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冯博一:来自民间的力量
作者:冯博一 2004-09-29 14:11:50
A-
A+
十年前的1994年,正值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型期,一批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开始利用多媒介手段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语言,具有一种来自民间的原始朴素激情和冲动力量。现在回想起这十年以民间的立场与姿态从事艺术实验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可谓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期间,作为专业媒体之一的《美术文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30余期的专刊,300百余位艺术家的作品介绍,几乎概括评介了这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各个门类创作的现象和潮流,功不可殁!
这次“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可以说是对这十年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回顾检视与梳理。而今年的9、10月份,又恰是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举行之际。作为以官方的主流艺术为主的“第十届全国美展”与来自民间的“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或许在此期间可以形成一个对比和参照。官方系统的所谓当代艺术基本上是以写实主义的形象为主,作品的社会效应都是通过对形象的模式化塑造活动而形成大众熟悉的公共性的视觉形象。它强调的是社会价值观的稳定性,对艺术作品的要求更看重其美化生活、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宣谕教化的功能。而来自民间系统的中国当代艺术始终是以挑战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叙述的合法性的面貌出现,其自身旨趣各异,他们或是揭露批判,或是质疑反讽,或是鄙弃官方的现实主义,或是诟病艺术的商业成功;在处境维艰的边缘状态中,又始终强化题材的尖锐性与形式的极端性,并以令人眼花缭乱或瞠目结舌的方式来结构和表现的。《美术文献》在反映十年来中国活跃、混杂的文化形态中,始终是从中国当下的文化情境和本土的地域文化出发,关注的是以自身的成长经验和生存经历进行创作实验的艺术家及群体。我们从这次展览和画册里可以窥见一斑。
当下的都市生活已成为艺术想像和转化的主要对象,与消费主义的合法化相同构,日常生存的意义被神圣化、放大化为文化的中心,民族情感和一种市场原则之间的张力经常变为艺术创作的动因,自我存在和发展的能力变成艺术家想像的一种必要的存在,表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力量和活力,显示了中国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激情和对于新生活的渴望。或许这是艺术家理解中国现代性——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把握和表现的视角。
这次“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可以说是对这十年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回顾检视与梳理。而今年的9、10月份,又恰是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举行之际。作为以官方的主流艺术为主的“第十届全国美展”与来自民间的“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或许在此期间可以形成一个对比和参照。官方系统的所谓当代艺术基本上是以写实主义的形象为主,作品的社会效应都是通过对形象的模式化塑造活动而形成大众熟悉的公共性的视觉形象。它强调的是社会价值观的稳定性,对艺术作品的要求更看重其美化生活、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宣谕教化的功能。而来自民间系统的中国当代艺术始终是以挑战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叙述的合法性的面貌出现,其自身旨趣各异,他们或是揭露批判,或是质疑反讽,或是鄙弃官方的现实主义,或是诟病艺术的商业成功;在处境维艰的边缘状态中,又始终强化题材的尖锐性与形式的极端性,并以令人眼花缭乱或瞠目结舌的方式来结构和表现的。《美术文献》在反映十年来中国活跃、混杂的文化形态中,始终是从中国当下的文化情境和本土的地域文化出发,关注的是以自身的成长经验和生存经历进行创作实验的艺术家及群体。我们从这次展览和画册里可以窥见一斑。
当下的都市生活已成为艺术想像和转化的主要对象,与消费主义的合法化相同构,日常生存的意义被神圣化、放大化为文化的中心,民族情感和一种市场原则之间的张力经常变为艺术创作的动因,自我存在和发展的能力变成艺术家想像的一种必要的存在,表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力量和活力,显示了中国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激情和对于新生活的渴望。或许这是艺术家理解中国现代性——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把握和表现的视角。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