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京城艺拍大戏竟然如此生动
2004-07-02 17:27:20来源:《中国商报》
A-
A+
以往春秋两季大拍都讲究“搭车”,可如今很多公司都另立门户,让一季拍卖分了好几轮。但令人欣喜的是,艺术品大拍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光彩。
6月28日傍晚,随着拍卖师手中的槌落,为期3天的翰海春季拍卖以3.1亿多元的总成交额为该公司10周年庆典写上浓重的一笔。仅首日两破拍卖记录,就足见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盛况。
陆俨少册页大破记录
6月28日早上,100开陆俨少《杜甫诗意册页》在数人的簇拥下,与其新主人一同回到了南京。据了解,这件大闹翰海春季拍坛的惊世之作,不久将在南京长风堂博物馆展出。
高价频仍、记录连创的内地艺术品拍坛,直冲两三千万元的拍品已让人司空见惯。但于日前挥洒拍场的这件陆俨少《杜甫诗意册页》却让很多人欣喜不已。京城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毕竟6930万元的天价,这在拍卖前想都不敢想。”他说,以往总觉得五六千万元的拍卖,只能发生在海外拍场。
这件在一片叫好声中付拍的陆俨少巨制,是以1600万元的价格起拍的,其底价也不过2000多万元。场内场外几位志在必得的藏家让这场争夺持续了15分钟。就连现场观战的一些大藏家都连连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
“在拍前,我们对其估价也只有三四千万元,结果却拍出6930万元的世界记录。时机好、市场好,外加作品本身极具诱惑力,拍出高价很正常。”翰海拍卖行总经理温桂华对记者说。
陆俨少之子陆亨在现场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尤其是当藏家出价3500万元。这是我父亲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可我的心理价位也不过3000万至4000万元。
买不到陆俨少就买鲜于枢
百开册页最终的买家是来自南京的民营企业家杨休。在他麾下,南京天地集团、东方投资集团早已在当地家喻户晓。
竞得这件巨制墨宝的当晚,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尽管已是11点,杨休却还那么兴奋。“1991年,《名家翰墨》就刊载了这件作品,对其心仪很久,不曾想10多年后居然出现在拍场。更让我们不敢相信的是,它现在是我们的了。”
他说,原本打算花5000万元购藏这件作品,最后却花了6930万元。“即便这样,也值。要知道这样的珍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增值空间绝对大。”
杨休还告诉记者,如果上午买不到陆俨少的作品,下午就要到拍场上一搏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的草书珍品《石鼓歌》。
元代书法盛气拍场
与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页并称“二妙”的鲜于枢草书《石鼓歌》以800万元的身价亮相。拍卖师报价声刚落,场上就有买家高举号牌应价,随之,场上竞价号牌也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方又起。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4000万元几个大关连连被藏家突破,经过一番争夺后,场外电话委托者142号买家最终以4620万元的天价竞得。这一价格打破了中国书法拍卖世界记录。此前拍卖记录是宋代米芾《研山铭》2999万元的成交价创造的。
这件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盛名的珍稀墨宝,所写内容《石鼓歌》是唐代诗人韩愈之作。据介绍,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字文字。
鲜于枢是元代书坛巨擘,对后世草书影响至深。其草书的《石鼓歌》用笔中锋直下,稍敛毫芒,圆劲丰润,淋漓酣畅中蕴含了森严规矩。据了解,此卷不仅是墨宝巨珍,更是书家法帖。
鲜于枢写《石鼓歌》传世有两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现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二为本卷,是鲜氏书艺成熟期的完美之作,其纸墨品相完整,较“大都会本”的绝笔之作更胜一筹。明清以来,此本流传有绪,上钤“鲜于”、“困学斋”印,明人陆深、曹溶、清人罗天池、孔广陶等十数家跋及钤印,并著录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孔广陶《岳雪楼书画录》等六部书画汇编著作。
值得一说的是,该稀世墨宝会花落谁家还不得而知。但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此委托者应该是一家国内文博机构。该人士分析说,这样的珍品不仅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历史性、收藏性,还是一件难得的研究资料,国家有关文博机构如果这么轻易与其失之交臂,那就实在太遗憾了。
民营企业家托起拍市
事实上,在陆俨少册页“龙虎斗”中,手持20号、273号竞买牌的买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在这场较量中,他们甘拜下风,但他们的力争也无疑托起了中国拍市。
据介绍,这两位一直与杨休抗衡的藏家分别是来自浙江、四川的民营企业家。这两年,浙江民营企业家在拍场上可是没少露脸。远的不说,前不久在中贸圣佳春拍中以2860万元的高价竞得陈老莲的《花鸟册页》者就是浙江民营企业家。有意思的是,拍卖现场不仅到处是浙江企业家的身影,就连杭州电视台的摄像机也摆在了现场,并不时地对准老乡们。
而四川买家投身于这场争夺,据说是因陆俨少所绘内容是杜甫诗意,巨作回归四川也是理所应当的。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买家并没有拘于简简单单的购藏。采访中,杨休告诉记者,7月20日,由他们出资建造的私人博物馆即大风堂将开门迎客,并率先推出500多幅书画作品,除了此次购藏的陆俨少作品外,去年在中国嘉德购买的徐悲鸿《春山十骏图》、在荣宝拍得的徐悲鸿《春之歌》等作品也将被展出。
杨休对记者说:“这么多年收藏了很多书画精品,但长期束之高阁并不利于相关文化推广。”于是,经常在一起切磋收藏技艺的几位朋友就一起办起了博物馆。“这个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博物馆,将在今后不断地推出各种展览,而且采取免费参观的方式。”杨休带有几分自豪地说。
一亿元的距离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拍卖中,两个月前独领风骚的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成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例子。甚至在拍卖进行中,拍卖师也会不失时机地用1亿元调侃几句。
“如果三五年后,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位能突破亿元大关的话,陆俨少《杜甫诗意册页》无疑会是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温桂华说。
杨休对此认为:“6930万元别以为就达到了作品的真正价值。事实上是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价值。”他说,西方的画作远比我们的值钱。中国目前还没有人家那么多的100亿元、1000亿元富翁,人家只需拿出1%就可以让艺术品投资不再是件难事。
6月28日傍晚,随着拍卖师手中的槌落,为期3天的翰海春季拍卖以3.1亿多元的总成交额为该公司10周年庆典写上浓重的一笔。仅首日两破拍卖记录,就足见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盛况。
陆俨少册页大破记录
6月28日早上,100开陆俨少《杜甫诗意册页》在数人的簇拥下,与其新主人一同回到了南京。据了解,这件大闹翰海春季拍坛的惊世之作,不久将在南京长风堂博物馆展出。
高价频仍、记录连创的内地艺术品拍坛,直冲两三千万元的拍品已让人司空见惯。但于日前挥洒拍场的这件陆俨少《杜甫诗意册页》却让很多人欣喜不已。京城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毕竟6930万元的天价,这在拍卖前想都不敢想。”他说,以往总觉得五六千万元的拍卖,只能发生在海外拍场。
这件在一片叫好声中付拍的陆俨少巨制,是以1600万元的价格起拍的,其底价也不过2000多万元。场内场外几位志在必得的藏家让这场争夺持续了15分钟。就连现场观战的一些大藏家都连连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
“在拍前,我们对其估价也只有三四千万元,结果却拍出6930万元的世界记录。时机好、市场好,外加作品本身极具诱惑力,拍出高价很正常。”翰海拍卖行总经理温桂华对记者说。
陆俨少之子陆亨在现场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尤其是当藏家出价3500万元。这是我父亲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可我的心理价位也不过3000万至4000万元。
买不到陆俨少就买鲜于枢
百开册页最终的买家是来自南京的民营企业家杨休。在他麾下,南京天地集团、东方投资集团早已在当地家喻户晓。
竞得这件巨制墨宝的当晚,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尽管已是11点,杨休却还那么兴奋。“1991年,《名家翰墨》就刊载了这件作品,对其心仪很久,不曾想10多年后居然出现在拍场。更让我们不敢相信的是,它现在是我们的了。”
他说,原本打算花5000万元购藏这件作品,最后却花了6930万元。“即便这样,也值。要知道这样的珍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增值空间绝对大。”
杨休还告诉记者,如果上午买不到陆俨少的作品,下午就要到拍场上一搏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的草书珍品《石鼓歌》。
元代书法盛气拍场
与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页并称“二妙”的鲜于枢草书《石鼓歌》以800万元的身价亮相。拍卖师报价声刚落,场上就有买家高举号牌应价,随之,场上竞价号牌也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方又起。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4000万元几个大关连连被藏家突破,经过一番争夺后,场外电话委托者142号买家最终以4620万元的天价竞得。这一价格打破了中国书法拍卖世界记录。此前拍卖记录是宋代米芾《研山铭》2999万元的成交价创造的。
这件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盛名的珍稀墨宝,所写内容《石鼓歌》是唐代诗人韩愈之作。据介绍,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字文字。
鲜于枢是元代书坛巨擘,对后世草书影响至深。其草书的《石鼓歌》用笔中锋直下,稍敛毫芒,圆劲丰润,淋漓酣畅中蕴含了森严规矩。据了解,此卷不仅是墨宝巨珍,更是书家法帖。
鲜于枢写《石鼓歌》传世有两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现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二为本卷,是鲜氏书艺成熟期的完美之作,其纸墨品相完整,较“大都会本”的绝笔之作更胜一筹。明清以来,此本流传有绪,上钤“鲜于”、“困学斋”印,明人陆深、曹溶、清人罗天池、孔广陶等十数家跋及钤印,并著录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孔广陶《岳雪楼书画录》等六部书画汇编著作。
值得一说的是,该稀世墨宝会花落谁家还不得而知。但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此委托者应该是一家国内文博机构。该人士分析说,这样的珍品不仅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历史性、收藏性,还是一件难得的研究资料,国家有关文博机构如果这么轻易与其失之交臂,那就实在太遗憾了。
民营企业家托起拍市
事实上,在陆俨少册页“龙虎斗”中,手持20号、273号竞买牌的买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在这场较量中,他们甘拜下风,但他们的力争也无疑托起了中国拍市。
据介绍,这两位一直与杨休抗衡的藏家分别是来自浙江、四川的民营企业家。这两年,浙江民营企业家在拍场上可是没少露脸。远的不说,前不久在中贸圣佳春拍中以2860万元的高价竞得陈老莲的《花鸟册页》者就是浙江民营企业家。有意思的是,拍卖现场不仅到处是浙江企业家的身影,就连杭州电视台的摄像机也摆在了现场,并不时地对准老乡们。
而四川买家投身于这场争夺,据说是因陆俨少所绘内容是杜甫诗意,巨作回归四川也是理所应当的。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买家并没有拘于简简单单的购藏。采访中,杨休告诉记者,7月20日,由他们出资建造的私人博物馆即大风堂将开门迎客,并率先推出500多幅书画作品,除了此次购藏的陆俨少作品外,去年在中国嘉德购买的徐悲鸿《春山十骏图》、在荣宝拍得的徐悲鸿《春之歌》等作品也将被展出。
杨休对记者说:“这么多年收藏了很多书画精品,但长期束之高阁并不利于相关文化推广。”于是,经常在一起切磋收藏技艺的几位朋友就一起办起了博物馆。“这个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博物馆,将在今后不断地推出各种展览,而且采取免费参观的方式。”杨休带有几分自豪地说。
一亿元的距离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拍卖中,两个月前独领风骚的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成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例子。甚至在拍卖进行中,拍卖师也会不失时机地用1亿元调侃几句。
“如果三五年后,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位能突破亿元大关的话,陆俨少《杜甫诗意册页》无疑会是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温桂华说。
杨休对此认为:“6930万元别以为就达到了作品的真正价值。事实上是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价值。”他说,西方的画作远比我们的值钱。中国目前还没有人家那么多的100亿元、1000亿元富翁,人家只需拿出1%就可以让艺术品投资不再是件难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快讯 | 宝库文化携手上海拍卖协会 共同2022-06-16
- 雅昌专稿 | 满足你的“收藏瘾”:阿里资产“2022-05-12
-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先之姿2022-03-15
- 嘉德四季第60期拍卖会即将启幕丨收获春天的2022-03-10
- 雅昌专稿 | 蓝筹股艺术家辛格•萨姆森,艺术2022-02-23
- 拍卖前瞻 | 联动亚洲!2022全球首场大拍伦敦2022-02-21
- 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伦敦联合2022-02-17
- 从艺术数据到交易服务,雅昌打造藏家会员服2022-02-17
- 雅昌专栏|季涛:花样繁多的拍卖方式2022-02-14
- 佳士得香港2021年亚洲艺术秋季拍卖成交总额2022-02-0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