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谁是艺市老大 北京直逼香港
2004-06-12 00:00:00来源:中国商报网
A-
A+
(收藏拍卖导报2004年6月10日报道)6月5日至7日,为期3天的中贸圣佳春拍在一片叫好声中收槌,多项记录的改写、令人咋舌的高价、2.9亿元的总成交额,再度让世人聚焦京城。一连串的佳绩进一步奠定了北京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中心的地位,与此同时,也危及多年形成的香港中国艺术品市场霸主地位。
一直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中心被香港一地独霸,但近两年内地艺术品市场的红火,也带动了内地拍市。尤其是北京,接二连三的记录创造,让海内外人士连连吃惊。不久前,中国嘉德便在京城写下了3.6亿元的成交记录。时隔半个多月后,中贸圣佳千余件拍品又拍了2.9亿元,再次显现北京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
陈老莲大爆冷门
陈老莲的作品一向是市场上的宠儿,但每次现身拍场大多为几百万元的身价。此次付拍的这件《花鸟》10开册页,是以500万元的起拍价起拍的。而它的底价也不过800万元。拍场事事难料,场上激烈争夺的场面很快就超越了底价,1000万元、2000万元大关瞬间也被打破。当其以2860万元成交时,场上除了雷鸣般掌声外,更多的就是观战者连连发出的“啧啧”称赞声。
陈老莲拍出天价也出乎拍卖公司的预料。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总经理易苏昊认为,2860万元的价格要比他们事前的心理价高出1000多万元。“尽管有些意外,但也合乎情理。陈老莲的作品在未来还会有更佳表现”。
事前并未引起更多人关注的八大山人《富阳山水书画合璧手卷》,不曾想也爆出冷门。1100万元的成交价在不经意间,打破了此前八大山人作品的拍卖记录——517万元。
康乾爷孙市场发威
由清朝10位皇帝和两位皇后的43件书法作品构成的清宫御笔书法专场,竟然一举创造了12项拍卖记录。这在以往拍卖中是前所未有的。
这场颇费苦心打造的专场,100%的成交率足以让组织者津津乐道一番,而2200余万元的成交额,更让这些帝王书画作品上了一个大台阶。粗粗一算,如今清代各帝王作品都有50多万元的身价。
当然这之中康熙帝、乾隆爷的作品最有卖相。像康熙皇帝的《朱子五言诗》以660万元的天价被藏家竞走,创造了清朝皇帝书法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而乾隆皇帝的《枯木竹石图》也出手不凡,297万元的成交价也创了乾隆书法拍卖记录。而最能体现一字千金的要数原本存放在圆明园福海的乾隆书法《福田花雨》,就这4个字卖了165万元。
“英雄”大都有出处
被《石渠宝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等著录过的作品,往往是收藏家争夺的焦点。此番也不例外。像莫是龙《湖山佳趣图卷》,曾经贮存于清宫养心殿,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拍前估价高达360万至660万元,最后在藏家的热烈追捧下,其以990万元的高价成交,而这一高价也成了这位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大名士的最高价。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的《归庄图》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是徐扬的一件精心力作。画面本幅和骑缝处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清宫收藏印记。从这儿就不难看出,该作品流传有序,历来深得帝王青睐。最后其在拍场上以495万元的高价成交,从而创造了徐扬作品的最高价。
值得关注的是,113件古代书画作品拍了1.13亿元,平均每件刚好100万元,这一成绩也是一个记录。据悉,此前在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中,从未创造过如此良绩。拍后,中贸圣佳拍卖公司负责人易苏昊先生说,古代书画能拍出如此佳绩是预料之中的。他认为,古代书画的稀少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其所富有的文化、历史内涵等,都决定了它们会一路走高。
两年前,该公司一场也推出了8件《石渠宝笈》著录过的精品,那一次也让拍场热闹一番,但比起此次来,不难发现,作品价位有了很大提升,是作品质量存在差异吗?易苏昊认为,并不是这样。那次很多作品从方方面面看都不逊于此次这些作品。这从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古代书画的认知度较前两年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古代书画的珍稀度也决定了其价值。看来,两年前那些宝贝如果在今天付拍,没准也会闹个天翻地覆。
两大巨制未显强势
拍前一直被广泛看好的潘天寿《松鹰图》、张大千的《幽翠飞泉图》,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料得那样,会爆出更大新闻。这两件极为难得的丈二匹巨作,分别以880万元和990万元成交。
也许是由于表现突出的古代书画的烘托,人们更希望这两件作品能拍出上千万元的天价。但二者都在众人的观战中,历经十多回合后收场。一些行家认为,这应该算是物有所值。如此巨幅作品的观赏性不言而喻,但对于私人藏家来说,购藏、陈列可能都会存在一些困难,这也反映了市场冷静理智的一面。
民营企业家豪气冲天
拍卖前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另一大拍品——从日本回流的清乾隆御制羊脂白玉龙钮瓶,经过藏家一番争夺后,以308万元的价格被一位私人买家买走。而此前对此瓶颇为关注的恭王府管理处并没有出现在拍卖会上。这件在恭王府世代流传了近百年的旧藏,直至1905年恭王府破败后才流出王府。希望能“物归原主”的恭王府,不知为何没有参拍,有人猜测还是资金方面有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近一时期,国内拍场上难见国家文博机构的身影,尤其是重量级拍品不能被国家收藏机构珍藏,颇让人感到遗憾。
据记者观察,在现场频频举牌者中,倒有很多国内民营企业家的身影,尤以江浙一代的居多。据了解,2860万元举走陈老莲《花鸟》10开册页者,就是一位浙江的民营企业家。此外,成交在百万元以上的拍品,相当一部分被民营企业家收购。
一直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中心被香港一地独霸,但近两年内地艺术品市场的红火,也带动了内地拍市。尤其是北京,接二连三的记录创造,让海内外人士连连吃惊。不久前,中国嘉德便在京城写下了3.6亿元的成交记录。时隔半个多月后,中贸圣佳千余件拍品又拍了2.9亿元,再次显现北京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
陈老莲大爆冷门
陈老莲的作品一向是市场上的宠儿,但每次现身拍场大多为几百万元的身价。此次付拍的这件《花鸟》10开册页,是以500万元的起拍价起拍的。而它的底价也不过800万元。拍场事事难料,场上激烈争夺的场面很快就超越了底价,1000万元、2000万元大关瞬间也被打破。当其以2860万元成交时,场上除了雷鸣般掌声外,更多的就是观战者连连发出的“啧啧”称赞声。
陈老莲拍出天价也出乎拍卖公司的预料。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总经理易苏昊认为,2860万元的价格要比他们事前的心理价高出1000多万元。“尽管有些意外,但也合乎情理。陈老莲的作品在未来还会有更佳表现”。
事前并未引起更多人关注的八大山人《富阳山水书画合璧手卷》,不曾想也爆出冷门。1100万元的成交价在不经意间,打破了此前八大山人作品的拍卖记录——517万元。
康乾爷孙市场发威
由清朝10位皇帝和两位皇后的43件书法作品构成的清宫御笔书法专场,竟然一举创造了12项拍卖记录。这在以往拍卖中是前所未有的。
这场颇费苦心打造的专场,100%的成交率足以让组织者津津乐道一番,而2200余万元的成交额,更让这些帝王书画作品上了一个大台阶。粗粗一算,如今清代各帝王作品都有50多万元的身价。
当然这之中康熙帝、乾隆爷的作品最有卖相。像康熙皇帝的《朱子五言诗》以660万元的天价被藏家竞走,创造了清朝皇帝书法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而乾隆皇帝的《枯木竹石图》也出手不凡,297万元的成交价也创了乾隆书法拍卖记录。而最能体现一字千金的要数原本存放在圆明园福海的乾隆书法《福田花雨》,就这4个字卖了165万元。
“英雄”大都有出处
被《石渠宝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等著录过的作品,往往是收藏家争夺的焦点。此番也不例外。像莫是龙《湖山佳趣图卷》,曾经贮存于清宫养心殿,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拍前估价高达360万至660万元,最后在藏家的热烈追捧下,其以990万元的高价成交,而这一高价也成了这位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大名士的最高价。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的《归庄图》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是徐扬的一件精心力作。画面本幅和骑缝处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清宫收藏印记。从这儿就不难看出,该作品流传有序,历来深得帝王青睐。最后其在拍场上以495万元的高价成交,从而创造了徐扬作品的最高价。
值得关注的是,113件古代书画作品拍了1.13亿元,平均每件刚好100万元,这一成绩也是一个记录。据悉,此前在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中,从未创造过如此良绩。拍后,中贸圣佳拍卖公司负责人易苏昊先生说,古代书画能拍出如此佳绩是预料之中的。他认为,古代书画的稀少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其所富有的文化、历史内涵等,都决定了它们会一路走高。
两年前,该公司一场也推出了8件《石渠宝笈》著录过的精品,那一次也让拍场热闹一番,但比起此次来,不难发现,作品价位有了很大提升,是作品质量存在差异吗?易苏昊认为,并不是这样。那次很多作品从方方面面看都不逊于此次这些作品。这从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古代书画的认知度较前两年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古代书画的珍稀度也决定了其价值。看来,两年前那些宝贝如果在今天付拍,没准也会闹个天翻地覆。
两大巨制未显强势
拍前一直被广泛看好的潘天寿《松鹰图》、张大千的《幽翠飞泉图》,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料得那样,会爆出更大新闻。这两件极为难得的丈二匹巨作,分别以880万元和990万元成交。
也许是由于表现突出的古代书画的烘托,人们更希望这两件作品能拍出上千万元的天价。但二者都在众人的观战中,历经十多回合后收场。一些行家认为,这应该算是物有所值。如此巨幅作品的观赏性不言而喻,但对于私人藏家来说,购藏、陈列可能都会存在一些困难,这也反映了市场冷静理智的一面。
民营企业家豪气冲天
拍卖前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另一大拍品——从日本回流的清乾隆御制羊脂白玉龙钮瓶,经过藏家一番争夺后,以308万元的价格被一位私人买家买走。而此前对此瓶颇为关注的恭王府管理处并没有出现在拍卖会上。这件在恭王府世代流传了近百年的旧藏,直至1905年恭王府破败后才流出王府。希望能“物归原主”的恭王府,不知为何没有参拍,有人猜测还是资金方面有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近一时期,国内拍场上难见国家文博机构的身影,尤其是重量级拍品不能被国家收藏机构珍藏,颇让人感到遗憾。
据记者观察,在现场频频举牌者中,倒有很多国内民营企业家的身影,尤以江浙一代的居多。据了解,2860万元举走陈老莲《花鸟》10开册页者,就是一位浙江的民营企业家。此外,成交在百万元以上的拍品,相当一部分被民营企业家收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快讯 | 宝库文化携手上海拍卖协会 共同2022-06-16
- 雅昌专稿 | 满足你的“收藏瘾”:阿里资产“2022-05-12
- 海外|NFT市场正在崩溃吗?Jack Dorse2022-04-18
- 雅昌专栏 | 刘越:“倒春寒”下的纽约亚洲艺2022-03-28
-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先之姿2022-03-15
- 嘉德四季第60期拍卖会即将启幕丨收获春天的2022-03-10
- 雅昌专稿 | 蓝筹股艺术家辛格•萨姆森,艺术2022-02-23
- 拍卖前瞻 | 联动亚洲!2022全球首场大拍伦敦2022-02-21
- 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伦敦联合2022-02-17
- 从艺术数据到交易服务,雅昌打造藏家会员服2022-02-1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