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观中国画院中青年画家提名展
作者:林明杰 2004-10-28 09:53:03来源:《新民晚报》
A-
A+
创新,不该是沉重的包袱
创新,已成为国画界的共识,而如何创新,则成为摆在画家们面前的难题。最近,中青年画家“提名展”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更让人感到这个难题在画家心中的分量。该展的主题是关注当下、关注生活、关注学术,鼓励大胆创新。被提名的10位画家,多半是近年来在上海国画界崭露头角的新锐,以往画风也多有新意。但这次他们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整体气息沉闷
首先,画展的整体气息显得有点沉闷,有点矫情,有点苍白。当下的世界、当下的中国、当下的上海,千变万化,充满了激情和色彩,但是,从这些画中却看不出有多少的“关注”。山还是那山,只不过比过去画得更黑些;树还是那树,只不过绑满了麻绳;鸟儿还是那鸟儿,只不过比过去更朦胧些……画中人儿,愣愣的眼神,手足无措,或许正反映出画家自己心中的迷茫。
那些国画作品确实与传统有些不同了,有的人技法也不错。但是,如果我们对近现代西方艺术有所了解,对国内艺术界的新画风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其中一些“创新”不乏似曾相识之处。
内心缺乏激动
应该说,参展画家为此展是下了功夫的。但或许想创新的包袱太重,下力太猛,内心却缺乏真正的激动,于是一味在形式上找出路,益发显得空虚了。反而不如他们平时的作品来得自然真切些。
一位资深画家曾对记者说,过去画院老一代著名画家,往往年轻时就非常有激情,有闯劲,到大上海来“闯码头”,积极融入社会主流,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切感受,所以他们的创作能很敏锐地把握当时人们的共同感受和情趣,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而现在一些年轻画家好像有点游离于社会,生活的空间很小,只是一味在画室创作,个性大多也比较内向。对此他表示担忧。
创作脱离生活
与生活脱节,与当代人的情感脱节,不能领跑于时代潮流的前列,也未能对现实问题进行独立的、有深度的反思,并以艺术的语言,影响社会,感染人心,这是国画创新途中无法回避的自身问题。
记者手记
创新不是口号。一个艺术家没有对时代、对生活最真切、最敏锐的感受,不能把握当下社会文化形态的动向,又如何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力作,进而引导潮流呢?为创新而创新,得到的只能是苍白的躯壳。只要艺术家在与时代共进的过程中,内心有真实的感动,有喷薄欲出的激情和水到渠成的灵感,创新就不会是沉重的包袱,而将是自由的翅膀。
创新,已成为国画界的共识,而如何创新,则成为摆在画家们面前的难题。最近,中青年画家“提名展”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更让人感到这个难题在画家心中的分量。该展的主题是关注当下、关注生活、关注学术,鼓励大胆创新。被提名的10位画家,多半是近年来在上海国画界崭露头角的新锐,以往画风也多有新意。但这次他们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整体气息沉闷
首先,画展的整体气息显得有点沉闷,有点矫情,有点苍白。当下的世界、当下的中国、当下的上海,千变万化,充满了激情和色彩,但是,从这些画中却看不出有多少的“关注”。山还是那山,只不过比过去画得更黑些;树还是那树,只不过绑满了麻绳;鸟儿还是那鸟儿,只不过比过去更朦胧些……画中人儿,愣愣的眼神,手足无措,或许正反映出画家自己心中的迷茫。
那些国画作品确实与传统有些不同了,有的人技法也不错。但是,如果我们对近现代西方艺术有所了解,对国内艺术界的新画风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其中一些“创新”不乏似曾相识之处。
内心缺乏激动
应该说,参展画家为此展是下了功夫的。但或许想创新的包袱太重,下力太猛,内心却缺乏真正的激动,于是一味在形式上找出路,益发显得空虚了。反而不如他们平时的作品来得自然真切些。
一位资深画家曾对记者说,过去画院老一代著名画家,往往年轻时就非常有激情,有闯劲,到大上海来“闯码头”,积极融入社会主流,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切感受,所以他们的创作能很敏锐地把握当时人们的共同感受和情趣,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而现在一些年轻画家好像有点游离于社会,生活的空间很小,只是一味在画室创作,个性大多也比较内向。对此他表示担忧。
创作脱离生活
与生活脱节,与当代人的情感脱节,不能领跑于时代潮流的前列,也未能对现实问题进行独立的、有深度的反思,并以艺术的语言,影响社会,感染人心,这是国画创新途中无法回避的自身问题。
记者手记
创新不是口号。一个艺术家没有对时代、对生活最真切、最敏锐的感受,不能把握当下社会文化形态的动向,又如何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力作,进而引导潮流呢?为创新而创新,得到的只能是苍白的躯壳。只要艺术家在与时代共进的过程中,内心有真实的感动,有喷薄欲出的激情和水到渠成的灵感,创新就不会是沉重的包袱,而将是自由的翅膀。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2019中国当代女子美术新秀提名展”闭幕式2019-11-20
- 赖少其与上海中国画院2020-12-17
- "3x3格抽象艺术"提名展:记录和纪念一个时代2020-09-28
- 艺术家杨列受聘中国画院理事2020-08-10
- 红梅 | 飞雪迎春到2020-02-14
- 开幕预告|跨越2018-2019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2018-12-19
- 中国画院驻院画家鞠占圃大写意山水作品欣赏2018-12-17
- “云间墨”首届全国中青年国画名家邀请展启2018-11-20
- 2017上海中国画院年展将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2017-12-29
- “一带一路•丝路心桥”——中国画院中国画2017-07-1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