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2004国际遥感考古学术研讨会将在北京举办

2004-06-22 15:19:31来源:中艺网
A- A+
  2004年10月18日至21日,2004国际遥感考古学术研讨会将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承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国家遥感中心和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负责协调联系工作。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信息载体,这些信息记载着大量人类活动的内容和过程。通过各种手段将这些历史信息提取,加以科学和历史的分析与处理,就可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演变规律和历史的内涵。作为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古学,在近200年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断吸取自然科学研究新的成果才得到发展。20世纪初、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航空技术、航天技术和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是以获取和分析处理空间信息为目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从空间观测地球的同时,记录了大量人类历史文化的印迹,客观地反应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性。为考古学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科技之窗,使我们能够从全方位、多时相的角度去认识和重现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遥感考古”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新技术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必然结果。它将从空间的高度去认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将考古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平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科学和历史的判断。 “遥感考古国际研讨会”的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11月,旨在加强遥感考古领域的研究,用空间技术和其它先进的数字技术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做贡献,加强该领域的国际合作。此次举办遥感考古国际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为从事用遥感及相关技术开展考古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场所,促进遥感考古学的发展。 会议的主题是“历史文化遗产信息的空间认识”。今天,数字时代的空间信息获取技术在快速地发展,能够获取越来越多的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光学遥感数据及多波段多极化雷达数据用于考古研究,空间信息技术已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发现、保护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纪念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签订3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召开的“文化遗产保护空间应用”会议标志着空间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会议的召开,各国科学家相互交流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探讨遥感技术在研究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市场需求和将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文化遗产更加科学和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推荐关键字:国际 研讨会 考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