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答记者问——盛 扬
2004-03-25 15:09:12来源:“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公室秘书组
A-
A+
本刊记者:在国际文化生活中,“双年展”这个称谓已经约定俗成地具有标示“前卫艺术”的特指涵义,北京举办的双年展,如何与西方流行的具有“前卫艺术”特义的双年展相区别?国内此前有些双年展曾被国人批评为“西方双年展在中国的摊位”,北京双年展如何避免此类批评?
盛 扬:国外的一些双年展,我很赞赏他们把这个平台主要提供给艺术界的新人,青年人来展示他们的才华,这在艺术的发展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不管是策展人的意志还是约定俗成标示“前卫艺术”为双年展的主体,这些都与西方文化发展的某些因素相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现象。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极大的丰富性,而不盲目崇拜、追随、模仿某种思潮、某种观念,甚或某种样式,而能立足于自己最熟悉的土壤,放眼于辽阔的世界,定能在艺术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多方面地丰富发展人类的文化。
本刊记者:西方流行的双年展,届届都标榜“创新”,这次北京双年展的主题也是“创新”,请问,我们提倡的创新与西方流行的双年展所主张的“创新”有什么区别?
盛 扬:有出息的艺术家总是在不断探索,力求以自己的新颖的作品去适应、满足、升华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需要艺术家和人民深入地沟通,艺术家从人民那里丰富自己,艺术家的独特新异才能得到人民的共鸣和喜爱。从而才能提高人民,这种创新才是有价值的。从而不是那种艺术家的极端的自我表现、 自我宣泄、自我陶醉的“创新”。
本刊记者:东西方美术在艺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是世人共知的不争事实。西方的双年展很容易操作,按照—个或几个策展人的特定“前卫理念”来选择作品,符合他们标准的就要,不符合他们标准的就不要,因此,他门的双年展在总体面貌上是基本统—的,是明确的西方价值取向。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的工作任务恐怕要比他门困难得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块,我们将用什么标准来协调、营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总体面貌和价值取向?
盛 扬:这些年来,策展人在我国也逐渐兴起,这也是一种艺术活动方式。最好策展人也多种多样,各自去推他的所好,他的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全局性的展览,对策展人的要求就有所有同了。他不能以个人所好的某个学派,某种风格,某种倾向作为策展的指导思想,他应站在艺术总体发展的高度,即站在艺术本质的高度,站在艺术的广泛性的高度,站在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高度来策划展览。
本刊记者: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正式宣传册上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美术不可甘居边缘,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在世界范围内体现前进方向的代表性。”在这次北京双年展中,我们将如何具体地体现这种先进的“代表性”?
盛 扬:我们之所以要举办国际双年展,我理解在美术的范畴内,我们也是主张吸取全人类(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在美术上的一切优秀的、先进的、健康的东西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地发展我国的美术。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世界美术大交流、大碰撞、大融汇中,我们不仅要拿出我们优秀作品去交流,去弘扬,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优秀的,先进的、健康的作品汇集于我们主办的双年展展出,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坚持下去,逐渐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有别于其它双年展的价值所在。
本刊记者:作为第一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一名策划委员,你最希望这次展览结束后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什么样的最好评价?
盛 扬:这次双年展,如果能在诸多的双年展中,不仅继承维护国际双年展主要是造就青年人,推进艺术最新发展的性质,还能突破西方价值取向的特定的“前卫理念”的垄断,而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上推动艺术的新发展,这就很有意义了。
来源: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公室秘书组
盛 扬:国外的一些双年展,我很赞赏他们把这个平台主要提供给艺术界的新人,青年人来展示他们的才华,这在艺术的发展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不管是策展人的意志还是约定俗成标示“前卫艺术”为双年展的主体,这些都与西方文化发展的某些因素相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现象。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极大的丰富性,而不盲目崇拜、追随、模仿某种思潮、某种观念,甚或某种样式,而能立足于自己最熟悉的土壤,放眼于辽阔的世界,定能在艺术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多方面地丰富发展人类的文化。
本刊记者:西方流行的双年展,届届都标榜“创新”,这次北京双年展的主题也是“创新”,请问,我们提倡的创新与西方流行的双年展所主张的“创新”有什么区别?
盛 扬:有出息的艺术家总是在不断探索,力求以自己的新颖的作品去适应、满足、升华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需要艺术家和人民深入地沟通,艺术家从人民那里丰富自己,艺术家的独特新异才能得到人民的共鸣和喜爱。从而才能提高人民,这种创新才是有价值的。从而不是那种艺术家的极端的自我表现、 自我宣泄、自我陶醉的“创新”。
本刊记者:东西方美术在艺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是世人共知的不争事实。西方的双年展很容易操作,按照—个或几个策展人的特定“前卫理念”来选择作品,符合他们标准的就要,不符合他们标准的就不要,因此,他门的双年展在总体面貌上是基本统—的,是明确的西方价值取向。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的工作任务恐怕要比他门困难得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块,我们将用什么标准来协调、营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总体面貌和价值取向?
盛 扬:这些年来,策展人在我国也逐渐兴起,这也是一种艺术活动方式。最好策展人也多种多样,各自去推他的所好,他的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全局性的展览,对策展人的要求就有所有同了。他不能以个人所好的某个学派,某种风格,某种倾向作为策展的指导思想,他应站在艺术总体发展的高度,即站在艺术本质的高度,站在艺术的广泛性的高度,站在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高度来策划展览。
本刊记者: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正式宣传册上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美术不可甘居边缘,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在世界范围内体现前进方向的代表性。”在这次北京双年展中,我们将如何具体地体现这种先进的“代表性”?
盛 扬:我们之所以要举办国际双年展,我理解在美术的范畴内,我们也是主张吸取全人类(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在美术上的一切优秀的、先进的、健康的东西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地发展我国的美术。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世界美术大交流、大碰撞、大融汇中,我们不仅要拿出我们优秀作品去交流,去弘扬,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优秀的,先进的、健康的作品汇集于我们主办的双年展展出,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坚持下去,逐渐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有别于其它双年展的价值所在。
本刊记者:作为第一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一名策划委员,你最希望这次展览结束后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什么样的最好评价?
盛 扬:这次双年展,如果能在诸多的双年展中,不仅继承维护国际双年展主要是造就青年人,推进艺术最新发展的性质,还能突破西方价值取向的特定的“前卫理念”的垄断,而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上推动艺术的新发展,这就很有意义了。
来源: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公室秘书组
推荐关键字:北京双年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从五个方面看北京双年展》2020-09-17
- 第七届北京双年展开幕倒计时预热帖点击率即2018-09-26
- “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第八届北京双年展2018-08-30
- 【艺术播报】北京双年展筹备正式启动 多彩2018-08-28
- 【艺术播报】北京双年展筹备正式启动 多彩2018-08-28
- 丝路精神的艺术表现 北京双年展亮出中国主张2017-11-30
- 第七届北京双年展筹备启动 邀请全球艺术家共2016-03-30
- 丝路与世界文明 第七届北京双年展发布主题2016-03-21
- “北京双年展应该让年轻艺术家来办”2011-06-30
- 第五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主题确定“未来与现实2011-06-2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