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玉中自有黄金屋
——玉器市场演绎火爆行情
2004-10-19 00:00:00来源:《收藏界》
A-
A+
中国的古玉,在世界古文明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世界各文明古国所没有的,它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之深远是难以想象的,有人说中国人的血液中,天生就流有爱玉的因子,过去有“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民间也有“人养玉、玉养人”之说,因此玉的市场需求量相当之大。如今,玉器投资行业已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巨大市场,有业内人士估计,今年玉器市场零售额将超过20亿元。
玉器拍卖呈现历年来最好势头
近些年来,玉器拍卖成交率和拍卖价格不断创新高,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华晨、上海敬华、中贸圣佳以及香港佳士得、苏富比等老牌拍卖公司的玉器拍卖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国内最早推出玉器专场的翰海为例:2000年翰海秋拍会上,一件红山文化兽形玉以264万元高价成交,创造了当时国内玉器拍品价格之最;2001年北京翰海秋拍会上,一件海外回流品--清代狮钮鼎式长方白玉炉,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被一国内藏家拍得;2002年翰海春拍会上,一件紫檀嵌玉插屏,又引发了一场国内收藏家与海外古董商的火爆拼争。这件插屏,内嵌战国玉雕谷纹璧,璧的外缘标有乾隆御题诗,紫檀屏架雕有龙和御题诗,估价8万元,开槌后,在仅5分钟的竞价中,有十多位藏家出手,最终在全场掌声中,以132万元落槌;到2003年,玉器拍卖已成为翰海的强项之一,在2003年春季翰海春拍成交价前20位拍品中,玉器占4位,其中红山文化猪首龙形玉(成交价154万元)排第三位,清代白玉雕双龙簋(成交价80万元)排第十位;而今年的翰海春季拍卖会玉器专场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厚古之会。二百余件上起红山,下至明清的精美古玉器,更是国内拍卖史上数量最多、品级最高的一次古玉盛会。此次拍卖的总成交额高达2338.6 万元,创下了国内玉器拍卖成交量的新纪录,其中清乾隆黄玉出戟螭龙瓶以4,84万元的天价成交;与此同时,因内其它公司举办的各大拍卖会上,玉器的拍卖也热火朝天:2003年北京华辰春拍中,成交价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清代康熙龙钮碧玉玺(660万元),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上海敬华春拍中,成交价排在第二位的是清代中期田黄兽钮方章(264万元);另外,中贸圣佳今年春季中也推出了精品玉器,其中清乾隆《御制羊脂玉龙钮瓶》不负众望,最终以308万元成交。
一方面,大陆的玉器拍卖好戏连台,另一方面,一贯与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相呼应的香港市场,苏富比和佳士得的玉器拍卖则更是锦上添花:在2003年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清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一套12方以2134.3万港元拍出,紧接着,在03年10月开始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 白玉雕十六罗汉山子 又以9,563,744 港币的天价成交;今年以来佳士得玉器拍卖更是屡创佳绩:百万元以上的拍品超过九件,其中清乾隆 和阗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盌港币成交价高达19,327,750港币(合人民币20,487,415元),另一件晚清时期的翠玉活环龙首耳三足盖炉6,223,750(合人民民币6,597,175元),从近期玉器拍卖市场的走势来看,玉器的牛市行情还会持续下去,新的纪录也还会不断的产生,在未来的一断时间里,仍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向这个市场。
市场生意红火 精品价格看涨
不仅在拍卖会中,玉器拍卖是一大热点,在收藏市场上,玉器类的交易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精品的价格更是一路看涨,以明清年间较有市俗气息的佩饰、挂件为例,几年前还只卖一、二百元的小挂件,如今动辄要上千;常见的清玉璧,只要品相不错,肯定会卖出去,而且成交价也会高于事前的估价。玉器卖大价钱,在近一两年里也是屡见不鲜。
玉器市场的繁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玉器兼具装饰美化与保值升值的特点。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古玩市场及拍卖会上,玉器的成交异常活跃,除满足不同阶层人士的佩戴把玩及装饰需求,还有大量的珍品可供收藏投资。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玉器倍受追捧,由于古玉身价甚高,但造假者也层出不穷。一件新工的古玉与一款正品之间的差价有天壤之别,分辨失误便损失惨重,但明清时期的玉器与新工艺品间的差价却很小。大多数买家出于保值、升值和避免风险的目的,多选择明清时代的玉器。另外,明清时期的玉器也因其做工考究精细而受到藏家喜爱。
像玉牌、玉佩这样的小摆件不仅是投资者与收藏爱好者追寻的对象,在圈外深受欢迎,一位业余买家表示:这些小东西,一眼望去尽管不太起眼,但置于掌中慢慢品味把玩,这里可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更何况,其市场价位相对来说也并不算高,因而很容易接受。
古玉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新玉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又兴起了一股收藏玉石仔料之风,引起仔料价格持续上涨。据了解,在20年前,只要数百元就能买到1000克和田羊脂玉,而目前市场上1000克和田羊脂玉的价格已经高达10万余元,如果白玉中杂有琥珀色斑痕,其价格会更高。今年以来,新疆和阗玉更是频频亮相于各大拍卖会,一块刻有钟馗纳福图案的和田墨玉牌,以8000元的价格起拍,经过激烈争夺,一直飙升至3.8万元才成交。业内人士曾遍认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和阗玉的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玩家的新观念
据了解,玉器收藏者是目前中国最大收藏群体之一。那么,到底是谁在“玩”玉呢?这是一个和“谁是收藏爱好者”差不多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记者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从参与购买玉器的人看,人员非常复杂,几乎涉及各行各业;除了专业收藏和投资者以外,也有一些用于公关送礼和个人装饰的人群。有的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惜倾其所有购买,只为收藏;有的低进高出,获取经济利益;有的把它作为高级礼物,馈赠他人。
在采访中,笔者认识了投资者张涛,曾经当过中学老师的张涛一点不掩饰财富给他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他坦率地告诉记者:“刚刚赚了八万。”张涛的另一个身份是玉器投资客。不久前,张涛手头的几件玉器出手买了个好价钱,8万元的没费多大劲就赚到了手。39岁的张涛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产物,“把爱好与投资赚钱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投资玉器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做。”谈起近十年的淘玉生涯,已经声名在外的张涛说,“这里不是仅仅指人的智慧与脑力,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如果你不是一个真正爱玉、懂玉的人,最好还是别指望靠玉器发。”他认为,玉器价格有两个特点:一是古玩市场的价格与拍卖会价格悬殊。以江南一带为例,一件大拍可以上万元的玉器,一般在古玩市场上的价格大概不会超过四千。因此在市场上淘到精品,然后送拍是有很大利润空间的。另一是南北差价悬殊。明清以来,玉器制作销售和消费中心主要在苏扬一带,因此这里的老玉储量和新玉产量都大,市场价格自然低,北方尤其是中原玉器的价格就显得高,因此常见北方的玉器商人来南方进货,因为有南北差价存在之原故。他说,相对这种状况,在玉器市场上淘金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我不赞同把好东西一直攥到手里的那种收藏态度,曾经拥有对我来说就够了。比如我以前曾经淘到一块很漂亮的玉牌,把玩了二年后。今年拍卖行情不错就出手了,一是刨去成本,这个玉牌让我净赚3万元,二是我可以再买质地更好、雕工更精美的玉牌。”张涛表示,投资意味着挣钱,也意味着人对收藏永不满足的爱好,“玩得好,也要赚得多”。
像张涛这样的玩家如今在圈内为数不少,代表了一种新的玩藏理念。
“黄金有价玉无价。”
虽然现时在国内玩玉的人数难以准确统计,但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在一些大城市中大约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玩玉,可谓广矣。当然,各人兴趣不尽相同。许多人偏重雕工精美的古玉器,也有一些人喜欢玩翡翠和玛瑙,有道是,“雅石,无言无语,有情有笑,任君赏玩,乐趣无穷。”
那么投资玉器该如何着手呢?从事古玉鉴赏及买卖20多年的杨立仁先生对记者说,如果你是搞收藏兼花钱投资,伺机拍卖的,最好收藏唐之前的古玉,愈古愈好。如果你想短线投资,又想大批量收购,那么一定要把目光投向明清尤其是清朝的玉器。因为清乾隆时代是中国玉的发展高峰,其用料上乘,色彩多以青、白为主,高雅大方,加上精雕细刻,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因而十多年来,升值最快、最受市场追棒的就是明清玉器,特别是明清白玉,每年均有25%至30%的升幅,不过,选购时切忌买一些工艺玉器厂成批生产的产品,应尽量买名人名家之作,尤以清朝御制品最佳。事实上,玉器的市场价值也会随经济起落而变动,但玉本身的价值则是永恒的,物以稀为贵是最根本的原则。对于初入行者,他劝喻道,千万不要见到贵的玉就买,一开始可买些几百、几千元一件的,等有了经验再玩大的。另要贵精不贵多,要多比较多观察,同时要认准有信誉的店铺,不要随处见到就买,以免数年后家里尽是些出不了手的垃圾。
纵观中国玉器市场,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玉器收藏和投资热浪袭人。从中,我们发现:玉器市场目前的热潮热得有因,热得有果,并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它应验了流传几千年的一句老话:“黄金有价玉无价。”
历年玉器拍卖成交前10名
玉器拍卖呈现历年来最好势头
近些年来,玉器拍卖成交率和拍卖价格不断创新高,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华晨、上海敬华、中贸圣佳以及香港佳士得、苏富比等老牌拍卖公司的玉器拍卖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国内最早推出玉器专场的翰海为例:2000年翰海秋拍会上,一件红山文化兽形玉以264万元高价成交,创造了当时国内玉器拍品价格之最;2001年北京翰海秋拍会上,一件海外回流品--清代狮钮鼎式长方白玉炉,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被一国内藏家拍得;2002年翰海春拍会上,一件紫檀嵌玉插屏,又引发了一场国内收藏家与海外古董商的火爆拼争。这件插屏,内嵌战国玉雕谷纹璧,璧的外缘标有乾隆御题诗,紫檀屏架雕有龙和御题诗,估价8万元,开槌后,在仅5分钟的竞价中,有十多位藏家出手,最终在全场掌声中,以132万元落槌;到2003年,玉器拍卖已成为翰海的强项之一,在2003年春季翰海春拍成交价前20位拍品中,玉器占4位,其中红山文化猪首龙形玉(成交价154万元)排第三位,清代白玉雕双龙簋(成交价80万元)排第十位;而今年的翰海春季拍卖会玉器专场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厚古之会。二百余件上起红山,下至明清的精美古玉器,更是国内拍卖史上数量最多、品级最高的一次古玉盛会。此次拍卖的总成交额高达2338.6 万元,创下了国内玉器拍卖成交量的新纪录,其中清乾隆黄玉出戟螭龙瓶以4,84万元的天价成交;与此同时,因内其它公司举办的各大拍卖会上,玉器的拍卖也热火朝天:2003年北京华辰春拍中,成交价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清代康熙龙钮碧玉玺(660万元),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上海敬华春拍中,成交价排在第二位的是清代中期田黄兽钮方章(264万元);另外,中贸圣佳今年春季中也推出了精品玉器,其中清乾隆《御制羊脂玉龙钮瓶》不负众望,最终以308万元成交。
一方面,大陆的玉器拍卖好戏连台,另一方面,一贯与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相呼应的香港市场,苏富比和佳士得的玉器拍卖则更是锦上添花:在2003年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清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一套12方以2134.3万港元拍出,紧接着,在03年10月开始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 白玉雕十六罗汉山子 又以9,563,744 港币的天价成交;今年以来佳士得玉器拍卖更是屡创佳绩:百万元以上的拍品超过九件,其中清乾隆 和阗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盌港币成交价高达19,327,750港币(合人民币20,487,415元),另一件晚清时期的翠玉活环龙首耳三足盖炉6,223,750(合人民民币6,597,175元),从近期玉器拍卖市场的走势来看,玉器的牛市行情还会持续下去,新的纪录也还会不断的产生,在未来的一断时间里,仍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向这个市场。
市场生意红火 精品价格看涨
不仅在拍卖会中,玉器拍卖是一大热点,在收藏市场上,玉器类的交易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精品的价格更是一路看涨,以明清年间较有市俗气息的佩饰、挂件为例,几年前还只卖一、二百元的小挂件,如今动辄要上千;常见的清玉璧,只要品相不错,肯定会卖出去,而且成交价也会高于事前的估价。玉器卖大价钱,在近一两年里也是屡见不鲜。
玉器市场的繁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玉器兼具装饰美化与保值升值的特点。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古玩市场及拍卖会上,玉器的成交异常活跃,除满足不同阶层人士的佩戴把玩及装饰需求,还有大量的珍品可供收藏投资。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玉器倍受追捧,由于古玉身价甚高,但造假者也层出不穷。一件新工的古玉与一款正品之间的差价有天壤之别,分辨失误便损失惨重,但明清时期的玉器与新工艺品间的差价却很小。大多数买家出于保值、升值和避免风险的目的,多选择明清时代的玉器。另外,明清时期的玉器也因其做工考究精细而受到藏家喜爱。
像玉牌、玉佩这样的小摆件不仅是投资者与收藏爱好者追寻的对象,在圈外深受欢迎,一位业余买家表示:这些小东西,一眼望去尽管不太起眼,但置于掌中慢慢品味把玩,这里可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更何况,其市场价位相对来说也并不算高,因而很容易接受。
古玉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新玉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又兴起了一股收藏玉石仔料之风,引起仔料价格持续上涨。据了解,在20年前,只要数百元就能买到1000克和田羊脂玉,而目前市场上1000克和田羊脂玉的价格已经高达10万余元,如果白玉中杂有琥珀色斑痕,其价格会更高。今年以来,新疆和阗玉更是频频亮相于各大拍卖会,一块刻有钟馗纳福图案的和田墨玉牌,以8000元的价格起拍,经过激烈争夺,一直飙升至3.8万元才成交。业内人士曾遍认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和阗玉的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玩家的新观念
据了解,玉器收藏者是目前中国最大收藏群体之一。那么,到底是谁在“玩”玉呢?这是一个和“谁是收藏爱好者”差不多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记者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从参与购买玉器的人看,人员非常复杂,几乎涉及各行各业;除了专业收藏和投资者以外,也有一些用于公关送礼和个人装饰的人群。有的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惜倾其所有购买,只为收藏;有的低进高出,获取经济利益;有的把它作为高级礼物,馈赠他人。
在采访中,笔者认识了投资者张涛,曾经当过中学老师的张涛一点不掩饰财富给他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他坦率地告诉记者:“刚刚赚了八万。”张涛的另一个身份是玉器投资客。不久前,张涛手头的几件玉器出手买了个好价钱,8万元的没费多大劲就赚到了手。39岁的张涛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产物,“把爱好与投资赚钱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投资玉器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做。”谈起近十年的淘玉生涯,已经声名在外的张涛说,“这里不是仅仅指人的智慧与脑力,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如果你不是一个真正爱玉、懂玉的人,最好还是别指望靠玉器发。”他认为,玉器价格有两个特点:一是古玩市场的价格与拍卖会价格悬殊。以江南一带为例,一件大拍可以上万元的玉器,一般在古玩市场上的价格大概不会超过四千。因此在市场上淘到精品,然后送拍是有很大利润空间的。另一是南北差价悬殊。明清以来,玉器制作销售和消费中心主要在苏扬一带,因此这里的老玉储量和新玉产量都大,市场价格自然低,北方尤其是中原玉器的价格就显得高,因此常见北方的玉器商人来南方进货,因为有南北差价存在之原故。他说,相对这种状况,在玉器市场上淘金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我不赞同把好东西一直攥到手里的那种收藏态度,曾经拥有对我来说就够了。比如我以前曾经淘到一块很漂亮的玉牌,把玩了二年后。今年拍卖行情不错就出手了,一是刨去成本,这个玉牌让我净赚3万元,二是我可以再买质地更好、雕工更精美的玉牌。”张涛表示,投资意味着挣钱,也意味着人对收藏永不满足的爱好,“玩得好,也要赚得多”。
像张涛这样的玩家如今在圈内为数不少,代表了一种新的玩藏理念。
“黄金有价玉无价。”
虽然现时在国内玩玉的人数难以准确统计,但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在一些大城市中大约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玩玉,可谓广矣。当然,各人兴趣不尽相同。许多人偏重雕工精美的古玉器,也有一些人喜欢玩翡翠和玛瑙,有道是,“雅石,无言无语,有情有笑,任君赏玩,乐趣无穷。”
那么投资玉器该如何着手呢?从事古玉鉴赏及买卖20多年的杨立仁先生对记者说,如果你是搞收藏兼花钱投资,伺机拍卖的,最好收藏唐之前的古玉,愈古愈好。如果你想短线投资,又想大批量收购,那么一定要把目光投向明清尤其是清朝的玉器。因为清乾隆时代是中国玉的发展高峰,其用料上乘,色彩多以青、白为主,高雅大方,加上精雕细刻,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因而十多年来,升值最快、最受市场追棒的就是明清玉器,特别是明清白玉,每年均有25%至30%的升幅,不过,选购时切忌买一些工艺玉器厂成批生产的产品,应尽量买名人名家之作,尤以清朝御制品最佳。事实上,玉器的市场价值也会随经济起落而变动,但玉本身的价值则是永恒的,物以稀为贵是最根本的原则。对于初入行者,他劝喻道,千万不要见到贵的玉就买,一开始可买些几百、几千元一件的,等有了经验再玩大的。另要贵精不贵多,要多比较多观察,同时要认准有信誉的店铺,不要随处见到就买,以免数年后家里尽是些出不了手的垃圾。
纵观中国玉器市场,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玉器收藏和投资热浪袭人。从中,我们发现:玉器市场目前的热潮热得有因,热得有果,并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它应验了流传几千年的一句老话:“黄金有价玉无价。”
历年玉器拍卖成交前10名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