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海外捡漏并不易

2004-06-25 12:04:18来源:《中国商报》
A- A+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日益火爆,内地藏家已不甘于在内地以及港台市场寻找拍品,越来越多的藏家走出国门,海外拍卖行也不失时机地来到国内进行推广。像前些日子,德国纳高拍卖公司便选择了中国内地举办拍前预展。此举不仅使纳高的名字迅速在国内藏家中传播,而且在随后举办的拍卖会上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据了解,有50多位中国藏家前往德国参加竞拍。

对于许多内地藏家来说,德国纳高这个名字还显陌生。但此次有一部分内地藏家之所以前往德国参拍,一方面除了对该拍卖行有些了解外,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拍场上捡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机会并不多。特别是一些估价非常低的拍品,往往都会以天价成交,像一枚估价仅为1200欧元的19世纪白玉龙印章,成交价达到了14万欧元。

许多收藏者、艺术品投资者认为,由于文化差异,很多海外人士对一些有浓厚东方文化的艺术品还缺乏一定认知,因而到海外拍场很容易“捡漏”。但事实并非如此。据美海外一些拍卖行介绍,近几年,中国藏家在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出现,他们是很强的低价投标者,对于高价位的拍品他们还不能够坚持到最后,所以没有买到很多顶尖的东西。可见“捡漏”得到的东西并不都是珍品。

目前一些海外的拍卖行纷纷在内地以及港台地区进行预展,如苏富比、佳士得每年都在上海、北京举行预展,德国纳高在北京举行预展,朵儿则在香港举行预展。可见信息几乎对于所有的内地以及港台藏家来说都是对称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外拍卖市场也充斥着不少赝品。据国内一位鉴定人士介绍,有不少人从海外文物商店或藏家手中购买文物,回来参加投拍。其中就有不少赝品,尤以瓷器为最,有些高科技仿制出来的“文物”,一般买家很难辨别,专家有时也会看“走眼”。加上上个世纪50年代,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都设有特艺部,专把景德镇制作的仿古产品作为工艺品出口换汇。这批瓷器现在也有人从海外买回来,作为古董参加拍卖。由于这些仿古产品制作精良,因此容易使买家“走眼”。

随着交通工具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对于世界各地的买家来说都是对等,想靠地域来“捡漏”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买家到海外拍卖,一些中低档艺术品的成交价反而出现了上扬,加上来回机票等费用,反而不如内地。因此对于一般的艺术品投资者来说,与其到海外“捡漏”,还不如在内地的拍卖行练好内功,增长自己的鉴别能力,这样不管到哪里参与艺术品投资,都会有所收获。
推荐关键字:拍卖 海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