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日升月恒──故宫珍藏钟表文物展

作者:郑欣淼 2004-05-24 17:52:42来源:故宫博物院
A- A+
  “日升月恒──故宫珍藏钟表文物展”,是故宫博物院与澳门艺术博物馆第六次联袂举办的大型文物展,也是故宫首次在院外举办的大型钟表展览。一次性精选一百二十件(套)钟表出院展览,在故宫历史上绝无仅有。

  明万历年间,西方来华的传教士为了谋求教务发展,几经摸索、权衡,采取了展现西方科学为主旨的传教策略。他们以自鸣钟作为“铺路石”,在广东有了最初的立足之地。公元一六零一年利玛窦以两架自鸣钟作“敲门砖”,进而叩开了紫禁城的大门。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中西文化交流上有著特殊意义的一页,就这样揭开了。这两架自鸣钟是皇宫中拥有的最早的近代机械钟表。此后,利玛窦又向明朝皇帝进献过自鸣钟。从那时起,把玩品味造型各异的自鸣钟表成为中国帝王的一种新时尚。明亡清兴,江山鼎革,但传教士仍把进献钟表作为亲近皇帝的重要手段,而大清皇帝与大明君主对钟表有著相同的嗜好。到了乾隆年间,西洋钟表的应用相当普遍,不仅宫廷大量收藏,且为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文人学士加倍珍爱并大力搜购。钟表成了中国人认识西洋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中国传统的计时器相比,西洋自鸣钟具有复杂、紧凑、耐用的金属结构,走时准确度高,使用方便、可靠,报时直观,造型新颖多样,尺寸可大可小等等。因此,致使国人竞相仿制,清廷也概莫能外。在经历了明末清初单纯仿制的风潮后,中国钟表开始了自主发展的道路,十八世纪出现了几个生产中心,制造著具有各自特色的钟表类型,如清宫做钟处、广州等地。

  清宫遗存中、外钟表一千多件,制作年代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外国钟表包括了英国、法国、瑞士等国所产;国产钟表则有清宫做钟处所造的各式钟表、广州钟表等。尽管各自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它们以不同造型出现,但装饰华贵、制作精美、功能复杂,机械水平旗鼓相当,它们代表了当时钟表制造的最高水准。

  钟表是故宫博物院丰富藏品中一个十分特殊与珍贵的种类,在世界博物馆的同类收藏中也名列前茅。此次所精选的一百二十件(套),按其产地和反映的内容分为六部分展示,每一部分展品既有其地域特色又相互联系。第一部分的英国钟表大多通体镀金,造型多样,巧布各种活动玩意装置。第二部分法国钟表则主要展示了工业题材钟表及四明钟。第三部分展示以透明珐琅、珐琅微画为装饰手法的瑞士钟表。第四部分为做钟处钟表,其中的御制钟为了突出皇家的富有和豪华,多用紫檀木、红木为外壳,以楼台亭阁的传统建筑形式为造型,上嵌珐琅或描以金漆等,烘托出古朴与威严。第五部分广州钟表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表面多饰以色彩鲜艳的蓝、绿、黄等色广珐琅。展览的第六部分是与钟表相关的文物,汇集了有钟表形象的器物、绘画等,宫中钟表的使用由此可见一斑。

  钟表不仅仅是计时器,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当年来华传教士一般先在澳门落脚,使得澳门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今天在此举办钟表专题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推荐关键字:故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