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法华媒体说法中文化年意义远超出法中两国边界

2003-10-07 11:18:37来源:中国新闻网
A- A+
  法国《欧洲时报》今天发表社论说,为法华人士期盼已久的“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六日正式拉开帷幕。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巨人,将用近两年的时间穿梭法兰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展开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传教”之旅,她所到之处,将向欧洲大陆开启一扇朱红色的“中国门”。

  社论说,法国与中国,这两个文化大国的文化交流可谓源远流长。两个多世纪以来,逐渐形成各自成为欧、亚二个大陆之文化中心的态势。正是这种态势,以及近二十年来空前发展的法中友好关系,促成了法、中互办文化年,这一前所未有的文化盛举。此举表现了两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单边主义盛行的今天,对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的共同愿望,堪称关注人类明天生存状态的攸攸大事。从这一点上看,法中文化年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两国的边界。

  “中国文化年”在有世界文化中心之称的法国开幕,对于世界深入了解当今中国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中国文化年的开幕,也标志着良好的法中全面伙伴关系再度升温,给今后全方位的交流添了一把有后劲的干柴。

  社论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奇迹般的经济腾飞。中国正在形成某种新的生活方式,某种独特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而这种独特的文化,却是远不如经济奇迹那样为西方人所瞩目与熟知的。

  中国今天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使西方人对“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观众们只要将“孔子文化展”与“生活艺术展”联系在一起静观,就会发现,当今中国人热衷的“中国特色”,并不自今日始。中国哲学的“变通”观念,可谓从古至今,一脉相通。面对一个极端主义的世界,儒家的“中庸”就是一种“变通”;面对印度佛教,中国禅宗将“孝”纳入教义,则是一种“中国特色”;同样,当今中国奉行“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这种“中国特色”在当代的延续。只有理解,才能消除歧见,只有文化的浸润,最有助于理解。在这次遍及法国各地的“中国文化之旅”中,希望欧洲朋友都能得其门而入,真正走近中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