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明代陶瓷鉴赏误区
2004-07-02 16:25:33来源:《中国商报》
A-
A+
古人对陶瓷既有书籍记载,又有诗文赞颂,而很多流传很广的,是用形象化以及文学比喻,但对古人的形象比喻,反倒成了今人的想像曲解。下面的感悟是笔者从实践中得出,一己之见,旨在抛砖引玉。
首先,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不少鉴赏书籍和专家都说,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依据。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二是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他瓷器中所没有的。
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是“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笔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或虾红色,心里很纳闷,难道是书上写错了,专家说错了?后来,笔者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的光有三种:一是灯,不是我们现在的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堂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盘,点上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呈粉红、肉红或虾红色。如果光在阳光下看,在日光灯下看,而不点蜡烛看,不烧柴火看,不迎光透视,则瓷器胎体肯定看不出肉红色。
其次,明代永乐宣德朝甜白釉,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 。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宣德制品是明代最为精致的瓷器,有这么几种描述:一是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202页“甜白釉”中这样解释:“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一种半脱胎白瓷的釉色,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故称之为甜白。二是永乐甜白釉,釉质洁白,温润如玉,肥厚如脂,微含肉红色,简称“奶白”或“甜白”,也有写作“填白”的。三是永乐白釉很纯净,无流釉现象,有细小而清晰的橘皮棕眼,玻璃层光泽和明亮的浮光很少,给人以甜润的感受,故称为 “甜白釉”。宣德甜白釉的色泽与永乐甜白釉略有差异,白中含极淡青色,有少数缩釉细点。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载: “宣(指明宣德)朝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
怎样理解这个“甜白”?从专家权威说是甜润的白糖色泽,瓷色甜净,釉质洁白,温润如玉,奶白,填白(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当今有不少人理解“白糖”为现代生活中绵白糖、白砂糖的洁白色,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在的绵白糖和白砂糖是近代工业机器提纯的产品,洁白如雪。古时的麦芽糖、蔗糖色泽不是纯白,而是带一点淡黄色或白中带淡青色。我想,明代永宣的“甜白釉”,应和现在榨出的甘蔗水经过沉淀后的色泽相近吧。至于明代白瓷发奶白色泽的,至少应该是永宣以后的白瓷了。
首先,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不少鉴赏书籍和专家都说,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依据。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二是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他瓷器中所没有的。
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是“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笔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或虾红色,心里很纳闷,难道是书上写错了,专家说错了?后来,笔者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的光有三种:一是灯,不是我们现在的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堂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盘,点上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呈粉红、肉红或虾红色。如果光在阳光下看,在日光灯下看,而不点蜡烛看,不烧柴火看,不迎光透视,则瓷器胎体肯定看不出肉红色。
其次,明代永乐宣德朝甜白釉,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 。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宣德制品是明代最为精致的瓷器,有这么几种描述:一是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202页“甜白釉”中这样解释:“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一种半脱胎白瓷的釉色,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故称之为甜白。二是永乐甜白釉,釉质洁白,温润如玉,肥厚如脂,微含肉红色,简称“奶白”或“甜白”,也有写作“填白”的。三是永乐白釉很纯净,无流釉现象,有细小而清晰的橘皮棕眼,玻璃层光泽和明亮的浮光很少,给人以甜润的感受,故称为 “甜白釉”。宣德甜白釉的色泽与永乐甜白釉略有差异,白中含极淡青色,有少数缩釉细点。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载: “宣(指明宣德)朝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
怎样理解这个“甜白”?从专家权威说是甜润的白糖色泽,瓷色甜净,釉质洁白,温润如玉,奶白,填白(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当今有不少人理解“白糖”为现代生活中绵白糖、白砂糖的洁白色,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在的绵白糖和白砂糖是近代工业机器提纯的产品,洁白如雪。古时的麦芽糖、蔗糖色泽不是纯白,而是带一点淡黄色或白中带淡青色。我想,明代永宣的“甜白釉”,应和现在榨出的甘蔗水经过沉淀后的色泽相近吧。至于明代白瓷发奶白色泽的,至少应该是永宣以后的白瓷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陈政:孙晓晨从“咔嚓”到“洞见”2022-07-05
- “水墨与未来”雅昌圆桌会议——宿利群:艺2022-06-22
- 瓷书鉴心 臻纯博达丨当李纯博书法遇上景德镇2022-06-17
- 潮流IP Marsper携手景德镇陶瓷大学 联袂2022-06-13
- 博雅尚美: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呈献暂得楼2022-03-15
- 北京瑜舍携手 Yvan Deng 呈现陶瓷雕塑艺术2022-03-11
- 艺术城市|景德镇:千年瓷都的文化新生2022-03-10
- 雅昌专稿 | 白明谈冬奥国礼“文君瓶”:中国2022-02-05
- 不熄的窑火2022-01-19
- 又一件大师名作真伪存疑,背后到底有哪些疑2022-01-1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