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析“上海艺术名家个展太少”现象
2004-09-23 00:00:00
A-
A+
现今上海,从各大美术馆到小小画廊,展事不断,海内外艺术家纷至沓来,一展风采。但细细观察却发现,这大量的艺术展中,上海本地著名艺术家的个展太少了。
本地名家难得一见
从记者日常采访的经验看,外地及海外的著名艺术家来沪举办个展者越来越多。而举办个展的本地艺术家中,那些功成名就的书画家难得一见。在记者的印象中,近十年来,程十发、陈佩秋等德高望重的大家,好像仅在80岁时举办过一次个展;贺友直、林曦明、戴敦邦、颜梅华、周慧珺、韩天衡、施大畏、陈家泠、张桂铭、杨正新、张培成、陈钧德、王劼音、俞晓夫、邱瑞敏、周长江等知名度较高的艺术家,稍微像样点儿的个展在上海大多也仅举办过一次,一次都没举办过的也不少。
这种现象我们见怪不怪,但放眼国外一些著名艺术家,举办个展是经常的事。就以大家都熟悉的华裔艺术家陈逸飞来说,他每年要按规定给签约的画廊创作数十件作品,而画廊则每年为之在世界各地举办个展。为什么上海著名艺术家很少举办个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个展太“重视”:有的艺术家尤其是老艺术家,把个展视为自己一生艺术创作的总结,所以迟迟不敢举办。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有的老艺术家直到死后才由别人为之举办了个展。
对个展太不重视:有些艺术家有了知名度,有了地位,作品也卖得较好,于是认为办不办个展都无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名家行政职务忙:创作时间大大减少,缺乏足够数量“拿得出手”的作品来举办个展。还有的名家“生意”好,画一张卖一张,手中没有“存货”可以展览。
不愿自己花钱费力:觉得自己是名家,个展应该是由有关部门找上门来帮他办才对,不愿自己花钱费力来办。而客观的原因,记者以为主要是由于上海的著名艺术家绝大多数没有经纪人。办个展累人,是个专业的活儿,艺术家一心难以两用。如果有经纪人,这些事经纪人自然会承担起来。
上海艺展一大遗憾
名家缺席,不仅是上海艺术展事的一大遗憾,也是上海艺术事业的一大损失。名家高水准的个展,好比是艺术创作的“领头羊”,它会激发广大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能提高公众的审美品位,可体现上海艺术创作的真正的实力。
名家缺席,也是名家自身的损失。名家之所以有名,在于其艺术创作的社会影响力。现在不少名家其实是在专业小圈子里有名,而社会公众知之甚少。艺术创作具有很强的社会功用,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名”,才是真正的“名”。
社会功用不应忽视
现在许多著名书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直接到了收藏家手中就万事大吉,而忘了艺术作品还有社会功用这一最重要的环节。著名艺术家经常举办个展,有助于“迫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更上层楼,可以避免自己的创作过于商业化的倾向,同时形成收藏家到展览中来挑选艺术品的风气,有利于艺术市场的繁荣和规范;藏家藉此可以收到更好的藏品;大众可以欣赏到更多的、更精彩的名家风范……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本地名家难得一见
从记者日常采访的经验看,外地及海外的著名艺术家来沪举办个展者越来越多。而举办个展的本地艺术家中,那些功成名就的书画家难得一见。在记者的印象中,近十年来,程十发、陈佩秋等德高望重的大家,好像仅在80岁时举办过一次个展;贺友直、林曦明、戴敦邦、颜梅华、周慧珺、韩天衡、施大畏、陈家泠、张桂铭、杨正新、张培成、陈钧德、王劼音、俞晓夫、邱瑞敏、周长江等知名度较高的艺术家,稍微像样点儿的个展在上海大多也仅举办过一次,一次都没举办过的也不少。
这种现象我们见怪不怪,但放眼国外一些著名艺术家,举办个展是经常的事。就以大家都熟悉的华裔艺术家陈逸飞来说,他每年要按规定给签约的画廊创作数十件作品,而画廊则每年为之在世界各地举办个展。为什么上海著名艺术家很少举办个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个展太“重视”:有的艺术家尤其是老艺术家,把个展视为自己一生艺术创作的总结,所以迟迟不敢举办。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有的老艺术家直到死后才由别人为之举办了个展。
对个展太不重视:有些艺术家有了知名度,有了地位,作品也卖得较好,于是认为办不办个展都无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名家行政职务忙:创作时间大大减少,缺乏足够数量“拿得出手”的作品来举办个展。还有的名家“生意”好,画一张卖一张,手中没有“存货”可以展览。
不愿自己花钱费力:觉得自己是名家,个展应该是由有关部门找上门来帮他办才对,不愿自己花钱费力来办。而客观的原因,记者以为主要是由于上海的著名艺术家绝大多数没有经纪人。办个展累人,是个专业的活儿,艺术家一心难以两用。如果有经纪人,这些事经纪人自然会承担起来。
上海艺展一大遗憾
名家缺席,不仅是上海艺术展事的一大遗憾,也是上海艺术事业的一大损失。名家高水准的个展,好比是艺术创作的“领头羊”,它会激发广大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能提高公众的审美品位,可体现上海艺术创作的真正的实力。
名家缺席,也是名家自身的损失。名家之所以有名,在于其艺术创作的社会影响力。现在不少名家其实是在专业小圈子里有名,而社会公众知之甚少。艺术创作具有很强的社会功用,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名”,才是真正的“名”。
社会功用不应忽视
现在许多著名书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直接到了收藏家手中就万事大吉,而忘了艺术作品还有社会功用这一最重要的环节。著名艺术家经常举办个展,有助于“迫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更上层楼,可以避免自己的创作过于商业化的倾向,同时形成收藏家到展览中来挑选艺术品的风气,有利于艺术市场的繁荣和规范;藏家藉此可以收到更好的藏品;大众可以欣赏到更多的、更精彩的名家风范……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本生:徐旭峰个人作品展”于上海芊荷艺术2019-07-09
- 知名版画艺术家陈琦个人艺术展在南京举行2018-11-29
- 李展“烧脑的抽象”个展即将开幕 30余幅油画2018-11-22
- 李强英国个人画展之旅硕果丰2013-06-22
- 韩著名艺术家全光荣首次在新加坡举办个人艺2013-06-15
- 2012,美术界的“个展年”2012-12-26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