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三亿珠宝流失海外 中国沉船珍宝能否购回?
2004-05-19 00:00:00来源:《北京青年报》
A-
A+
海底沉船里捞出天价文物国家是否要购回还需考证
不久前,国内有消息称,一位47岁的德国人从东南亚海域打捞出一批价值连城的中国沉船珍宝,转眼间变成拥有数百万美元的超级暴发户。经过调查后得知,这批价值连城的中国珍宝早在1998年就已经打捞上岸,2002年中国方面就有了竞购这批宝物的想法,一些文物专家也曾提出“非常希望国家出资买下这批文物,建立一个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想法 。直至今日,国内尚未有任何一家博物馆购得这批珍宝。
这批“中国沉船珍宝”是否属于起源于中国的文物?外国人打捞出来的文物所有权究竟归属于哪一方?国家是否会为其支付巨额账单将其购买回国?对此,记者走访了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
关键词:珍宝
德国人打捞出价值连城的中国沉船珍宝
记者联系发表这则消息的上海《新闻晨报》记者后得知,消息起源于2004年4月14日,英国综合性大报《独立报》发表长篇文章《1200年前的沉船宝藏告诉你一个未被探触过的中国》。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传奇故事:一位47岁的德国人从东南亚海域打捞出一批价值连城的中国沉船珍宝,转眼间变成拥有数百万美元的超级暴发户。
这位名叫沃特法的德国人原先只是德国一家水泥厂的老板,他开办的水泥厂有不少印尼工人。那一年,一名印尼雇员向他讲述了在自己家乡关于中国古代沉船宝藏的传言,在这个雇员的家乡勿里洞岛———一个位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之间的岛屿,有大量神秘的宝藏隐匿在这个清澈澄明、暗礁散布的水域间。
1997年,沃特法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发现了第一艘载满宝藏的古沉船———鹰潭号沉船(音译)。这是艘装运14世纪中国明朝宝物的沉船,里面的宝物丰富多样:有中国的,爪哇的,还有波斯的。
1998年,沃特法又发现了第二艘古沉船———马热尼号沉船(音译)。这艘沉船同样和中国有关,里面载有11世纪宋朝的宝物,而其中还有一个如火器般大的小火炮,这个小火炮的发现意味着,此前人们一直认为的小火炮是14世纪后才出现的观点是错误的。
同年,沃特法再次发现了沉船———“黑石号”沉船,这是一艘载有9世纪中晚唐宝物的沉船。
这艘沉船的发现立即引来了文物界的关注,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张浦生教授说:“‘黑石号’是个罕见的宝库,其中的宝藏内涵丰富,数量庞大,保存完整。”
关键词:三亿
三艘沉船宝藏开价达三亿元人民币
“黑石号”沉船中数量最大的是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包括唐代青花花绘盘、邢窑碟子、唐三彩、越窑秘色瓷以及长沙窑。其中最多的是湖南的长沙窑瓷器,有5000多件,而最名贵的则是3件青花瓷,它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
据《新闻晨报》记者介绍,在2002年召开的“古陶瓷研究会”上,当时一名参与水下考古的台湾女士将“黑石号”的发现告诉了与会人士。
由于“黑石号”沉船宝藏巨大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国内一些城市陆续表达购买意向,国外的新加坡、卡塔尔、日本也有此意。
但时至今日,并未有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家博物馆购得这批宝物。
这艘沉船的全部宝藏开价达40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这一高价正是各大城市与博物馆对这批宝物“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方还提出“宝藏必须整体购买”。
“‘黑石号’上的文物不能部分购买,但整体价格太高,湖南博物馆的经济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博物馆暂时不考虑购买这批文物了。”湖南省博物馆李副馆长在接受采访时说。
据悉,“黑石号”上载有大量珍贵的长沙窑瓷器。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研究人员张先生告诉记者,“黑石号”上的长沙窑瓷器,品种相当丰富,由于这些瓷器当初是要出口到国外,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在中国都没有出现过。
在谈到这一近乎天文数字的开价时,沃特法太太解释说:“为了挖掘和保存这批文物,我们的花费也是巨大的。”
现在,这批价值连城的宝藏仍保存在新西兰一个飞机棚内。据了解,放置这些无价之宝的储备库高达15英尺,安全措施十分严密。
关键词:所有权
需先考证这批宝藏是起源于中国还是所有权归中国
“关于这批沉船宝藏的新闻,我已经从网上看到了,但是目前宝藏拥有者的合法性还很难说。”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处何戍中处长告诉记者。
“我们目前需要先考证这批宝藏是起源于中国还是所有权归中国,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法律概念。如果我们判定宝藏确实是起源于中国,那么也可以称为中国的文物,文物本身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化起源等很多学术研究,但对一件文物的所有权判断涉及到许多国内以及国际上的法律、法规、公约。”
“判断文物的所有权不是简单地说文物在哪个地方就属于哪个国家,比如,大英博物馆里保存着中国很多的历代文物,在这些文物的介绍中会看到它们起源于中国,但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无法再将这些文物运回中国,一些国家也曾经通过外交手段向大英博物馆要回本国的文物,但都未能如愿。”何戍中说。
“从海底打捞出来的文物首先要准确判断文物所处的海域位置,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领海海域以及大陆架,这些在国际公约中都有很详细的规定,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在海上或公海海域打捞出文物后,就可以归自己所有。”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彭馨说。
关键词:合法
国家必须购买合法的海外文物
关于国家是否有可能购买这批海底文物,何戍中说,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向谁购买,把钱交给谁?
记者了解到,沃特法在新西兰的海底探索公司在打捞这批海底宝藏时曾和印尼政府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宝藏拍卖所得必须和印尼政府分享,而目前具体方案并未处理好,这也是宝藏迟迟没有卖掉的原因之一。
何戍中说,购买一件在海外的中国文物,不像普通做买卖那样简单,首先要看文物的拥有者对文物所有权是否合法,其次要对文物本身的价值作出判断,是否能代表国家一段历史的见证。
如果能满足这些要求,国家文物局会向国家申请资金收购文物。一些博物馆可能有意收购海外文物,但绝对不能忽视文物的合法性,一旦收购一些来历不明的文物,很容易造成好心办错事。
虽然现在国外有许多著名的拍卖行拍卖文物,但很难保证这些拍卖行拍卖的文物完全合法。
何戍中说,据了解,国际刑警组织通过卫星监控发现在一些海域上,经常有一些船只静静地停在海上好长时间不动,这些船只大部分都是在进行海底打捞作业,但他们是否合法还难以判断。
那么,这批海底宝藏是否有可能由个人或民间组织出资购买?
对此,何戍中说,国家赞成个人购买海外文物,可以成为个人财产,但如果购买后要拍卖或出境,必须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如果属于不得出境的文物,也不能进行自由买卖。
不久前,国内有消息称,一位47岁的德国人从东南亚海域打捞出一批价值连城的中国沉船珍宝,转眼间变成拥有数百万美元的超级暴发户。经过调查后得知,这批价值连城的中国珍宝早在1998年就已经打捞上岸,2002年中国方面就有了竞购这批宝物的想法,一些文物专家也曾提出“非常希望国家出资买下这批文物,建立一个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想法 。直至今日,国内尚未有任何一家博物馆购得这批珍宝。
这批“中国沉船珍宝”是否属于起源于中国的文物?外国人打捞出来的文物所有权究竟归属于哪一方?国家是否会为其支付巨额账单将其购买回国?对此,记者走访了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
关键词:珍宝
德国人打捞出价值连城的中国沉船珍宝
记者联系发表这则消息的上海《新闻晨报》记者后得知,消息起源于2004年4月14日,英国综合性大报《独立报》发表长篇文章《1200年前的沉船宝藏告诉你一个未被探触过的中国》。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传奇故事:一位47岁的德国人从东南亚海域打捞出一批价值连城的中国沉船珍宝,转眼间变成拥有数百万美元的超级暴发户。
这位名叫沃特法的德国人原先只是德国一家水泥厂的老板,他开办的水泥厂有不少印尼工人。那一年,一名印尼雇员向他讲述了在自己家乡关于中国古代沉船宝藏的传言,在这个雇员的家乡勿里洞岛———一个位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之间的岛屿,有大量神秘的宝藏隐匿在这个清澈澄明、暗礁散布的水域间。
1997年,沃特法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发现了第一艘载满宝藏的古沉船———鹰潭号沉船(音译)。这是艘装运14世纪中国明朝宝物的沉船,里面的宝物丰富多样:有中国的,爪哇的,还有波斯的。
1998年,沃特法又发现了第二艘古沉船———马热尼号沉船(音译)。这艘沉船同样和中国有关,里面载有11世纪宋朝的宝物,而其中还有一个如火器般大的小火炮,这个小火炮的发现意味着,此前人们一直认为的小火炮是14世纪后才出现的观点是错误的。
同年,沃特法再次发现了沉船———“黑石号”沉船,这是一艘载有9世纪中晚唐宝物的沉船。
这艘沉船的发现立即引来了文物界的关注,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张浦生教授说:“‘黑石号’是个罕见的宝库,其中的宝藏内涵丰富,数量庞大,保存完整。”
关键词:三亿
三艘沉船宝藏开价达三亿元人民币
“黑石号”沉船中数量最大的是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包括唐代青花花绘盘、邢窑碟子、唐三彩、越窑秘色瓷以及长沙窑。其中最多的是湖南的长沙窑瓷器,有5000多件,而最名贵的则是3件青花瓷,它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
据《新闻晨报》记者介绍,在2002年召开的“古陶瓷研究会”上,当时一名参与水下考古的台湾女士将“黑石号”的发现告诉了与会人士。
由于“黑石号”沉船宝藏巨大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国内一些城市陆续表达购买意向,国外的新加坡、卡塔尔、日本也有此意。
但时至今日,并未有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家博物馆购得这批宝物。
这艘沉船的全部宝藏开价达40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这一高价正是各大城市与博物馆对这批宝物“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方还提出“宝藏必须整体购买”。
“‘黑石号’上的文物不能部分购买,但整体价格太高,湖南博物馆的经济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博物馆暂时不考虑购买这批文物了。”湖南省博物馆李副馆长在接受采访时说。
据悉,“黑石号”上载有大量珍贵的长沙窑瓷器。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研究人员张先生告诉记者,“黑石号”上的长沙窑瓷器,品种相当丰富,由于这些瓷器当初是要出口到国外,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在中国都没有出现过。
在谈到这一近乎天文数字的开价时,沃特法太太解释说:“为了挖掘和保存这批文物,我们的花费也是巨大的。”
现在,这批价值连城的宝藏仍保存在新西兰一个飞机棚内。据了解,放置这些无价之宝的储备库高达15英尺,安全措施十分严密。
关键词:所有权
需先考证这批宝藏是起源于中国还是所有权归中国
“关于这批沉船宝藏的新闻,我已经从网上看到了,但是目前宝藏拥有者的合法性还很难说。”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处何戍中处长告诉记者。
“我们目前需要先考证这批宝藏是起源于中国还是所有权归中国,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法律概念。如果我们判定宝藏确实是起源于中国,那么也可以称为中国的文物,文物本身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化起源等很多学术研究,但对一件文物的所有权判断涉及到许多国内以及国际上的法律、法规、公约。”
“判断文物的所有权不是简单地说文物在哪个地方就属于哪个国家,比如,大英博物馆里保存着中国很多的历代文物,在这些文物的介绍中会看到它们起源于中国,但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无法再将这些文物运回中国,一些国家也曾经通过外交手段向大英博物馆要回本国的文物,但都未能如愿。”何戍中说。
“从海底打捞出来的文物首先要准确判断文物所处的海域位置,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领海海域以及大陆架,这些在国际公约中都有很详细的规定,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在海上或公海海域打捞出文物后,就可以归自己所有。”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彭馨说。
关键词:合法
国家必须购买合法的海外文物
关于国家是否有可能购买这批海底文物,何戍中说,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向谁购买,把钱交给谁?
记者了解到,沃特法在新西兰的海底探索公司在打捞这批海底宝藏时曾和印尼政府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宝藏拍卖所得必须和印尼政府分享,而目前具体方案并未处理好,这也是宝藏迟迟没有卖掉的原因之一。
何戍中说,购买一件在海外的中国文物,不像普通做买卖那样简单,首先要看文物的拥有者对文物所有权是否合法,其次要对文物本身的价值作出判断,是否能代表国家一段历史的见证。
如果能满足这些要求,国家文物局会向国家申请资金收购文物。一些博物馆可能有意收购海外文物,但绝对不能忽视文物的合法性,一旦收购一些来历不明的文物,很容易造成好心办错事。
虽然现在国外有许多著名的拍卖行拍卖文物,但很难保证这些拍卖行拍卖的文物完全合法。
何戍中说,据了解,国际刑警组织通过卫星监控发现在一些海域上,经常有一些船只静静地停在海上好长时间不动,这些船只大部分都是在进行海底打捞作业,但他们是否合法还难以判断。
那么,这批海底宝藏是否有可能由个人或民间组织出资购买?
对此,何戍中说,国家赞成个人购买海外文物,可以成为个人财产,但如果购买后要拍卖或出境,必须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如果属于不得出境的文物,也不能进行自由买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梵克雅宝典藏臻品相隔10年再来沪:在时间、2022-07-09
- 雅昌专稿 | 满足你的“收藏瘾”:阿里资产“2022-05-12
- 雅昌快讯|拍卖史上最硕大的艳彩蓝钻4.5亿港2022-04-27
- 聘用三位中层管理人员 北京保利拍卖首次面向2022-04-12
- 雅昌快讯 | 于文浩出任苏富比珠宝及钟表亚洲2022-01-21
- 中国嘉德拍卖 | 珠宝设计师郑莎:从这里你可2022-01-17
- 雅昌专稿 | 章藻藻:从传承到创作,我把灵魂2021-12-28
- 2021年佳士得亚洲十大拍品回顾2021-12-17
- 拍卖场上的品牌珠宝丨中国嘉德2021秋拍2021-12-01
- 拍卖前瞻丨北京保利珠宝钟表尚品部五大品类2021-12-0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