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数千件文物述说大连历史
2004-09-13 11:02:44来源:《大连日报》
A-
A+
为配合大连市政府重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而进行的营城子汉墓抢救性考古发掘,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以来,引起了国内外文物界的极大关注。此次发掘,从墓葬数量上看,是大连有史以来集中发现汉墓最多的一次,达180余座,还出土了2000多件文物。但是,在这些文物中,究竟有哪些特别珍贵?对公众来说一直是个谜。昨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市文化局文物处有关负责人,并亲眼目睹了本次发掘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四件珍贵文物。这些罕见的珍贵文物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必将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在这四件文物中,金质“十龙带扣”(图1)最引人注目。“虽然在地下沉寂了上千年,可它刚一出土,就熠熠发光,真让所有人惊叹啊!”吴青云处长回想发掘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这件带扣纯金打造,细细数来,上面竟雕有10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其中一条大龙从上到下贯穿,造型生动逼真,一副在云中逍遥自在的神态。大龙上面有两条对称的小龙,周围有7条小龙,仔细看,每一条龙的脊背上都是小珠珠的造型。带扣上还有几颗绿松石做点缀。据悉,在此之前,世存金质“带扣”仅有两件,一为乐浪古墓出土,一发现于新疆博格达沁古城址。此次发现的金质带扣,充分体现了汉代焊缀工艺的精美,堪称汉代金器之极品。
铜“承旋”(图2)是一套两件的青铜器皿,在汉代为宴饮之用。下面是三足青铜浅盘,三足的形状为熊面人形,上面则为铜尊。这种铜盘加铜尊的形制在我国有些墓葬中、在汉代石刻及画像中都曾经看到过。这是正式宴会的器皿,非寻常百姓所能拥有。
“龟钮”(图3)是一件大约仅为青年女性小拇指肚大的铜印,做工精巧,上面的小龟昂着头,神态可掬。底面的印文经考证是“绵鸿”二字,为阴文篆书。这两个字是否是主人的字号?尚不得知。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是汉代时官员用在所写书简的封口上的,主人用泥在书简的接缝处封口,趁泥未干时将此印盖上,于是成为封缄。玉剑璏(音同“卫”,图4)是汉人的一种佩剑装饰,整体为玉石打造,中间有穿孔,类似现代的腰带扣。玉石造型生动,石面光泽依旧。市文物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四件文物都应当是贵族的用品。由此推断,当年营城子一带可能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位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本次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墓葬非常丰富。从形制结构看,有贝墓、砖室墓等七八种类型;从年代上看,这些墓葬大致属于距今2000年至1700年左右的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前后延续约30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充分说明,汉代属于辽东郡沓氏县的大连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在这四件文物中,金质“十龙带扣”(图1)最引人注目。“虽然在地下沉寂了上千年,可它刚一出土,就熠熠发光,真让所有人惊叹啊!”吴青云处长回想发掘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这件带扣纯金打造,细细数来,上面竟雕有10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其中一条大龙从上到下贯穿,造型生动逼真,一副在云中逍遥自在的神态。大龙上面有两条对称的小龙,周围有7条小龙,仔细看,每一条龙的脊背上都是小珠珠的造型。带扣上还有几颗绿松石做点缀。据悉,在此之前,世存金质“带扣”仅有两件,一为乐浪古墓出土,一发现于新疆博格达沁古城址。此次发现的金质带扣,充分体现了汉代焊缀工艺的精美,堪称汉代金器之极品。
铜“承旋”(图2)是一套两件的青铜器皿,在汉代为宴饮之用。下面是三足青铜浅盘,三足的形状为熊面人形,上面则为铜尊。这种铜盘加铜尊的形制在我国有些墓葬中、在汉代石刻及画像中都曾经看到过。这是正式宴会的器皿,非寻常百姓所能拥有。
“龟钮”(图3)是一件大约仅为青年女性小拇指肚大的铜印,做工精巧,上面的小龟昂着头,神态可掬。底面的印文经考证是“绵鸿”二字,为阴文篆书。这两个字是否是主人的字号?尚不得知。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是汉代时官员用在所写书简的封口上的,主人用泥在书简的接缝处封口,趁泥未干时将此印盖上,于是成为封缄。玉剑璏(音同“卫”,图4)是汉人的一种佩剑装饰,整体为玉石打造,中间有穿孔,类似现代的腰带扣。玉石造型生动,石面光泽依旧。市文物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四件文物都应当是贵族的用品。由此推断,当年营城子一带可能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位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本次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墓葬非常丰富。从形制结构看,有贝墓、砖室墓等七八种类型;从年代上看,这些墓葬大致属于距今2000年至1700年左右的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前后延续约30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充分说明,汉代属于辽东郡沓氏县的大连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高远: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审视当代艺2022-07-20
- 雅昌带你看展览 | 长沙考古70年:一座城和一2022-07-18
- 雅昌快讯 | 长沙博物馆年度大展开启:用一场2022-07-06
- 关于文物修复的那些事2022-05-25
- 5•18国际博物馆日 | 东莞市博物馆将举办“2022-05-14
- 雅昌快讯 | 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开放 国宝2022-04-28
- 雅昌专稿|助力文物回流!国际博协发布大学2022-04-06
- 雅昌快讯 | 美国常青藤盟校查获十余件与污点2022-04-01
- “国宝归来”圆明园十二兽首区块链数字版权2022-03-17
- 雅昌月度展览推荐|阳春三月,一起去博物馆2022-02-26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