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拍卖书画呈现火爆 但要谨防书画成为避税的暗道

作者:方浩 2004-10-27 14:17:11来源:红网
A- A+
  据10月26日浙江在线报道:起拍价为180万的《宋人诗意画十二开册》最终以560万的价格被浙江诸暨一位企业家买走,创下了浙江书画艺术品拍卖以来单价标的最高。据统计,2003年有80%的新人买家进入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江浙的民营企业老板。他们有自己的行业顾问,只要见有名家作品,往往不论真假,不论好坏,甚至不管价格高低,踊跃参加竞投。正是在这些民营企业老板推波助澜之下,国内的书画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了难得一见的火爆。

  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或许是件好事。可不得不让人深思的是:为何民营企业老板在如今会如此钟情于艺术品收藏?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之后,开始通过欣赏和品味古玩字画,追求文化精神上的享受。当然,他们也会抱有一种投资者的心态,期待着自己所收藏的艺术品能够升值。但并非是笔者是心怀恶意的猜测,有不少“个企老板”之所以钟情于艺术品投资,其实无非是因为此举可以减少纳税。也就是说,投资书画业已成为避税的暗道。

  民营老板投资书画艺术品是为了“避税”,这实际上已经是书画拍卖业内人士皆知的事实。在我国当前的书画拍卖交易过程中,大量的民营企业家并非以个人的身份,用个人的资金来购买的。他们大都以自己所拥有企业的名义来竞拍这些艺术品,在得手后不是用于装点企业门面,就是搞了企业博物馆,再不就是深锁柜中,而所有的开销都挂在企业账上,摊入到了企业经营成本之中。依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话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是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等;不属于上列范围,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由于未对固定资产作严格的限制,这样一来,投资书画就能使企业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相应的,也意味着可以少向国家纳税。

  正是因为以上税收立法,尤其是对固定资产方面存在着疏漏,才使得一些民营老板有机可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老板在5年前以25万元购入一书法作品,并把这25万元当作固定资产投入而计入企业成本。之后,每年按2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成本中扣除。在此外年中,因为额外增加了5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少交了税收。同时,5年后,该书法作品在会计帐面上就已经是零资产而能随意处置了。可见,购入书画艺术品,不但因为艺术品本身即具有一定的投资升值价值,而且还具有能够让企业少交税的奇特功效。这一切,怎不让他们对书画艺术品市场倍感兴趣呢?

  的确,法律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现在在书画艺术品市场疯狂的背后原因被揭开之后,我们难道还要任其为所欲为吗?希望立法机关尽快出台补救措施,尽可能防止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堵住书画成为某些企业避税这条暗道。
推荐关键字:个人所得税 拍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