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答记者问——盛 扬

2004-03-25 15:09:12来源:“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公室秘书组
A- A+
  本刊记者:在国际文化生活中,“双年展”这个称谓已经约定俗成地具有标示“前卫艺术”的特指涵义,北京举办的双年展,如何与西方流行的具有“前卫艺术”特义的双年展相区别?国内此前有些双年展曾被国人批评为“西方双年展在中国的摊位”,北京双年展如何避免此类批评?
  
  盛 扬:国外的一些双年展,我很赞赏他们把这个平台主要提供给艺术界的新人,青年人来展示他们的才华,这在艺术的发展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不管是策展人的意志还是约定俗成标示“前卫艺术”为双年展的主体,这些都与西方文化发展的某些因素相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现象。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极大的丰富性,而不盲目崇拜、追随、模仿某种思潮、某种观念,甚或某种样式,而能立足于自己最熟悉的土壤,放眼于辽阔的世界,定能在艺术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多方面地丰富发展人类的文化。

  本刊记者:西方流行的双年展,届届都标榜“创新”,这次北京双年展的主题也是“创新”,请问,我们提倡的创新与西方流行的双年展所主张的“创新”有什么区别?
  
  盛 扬:有出息的艺术家总是在不断探索,力求以自己的新颖的作品去适应、满足、升华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需要艺术家和人民深入地沟通,艺术家从人民那里丰富自己,艺术家的独特新异才能得到人民的共鸣和喜爱。从而才能提高人民,这种创新才是有价值的。从而不是那种艺术家的极端的自我表现、 自我宣泄、自我陶醉的“创新”。
  
  本刊记者:东西方美术在艺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是世人共知的不争事实。西方的双年展很容易操作,按照—个或几个策展人的特定“前卫理念”来选择作品,符合他们标准的就要,不符合他们标准的就不要,因此,他门的双年展在总体面貌上是基本统—的,是明确的西方价值取向。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的工作任务恐怕要比他门困难得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块,我们将用什么标准来协调、营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总体面貌和价值取向?
  
  盛 扬:这些年来,策展人在我国也逐渐兴起,这也是一种艺术活动方式。最好策展人也多种多样,各自去推他的所好,他的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全局性的展览,对策展人的要求就有所有同了。他不能以个人所好的某个学派,某种风格,某种倾向作为策展的指导思想,他应站在艺术总体发展的高度,即站在艺术本质的高度,站在艺术的广泛性的高度,站在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高度来策划展览。
  
  本刊记者: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正式宣传册上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美术不可甘居边缘,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在世界范围内体现前进方向的代表性。”在这次北京双年展中,我们将如何具体地体现这种先进的“代表性”?
  
  盛 扬:我们之所以要举办国际双年展,我理解在美术的范畴内,我们也是主张吸取全人类(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在美术上的一切优秀的、先进的、健康的东西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地发展我国的美术。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世界美术大交流、大碰撞、大融汇中,我们不仅要拿出我们优秀作品去交流,去弘扬,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优秀的,先进的、健康的作品汇集于我们主办的双年展展出,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坚持下去,逐渐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有别于其它双年展的价值所在。
  
  本刊记者:作为第一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一名策划委员,你最希望这次展览结束后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什么样的最好评价?
  
  盛 扬:这次双年展,如果能在诸多的双年展中,不仅继承维护国际双年展主要是造就青年人,推进艺术最新发展的性质,还能突破西方价值取向的特定的“前卫理念”的垄断,而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上推动艺术的新发展,这就很有意义了。

  来源: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公室秘书组


推荐关键字:北京双年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