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世纪末的迁徙:从圆明园到北京“东村”宋庄乡
2004-05-05 15:24:03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
A-
A+
当年艺术家出于自由倾向和现代意识,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京郊的圆明园聚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村落,确立了艺术家的一种新型生存方式。事过境迁,圆明园画家村已经不复存在,在北京东郊的宋庄乡双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村落,从位置上来看,它就是北京的“东村”。值得注意的是圆明园的艺术家大部分都搬到了这里,这种迁徙到底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恐怕很难解答,不过,本站搜集了一些图片与文字,或许可以勾勒出圆明园画家村和北京“东村”的一些轮廊。
老栗说东村
从北京大北窑坐开往河北燕郊市的930路汽车,中途停宋庄,在宋庄乡小堡村,栗宪庭、方力均、刘炜等人就住在这里,这里还住着陈光武、杨少斌等画家,在小堡村周围的其他村子里也住着100多位画家,而整个宋庄乡则有200来位艺术家,这使得这个地方成了名幅其实的东村。何至如此呢?老栗(栗宪庭,圈内人都这么叫他)说:“我们最早选定的是小堡村,它属于宋庄乡,后来画家集中的这些村子,也都属于宋庄乡。小堡村这个地方是张惠平我的,张惠平的学生是这个村子的,这个学生的父亲曾经当过这个村的村干部,他带我们去看这个村子。那时候还没有这种大家到乡村去买房子的风气,当时我们看到这种房子都比较激动。小堡村特别的地方就是家家院子很大,大家看中了这个。当时圆明园还没有解散,这是93年的秋冬之间。”通县离建国门是14公里。我从家(后海)打过一次车到小堡村,不到50公里。”
圆明园艺术家村是1995年10月底解散的,从老栗对宋庄乡人员构成情况的介绍中,大致能寻到当年圆明国画家们的踪影——“张惠平、方力钧、岳敏君、刘炜、杨少斌我们第一批算6个人,我们进来以后,很多人就进来了,陆陆续续来买 房,现在小堡村大概有30多人。还有人要过来,但后来小堡村就不让卖了,他们就去周围买,大兴庄、辛店、喇嘛庄、小杨庄、六合,据说有200人左右。后来来了很多美院的进修生,这就很像圆明园了,很多学生来北京进修,毕业以后就不走。从圆明园来的人很多,王秋人在小堡,魏林在辛店,鹿林在宋庄镇。田彬在喇嘛庄,田彬是当年第一个去圆明园艺术家村即圆明园福缘门一带的人。伊灵倒是不在宋庄乡,伊灵、张洪波、肖国宣、李新辉、黑月,还有徐一晖、徐若涛、魏野,他们都在通县县城的滨河小区。这是又一轮,围绕在小堡的周围,大兴庄、辛店等是一批,在通州城里的是第二批,因为小堡有人嫌远,县城交通方便一点。等于圆明园的艺术家基本上都到东边来了。集中到东边来,这跟我们选择了小堡有关系,大家都往这儿集中,喜欢凑热闹,喜欢串门,小堡这儿有这么多人,他们想离这儿近一点。当然圆明园艺术家也有到别处的,北京的北边还有几个村子,比如刘彦,现在昌平小汤山。这边的人员构成主要还是画家。龙王庄那儿有个女孩,搞摇滚的,从广东来,叫阿涛。宋庄镇上有一批搞电影的,导演、演员都有。这里主要还是画家来,因为画家有个特点,他需要比较大的空间,在城里,你找不到而且租不起太大的空间,所以只能往外走,走远一点,这里跟圆明园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尽管聚集了比圆明园更多的人,但是大家互相见不到面,因为在村子住很分散。圆明园那时大家都每天在街上逛,谁都能看见谁,现在谁都看不见谁。现在比较好,现在很正常,不像圆明园那样,大家闹哄哄的,好像是件什么事儿。现在大家买了房,很安定。”
很明显,老栗更赞同宋庄乡画家的生活状况。近几年里,他在国内做的一些展览(“艳俗”、“酚苯乙烯”),其中的参展者大多来自宋庄乡。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在99位全世界受邀艺术家中,中国有20位。“这次展览,宋庄乡去了3个人,方力钧、杨少斌和岳敏君,通县的王晋也去了,”老栗说,“像方力钧、刘炜、岳敏君、杨少斌这一拨人已经功成名就,从将来历史的角度看,他们应该算当代艺术家里面重量级的人物,他们标志着很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西方都把方力钧与巴塞里兹放在一起展览,巴塞里兹是大师级的人物。中国在国际上最具有明星地位的艺术家就是方力钧。去年(1998年),西方一个很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回顾一百年,全是大师,那次画册的封面用的是方力钧的画。方力钧的画,现在还未画完的都已经被订购了,那些重要的博物馆、收藏家都必需要有他的画。现 在谈到中国当代艺术,没有办法绕过他们,包括现在新起的徐一晖、胡向东、王庆松,都没有办法绕过。”
作为大陆当代艺术批评家,老栗对 宋庄艺术家的最新艺术格外关注,他注意到方力钧的画风到宋庄后变过一次,“以前方力钧的画很泼皮,到了宋庄后,突然画那种蓝调子的东西,像潜泳一样,表面非常沉静,但是潜藏着一种危险的感觉。这种变化可能是整个社会背景变了,和生活安定了也有关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背景提供给大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那个时候是泼皮的,现在完全是正常平静的生活,但这里面实际上平静里有不平静,他找到了这样一种表现方法。刘炜到了这里以后,也突然画出了一种比较极端的东西,这种特别的风格的形成也是在宋庄。他画的狗啊小孩,像垃圾一样,他今年年底会参加一个国际上非常重要的展览,《时代转折》。这个展览我也是策划人之一’一共33个策划人,都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博物馆馆长和策划人。这个展览是全世界巡回,第一站是在波恩艺术博物馆。杨少斌也是到了宋庄以后成熟的,他的风格以前是学点刘炜,但是没有刘炜那么有才气,画得那么泼皮。但他在前年,画风突然转了,进步真是够快的,画那种暴力化语言的东西,画得很不错,他的画里撕咬、打架、暴力化,这实际上跟这么多年来非常暴力化的背景是有关系的。徐一晖 能代表90年代的另外一种思潮,艳俗艺 术,徐一晖是艳俗艺术主要的创始人之一。这种艺术他最早做,而且做得比较成功,他的第一次作品就参加了里昂双年 展,里昂双年展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重要 的双年展,仅次于威尼斯、卡塞尔和圣保罗这三个展览。那一期双年展的策划人,就是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划人,叫哈洛德·史泽曼。胡向东用两年时间做大白菜,花了2万多块钱,最后做出了10棵白菜,他不断实验,本身材料还不太熟悉,很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他想做得很透明,但一透明就做不大。他用高分子材料做,温度很高,不能迅速冷却的话‘就会烧糊了,他不断去找专家咨询,花了两年时间就做了10棵白菜。胡向东今年11月要去参加一个荷兰的展览,展览的名字叫《思想食品》,也是被看好的一个艺术家。王庆松去年参加了第一次台北国际双年展。”
老栗说东村
从北京大北窑坐开往河北燕郊市的930路汽车,中途停宋庄,在宋庄乡小堡村,栗宪庭、方力均、刘炜等人就住在这里,这里还住着陈光武、杨少斌等画家,在小堡村周围的其他村子里也住着100多位画家,而整个宋庄乡则有200来位艺术家,这使得这个地方成了名幅其实的东村。何至如此呢?老栗(栗宪庭,圈内人都这么叫他)说:“我们最早选定的是小堡村,它属于宋庄乡,后来画家集中的这些村子,也都属于宋庄乡。小堡村这个地方是张惠平我的,张惠平的学生是这个村子的,这个学生的父亲曾经当过这个村的村干部,他带我们去看这个村子。那时候还没有这种大家到乡村去买房子的风气,当时我们看到这种房子都比较激动。小堡村特别的地方就是家家院子很大,大家看中了这个。当时圆明园还没有解散,这是93年的秋冬之间。”通县离建国门是14公里。我从家(后海)打过一次车到小堡村,不到50公里。”
圆明园艺术家村是1995年10月底解散的,从老栗对宋庄乡人员构成情况的介绍中,大致能寻到当年圆明国画家们的踪影——“张惠平、方力钧、岳敏君、刘炜、杨少斌我们第一批算6个人,我们进来以后,很多人就进来了,陆陆续续来买 房,现在小堡村大概有30多人。还有人要过来,但后来小堡村就不让卖了,他们就去周围买,大兴庄、辛店、喇嘛庄、小杨庄、六合,据说有200人左右。后来来了很多美院的进修生,这就很像圆明园了,很多学生来北京进修,毕业以后就不走。从圆明园来的人很多,王秋人在小堡,魏林在辛店,鹿林在宋庄镇。田彬在喇嘛庄,田彬是当年第一个去圆明园艺术家村即圆明园福缘门一带的人。伊灵倒是不在宋庄乡,伊灵、张洪波、肖国宣、李新辉、黑月,还有徐一晖、徐若涛、魏野,他们都在通县县城的滨河小区。这是又一轮,围绕在小堡的周围,大兴庄、辛店等是一批,在通州城里的是第二批,因为小堡有人嫌远,县城交通方便一点。等于圆明园的艺术家基本上都到东边来了。集中到东边来,这跟我们选择了小堡有关系,大家都往这儿集中,喜欢凑热闹,喜欢串门,小堡这儿有这么多人,他们想离这儿近一点。当然圆明园艺术家也有到别处的,北京的北边还有几个村子,比如刘彦,现在昌平小汤山。这边的人员构成主要还是画家。龙王庄那儿有个女孩,搞摇滚的,从广东来,叫阿涛。宋庄镇上有一批搞电影的,导演、演员都有。这里主要还是画家来,因为画家有个特点,他需要比较大的空间,在城里,你找不到而且租不起太大的空间,所以只能往外走,走远一点,这里跟圆明园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尽管聚集了比圆明园更多的人,但是大家互相见不到面,因为在村子住很分散。圆明园那时大家都每天在街上逛,谁都能看见谁,现在谁都看不见谁。现在比较好,现在很正常,不像圆明园那样,大家闹哄哄的,好像是件什么事儿。现在大家买了房,很安定。”
很明显,老栗更赞同宋庄乡画家的生活状况。近几年里,他在国内做的一些展览(“艳俗”、“酚苯乙烯”),其中的参展者大多来自宋庄乡。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在99位全世界受邀艺术家中,中国有20位。“这次展览,宋庄乡去了3个人,方力钧、杨少斌和岳敏君,通县的王晋也去了,”老栗说,“像方力钧、刘炜、岳敏君、杨少斌这一拨人已经功成名就,从将来历史的角度看,他们应该算当代艺术家里面重量级的人物,他们标志着很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西方都把方力钧与巴塞里兹放在一起展览,巴塞里兹是大师级的人物。中国在国际上最具有明星地位的艺术家就是方力钧。去年(1998年),西方一个很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回顾一百年,全是大师,那次画册的封面用的是方力钧的画。方力钧的画,现在还未画完的都已经被订购了,那些重要的博物馆、收藏家都必需要有他的画。现 在谈到中国当代艺术,没有办法绕过他们,包括现在新起的徐一晖、胡向东、王庆松,都没有办法绕过。”
作为大陆当代艺术批评家,老栗对 宋庄艺术家的最新艺术格外关注,他注意到方力钧的画风到宋庄后变过一次,“以前方力钧的画很泼皮,到了宋庄后,突然画那种蓝调子的东西,像潜泳一样,表面非常沉静,但是潜藏着一种危险的感觉。这种变化可能是整个社会背景变了,和生活安定了也有关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背景提供给大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那个时候是泼皮的,现在完全是正常平静的生活,但这里面实际上平静里有不平静,他找到了这样一种表现方法。刘炜到了这里以后,也突然画出了一种比较极端的东西,这种特别的风格的形成也是在宋庄。他画的狗啊小孩,像垃圾一样,他今年年底会参加一个国际上非常重要的展览,《时代转折》。这个展览我也是策划人之一’一共33个策划人,都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博物馆馆长和策划人。这个展览是全世界巡回,第一站是在波恩艺术博物馆。杨少斌也是到了宋庄以后成熟的,他的风格以前是学点刘炜,但是没有刘炜那么有才气,画得那么泼皮。但他在前年,画风突然转了,进步真是够快的,画那种暴力化语言的东西,画得很不错,他的画里撕咬、打架、暴力化,这实际上跟这么多年来非常暴力化的背景是有关系的。徐一晖 能代表90年代的另外一种思潮,艳俗艺 术,徐一晖是艳俗艺术主要的创始人之一。这种艺术他最早做,而且做得比较成功,他的第一次作品就参加了里昂双年 展,里昂双年展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重要 的双年展,仅次于威尼斯、卡塞尔和圣保罗这三个展览。那一期双年展的策划人,就是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划人,叫哈洛德·史泽曼。胡向东用两年时间做大白菜,花了2万多块钱,最后做出了10棵白菜,他不断实验,本身材料还不太熟悉,很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他想做得很透明,但一透明就做不大。他用高分子材料做,温度很高,不能迅速冷却的话‘就会烧糊了,他不断去找专家咨询,花了两年时间就做了10棵白菜。胡向东今年11月要去参加一个荷兰的展览,展览的名字叫《思想食品》,也是被看好的一个艺术家。王庆松去年参加了第一次台北国际双年展。”
推荐关键字:当代艺术在中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柏林中画廊2013年度项目强调“在”的存在2012-11-30
- 北京宋庄的艺术家,生活在别处2001-07-11
- 那片灰暗厂房——见证北京798前世今生2004-05-17
- 在边缘上行走,在背弃中回归——另一只眼看2004-09-28
- 北京十年——芬·马六明2004-12-18
- 徐勇:北京798俗了?2004-12-26
- 北京“798”:站在命运十字路口的当代艺术区2005-01-01
- 北京,容不下一个艺术区吗2005-01-26
- 圆明园画家村2005-06-11
- “北京东村”2005-06-1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