开册》为例,1998年在北京嘉德以159万元成交,时隔5年,该作又被中贸圣佳推出,结果以1661万元拍出,5年增幅高达10多倍,收益之高,令人咋舌。

  再次,投资艺术品需要敏锐的眼光。在艺术市场上,一个投资者是否成功,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过人的眼力,而眼力问题又涉及到许多方面,诸如真伪问题、优劣问题、价位问题,像董老板就属于缺乏眼光。他对某些中青年画家盲目崇拜,对一些媒体大肆宣传往往信以为真,最后不惜巨资收购。投资者务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推荐关键字:盲目投资 艺术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