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连环画能否挑战动漫画
2004-10-28 16:48:46来源:《光明日报》
A-
A+
最近,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精品连环画《大亨·大班》在市场上热销。这两套连环画是由著名画家戴敦邦和孙愚根据著名作家沈寂的小说《上海大亨》、《上海大班》改编创作的。短短两个月中销出了5000套,给受到动漫冲击在低谷徘徊的连环画带来了一线振兴的希望。
小人书:昔日的辉煌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它的源头可追溯到宋人小说,据资料记载,宋人小说中有上图下文的形式,称“出相”;明清小说中有只绘书中人物的,称“绣像”,有画每回故事的,称“全图”,也称“回回图”。而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则出现在清末,上海文益书局出版了连环画《三国志》,全书200余幅画面,是近代石印连环画的第一部。
据了解,30年代上海出版连环画的大小书局已达30余家,占到了当时书局总数的一半。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张光宇、丁聪等大画家在当时都从事过连环画的绘制。建国以后,连环画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繁荣期,大批优秀的连环画脱颖而出,有贺友直、刘继卣、刘旦宅、顾炳鑫、韩和平、汪观清、程十发、戴敦邦等诸多名家高手,他们创作的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线条生动流畅,风格各具特色。大批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形式上除传统白描、西洋素描外,水彩、水粉、水墨、摄影等手法也得以娴熟运用,而创作题材上更显多样化趋势,中外文学名著、戏剧电影、童话神话、科幻科普故事均进入了画家们的视野。据统计,1983年全国出版连环画共计2100种、6.3亿多册,达到了全国年出书总数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很多人第一次阅读四大名著是从小时候看连环画开始的。
收藏热:百年历史渐趋式微
然而,80年代后期,在已形成产业化的日韩及港台漫画业的冲击下,连环画市场逐渐被动漫画所取代。曾经是我国最普及、最抢手的出版物,成为偏居一隅的收藏新宠。
近几年,随着收藏连环画的人呈几何级数增长,连环画已成为继瓷器、书画、钱币和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据媒体报道,以前几角钱一本的“小人书”如今已今非昔比。在广州,徐燕荪编绘、新美术出版社1955年版的《黄巾起义》,拍出了4500元;在澳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齐的26册《水浒》,拍出了6万元的天价;而刘继卣的连环画《野猪林》中的一帧,起拍价为5000元,而以20.9万元成交。许多名家的作品被认为是浓缩的画家墨宝受到市场追捧。相对于收藏热,连环画的出版急剧萎缩。为收藏所需,有些出版社陆续翻版了一些连环画精品,有些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看看给自己带来温情回忆的“小人书”,但一本精装本的《三国演义》,孩子随便翻翻就扔在了一边,“小人书”不再受到他们的青睐。在争奇斗妍的儿童读物市场上,人们也再难寻觅到“小人书”的踪影。
连环画:能否期待振兴
连环画的衰落似乎在一夜之间。连环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有人认为,大众通俗文化很容易找到替代品,正如年画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挂历也只是昙花一现,电影院曾遍布每座城市,地方戏无一例外地受到财政的补贴一样,“小人书”在媒体发达的今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进入了“终结时代”。但更多的人认为,连环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也是几代人培育的一个特殊的图书品种。连环画在方寸之间容纳众多人物,连缀起来便成宏大场景的表现能力非常独特,不是卡通漫画那种轻飘飘的读物所能比拟;从艺术上讲,连环画包容了我国传统美术的许多表现手段,简约平易但能传神写情,绣绘精妙,韵味深含,也是电脑画技无法企及的。卡通动画的优势在流行时尚,连环画的优势在古典细腻。但传统连环画的画面过于静止,而现代的动漫采用各种绘画手段,突出画面的动感,利用象声词来烘托气氛,同时还采用一些电影的手段来安排画面,种种表现手段都符合了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连环画也需要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连环画争得一片发展的空间。
小人书:昔日的辉煌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它的源头可追溯到宋人小说,据资料记载,宋人小说中有上图下文的形式,称“出相”;明清小说中有只绘书中人物的,称“绣像”,有画每回故事的,称“全图”,也称“回回图”。而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则出现在清末,上海文益书局出版了连环画《三国志》,全书200余幅画面,是近代石印连环画的第一部。
据了解,30年代上海出版连环画的大小书局已达30余家,占到了当时书局总数的一半。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张光宇、丁聪等大画家在当时都从事过连环画的绘制。建国以后,连环画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繁荣期,大批优秀的连环画脱颖而出,有贺友直、刘继卣、刘旦宅、顾炳鑫、韩和平、汪观清、程十发、戴敦邦等诸多名家高手,他们创作的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线条生动流畅,风格各具特色。大批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形式上除传统白描、西洋素描外,水彩、水粉、水墨、摄影等手法也得以娴熟运用,而创作题材上更显多样化趋势,中外文学名著、戏剧电影、童话神话、科幻科普故事均进入了画家们的视野。据统计,1983年全国出版连环画共计2100种、6.3亿多册,达到了全国年出书总数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很多人第一次阅读四大名著是从小时候看连环画开始的。
收藏热:百年历史渐趋式微
然而,80年代后期,在已形成产业化的日韩及港台漫画业的冲击下,连环画市场逐渐被动漫画所取代。曾经是我国最普及、最抢手的出版物,成为偏居一隅的收藏新宠。
近几年,随着收藏连环画的人呈几何级数增长,连环画已成为继瓷器、书画、钱币和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据媒体报道,以前几角钱一本的“小人书”如今已今非昔比。在广州,徐燕荪编绘、新美术出版社1955年版的《黄巾起义》,拍出了4500元;在澳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齐的26册《水浒》,拍出了6万元的天价;而刘继卣的连环画《野猪林》中的一帧,起拍价为5000元,而以20.9万元成交。许多名家的作品被认为是浓缩的画家墨宝受到市场追捧。相对于收藏热,连环画的出版急剧萎缩。为收藏所需,有些出版社陆续翻版了一些连环画精品,有些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看看给自己带来温情回忆的“小人书”,但一本精装本的《三国演义》,孩子随便翻翻就扔在了一边,“小人书”不再受到他们的青睐。在争奇斗妍的儿童读物市场上,人们也再难寻觅到“小人书”的踪影。
连环画:能否期待振兴
连环画的衰落似乎在一夜之间。连环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有人认为,大众通俗文化很容易找到替代品,正如年画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挂历也只是昙花一现,电影院曾遍布每座城市,地方戏无一例外地受到财政的补贴一样,“小人书”在媒体发达的今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进入了“终结时代”。但更多的人认为,连环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也是几代人培育的一个特殊的图书品种。连环画在方寸之间容纳众多人物,连缀起来便成宏大场景的表现能力非常独特,不是卡通漫画那种轻飘飘的读物所能比拟;从艺术上讲,连环画包容了我国传统美术的许多表现手段,简约平易但能传神写情,绣绘精妙,韵味深含,也是电脑画技无法企及的。卡通动画的优势在流行时尚,连环画的优势在古典细腻。但传统连环画的画面过于静止,而现代的动漫采用各种绘画手段,突出画面的动感,利用象声词来烘托气氛,同时还采用一些电影的手段来安排画面,种种表现手段都符合了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连环画也需要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连环画争得一片发展的空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现场 | 人间有情 丰子恺漫画艺术传承展在紫2022-07-15
- 论杨刚创作的连环画《妈妈湖的传说》2022-05-27
- 雅昌专稿 | 罗伊·利希滕斯坦:从“窃取者”2022-06-28
- 品鉴沙龙 | 中国经典工笔绘画中的女性形象:2022-03-12
- 蔡志忠绘画作品展亮相嘉德艺术中心2022-02-07
- 现场 | 寻找人生的第一本书 相约“绘美生活2021-10-19
- 艺术号专栏|朱浩云:赵宏本——连环画祖师2021-08-10
-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自己”是那个时2021-07-27
- 世间谁惜张光宇2021-07-23
- 凤凰艺术 | 张光宇:不应遗忘而久被遗忘,早2021-07-2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