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剔红佳制独领风骚
2004-10-30 14:55:26来源:《中国商报》
A-
A+
剔红,是我国古代漆器雕刻中的一个品种,也是雕漆中的一个门类,因这种器物呈朱砂红颜色,故又称“雕红漆”。它以金、银、铜、锡、木、竹、皮,甚至陶为胎坯,髹以朱砂漆,漆层多达数十道,甚至数百道,然后在厚厚的漆层上描以各种图案、纹饰,用刀具施以刺、铲、钩等工艺,将漆层雕刻成浮雕,再经干燥与打磨退光处理,就成了一件古朴凝重的雕漆艺术品。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的雕漆源于唐代,但我们今天常见的实物都是宋代遗存,现今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件南宋的“剔红桂花圆盘”。明代是我国雕漆工艺最辉煌的时期。明代皇帝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汇集了全国各地众多精工巧匠,也有不少优秀的技术型管理人才。果园厂御用漆器作坊的建立,使得当时全国的漆艺中心从南方转到北方,从而将雕漆艺术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国泰民安,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手工业也得到空前重视,像瓷器一样,漆器也成了当时皇室重点发展的项目。在果园厂的漆器生产中,尤以剔红数量最多,也最精致。
永乐剔红器主要有盘、盒、碗、凳等器物,其中又以盘与盒最为杰出。盘的造型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盘,另一种是花边盘。花边盘的形状有八瓣、十瓣、葵瓣等。盘内的纹饰以山水人物为主,而盘沿边则以花卉居多。盒的形制也有两种,一种是“蔗段形”,它平顶、直壁,平底微微内凹。还有一种叫“蒸饼形”,它的盒盖呈隆起状,形似馒头,斜壁内敛,底部略有内凹。在这两种形制的盒子中,前者为大,后者为小。香港佳士得曾拍出一件“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圆盒”(见图),就属于“蔗段形”,其上纹饰也为典型的永乐“蔗段形”剔红盒的款式,盖面精刻大朵牡丹,并围以不同姿态的花叶纹。盒外壁遍刻卷枝牡丹及卷草纹。这是永乐年间京城果园厂的精心之作,难怪乾隆帝对果园厂的雕漆十分赞赏,他曾在《咏永乐漆盒》一诗中赞道:“果园佳制剔朱红,蔗段尤珍人物工。无客开窗眄秋字,携童持杖听松风。细书题识犹堪辨,后代仿为究莫同。三百年来此完璧,文房思古念何穷。”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的雕漆源于唐代,但我们今天常见的实物都是宋代遗存,现今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件南宋的“剔红桂花圆盘”。明代是我国雕漆工艺最辉煌的时期。明代皇帝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汇集了全国各地众多精工巧匠,也有不少优秀的技术型管理人才。果园厂御用漆器作坊的建立,使得当时全国的漆艺中心从南方转到北方,从而将雕漆艺术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国泰民安,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手工业也得到空前重视,像瓷器一样,漆器也成了当时皇室重点发展的项目。在果园厂的漆器生产中,尤以剔红数量最多,也最精致。
永乐剔红器主要有盘、盒、碗、凳等器物,其中又以盘与盒最为杰出。盘的造型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盘,另一种是花边盘。花边盘的形状有八瓣、十瓣、葵瓣等。盘内的纹饰以山水人物为主,而盘沿边则以花卉居多。盒的形制也有两种,一种是“蔗段形”,它平顶、直壁,平底微微内凹。还有一种叫“蒸饼形”,它的盒盖呈隆起状,形似馒头,斜壁内敛,底部略有内凹。在这两种形制的盒子中,前者为大,后者为小。香港佳士得曾拍出一件“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圆盒”(见图),就属于“蔗段形”,其上纹饰也为典型的永乐“蔗段形”剔红盒的款式,盖面精刻大朵牡丹,并围以不同姿态的花叶纹。盒外壁遍刻卷枝牡丹及卷草纹。这是永乐年间京城果园厂的精心之作,难怪乾隆帝对果园厂的雕漆十分赞赏,他曾在《咏永乐漆盒》一诗中赞道:“果园佳制剔朱红,蔗段尤珍人物工。无客开窗眄秋字,携童持杖听松风。细书题识犹堪辨,后代仿为究莫同。三百年来此完璧,文房思古念何穷。”
推荐关键字:剔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令人心醉的古代奢侈艺术品“剔红”2018-11-22
- 晚清龙凤戏珠纹剔红圆盘2017-06-01
- 漆器:穿越7000年的奢侈收藏2016-08-15
- 传承至今的工美技艺:剔红雕漆大宝盒2015-07-09
- 朱墨流转工笔精 民国漆器奢华毕现收藏价值高2014-08-27
- 漆器收藏谨防赝品鱼目混珠2014-02-28
- 普通漆雕成品至少需半年打造2014-02-28
- 剔红桃心盒漆器 精美不逊清宫制器2013-05-29
- 关于剔红的收藏和鉴赏2011-12-07
- 剔红 显现“中国红”2009-11-1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