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用版画艺术体现文学名著

2004-06-18 11:37:55来源:《中国商报》
A- A+
文学作品的插图,顾名思义就是插入文学作品之中的图画艺术。一幅优秀的插图,就是一幅优秀的独幅画创作。《十日谈》的插图,以高度概括的绘画语言,用来表现文学作品主题,丰富着文学作品的内容,将文学艺术形象变为版画艺术形象,从而帮助读者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十日谈》(意大利)卜伽丘,方平、王科一译,它在我国流传的译本主要根据1931年的翻译本、1953年的里格译本、1930年的阿尔亭顿译本三种英译本转译,1958年上半年,在我国出版了全译本初版;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进行了再版修订。文学名著《十日谈》由于历来受到读者的欢迎,不但世界各国都有译本,而且插图本也特别繁多。在欧洲出版印刷机之前,1409年就有了威尼斯的手绘插图本。

这之后,从15世纪后期民间艺人的木刻,到现代的带有象征派色彩的插图,几乎各种艺术风格、各种流派、各种表现形式(版画、油画、素描等)都有。《十日谈》中从收集到的集中插图本里,选取了艺术性较强的两组黑白插画,是萨佛其和哈舒伯格的作品;前者线条圆熟,画面典雅秀丽,后者构图紧凑,富于新意和装饰风格。两组各10幅,复制成版,列在卷首,供读者欣赏。

另外,每篇故事的头花,采自俄译本《十日谈》(国家文学艺术出版社,1955),这原是《十日谈》最早的插图本(威尼斯版,1492)上的木刻,具有民间艺术古拙质朴的特色,构图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表现了单一的主题,有时又采取了连环画的方式,表现了故事中的多个环节,最使人感兴趣的是,有时大胆地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故事中的一连串事件都组织在同一个画面上,就是吸取了形象的素材而创作的,这是木刻插图的表现手法。

总之,《十日谈》文学作品的插图,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社会历史的考察,注重生活中形象素材的积累和运用,这就是《十日谈》创作插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推荐关键字:版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