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答记者问——董小明

2004-03-25 15:07:39来源:“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公室秘书组
A- A+
  本刊记者:在国际文化生活中,“双年展”这个称谓已经约定俗成地具有标示“前卫艺术”的特指涵义,北京举办的双年展,如何与西方流行的具有“前卫艺术”特义的双年展相区别?国内此前有些双年展曾被国人批评为“西方双年展在中国的摊位”,北京双年展如何避免此类批评?
  
  董小明:东方文明古国、社会主义的现代中国,举办国际双年展,本身就对当今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世界美术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北京双年展”的主题——创新:当代性和地域性,已经传达了主办者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文化应该既具时代气息又保持民族特色,多元发展的主张。加以明确的宗旨和文化策略、集体策展人制度、对国内外参展者和作品的特邀和遴选,已足以保证本届双年展不会是一场“西方艺术的‘模仿秀’”或者是“西方双年展在中国的摊位”。
  
  本刊记者:西方流行的双年展,届届都标榜“创新”,这次北京双年展的主题也是“创新”,请问,我们提倡的创新与西方流行的双年展所主张的“创新”有什么区别?
  
  董小明:创新,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也是古今中外艺术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诚然,身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进程的艺术家追求的创新,其内涵和标准也不尽相同。“北京双年展”的策划,不设单一标准为障碍,保证了不同创新理念多样性的展示和交流。历经20余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革,也激活了中国艺术家胸中巨大的创造力量和创新精神。今天,他们正以前无古人的热情向世界表述自己新鲜的思想,释放自己无穷的能量。相信“北京双年展”也将显明地体现当代中国美术的创新理念。
  
  本刊记者:东西方美术在艺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是世人共知的不争事实。西方的双年展很容易操作,按照—个或几个策展人的特定“前卫理念”来选择作品,符合他们标准的就要,不符合他们标准的就不要,因此,他门的双年展在总体面貌上是基本统—的,是明确的西方价值取向。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的工作任务恐怕要比他门困难得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块,我们将用什么标准来协调、营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总体面貌和价值取向?
  
  董小明:我一直主张积极的对话是面对东西方艺术差异的最好选择。我认为,“北京双年展”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营造了一个当代中国美术与世界对话的平台。有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参与,确定了这场对话的广泛性和全方位;作为主办国,人数众多的中国艺术家参展,再配合作为外围展的中国画、油画、雕塑、壁画、水彩、版画等项大展,可以最充分地展示当今中国美术的总体面貌,表达中国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不担心“北京双年展”能否具有“中国特色”和有别于诸多国际双年展的独特的价值取向;我更热切地期待中国的艺术家能为双年展奉献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在我们自己营造的平台上,最精湛地阐释、成功地表现展览主题的意义,使当代中国艺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当然,作为国际性展览,我们也希望参展的外国作品不是平庸之作,而能够较全面地展示当代国际艺术的最新成果,能够积极地围绕展览的主题,体现不同文化的各自精彩。为此,需要双年展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的哲思、睿智、韬略和努力的工作。我祈望“北京双年展”将是一次成功的对话,将使中国美术迈出走进当代、走向世界的历史性的步伐。
  
  本刊记者: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正式宣传册上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美术不可甘居边缘,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在世界范围内体现前进方向的代表性。”在这次北京双年展中,我们将如何具体地体现这种先进的“代表性”?
  
  董小明:我只想说,对此我充满了信心。上面谈到的几个问题,都涉及了本届双年展对实现这一目标的高度认知和身体力行。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是先进的,希望当代中国美术家的劳动与创造,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有益的贡献。
  
  本刊记者:作为第一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一名策划委员,你最希望这次展览结束后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什么样的最好评价?
  
  董小明:举办“北京双年展”的意义还在于,这是中国美术事业的一次重大的改革。加入WTO,最大的作用在于加快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举办国际双年展,引发了对我国相当长时期以来比较单一的美术展览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建立更适应今天中国美术发展,能与世界交流的展览体制和先进科学的运作机制。西方双年展,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其游戏规则不能照搬。但是一些著名国际双年展力求代表当代艺术发展方向、引领潮流、推出新人的特色和功能,给我们以启示,其先进的展览模式和卓有成效的运作方式,对于我国展览体制的改革,亦多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展览体制的改革,将进一步解放美术创作的生产力,解放思想,带来艺术的创新。我们应该以中国美术事业改革者的姿态,举办双年展,使之比现有的各类美术展览形式更具推陈出新的活力,更充分地体现当代中国美术的创造精神和成果,更有力地推动当代中国美术沿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健康成长。改革和创新,将是“北京双年展”留给中国美术史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来源: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公室秘书组


推荐关键字:北京双年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