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公告
2001-12-17 14:46:25来源:成都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
A-
A+
“成都双年展”是继“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之后,由成都现代艺术馆独立出资主办的又一重大艺术活动,也是继“上海双年展”之后在中国西部地区举办的大型艺术双年展。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主要关注本土架上艺术。展览邀请海内外中国艺术家120名。成都双年展主题命名为“样板·架上”,展览强调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现状、生态,呈现的架上绘画、雕塑的探索成就,并且以开放姿态吸取部分架上的摄影、装置、VIDEO以及针对架上观念所作的作品参展,希望进一步探索本土架上艺术在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发展可能性,同时讨论平面创作的材料意义,力求突破所谓“架上”与“架下”的传统概念,也挑战传统样板时代标准,面对当代各种观念形态的多元并存,在反对一元化样板模式中探索新兴艺术标准,新时代艺术的代表性,和突出的艺术现象,建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空间、新景观和新的艺术生态。
作为“第一届成都双年展”的组成部分,“全国美术学院学生新人特展”特别面向全国的美术学院遴选出24位优秀学生参加。配合本届双年展“样板·架上”的主题和全国美术学院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中的具体情况,主题命名为“走向综合”。在中国美术的现实中,优秀的艺术家大都出身或身在美术学院,美术学院不但担当了艺术教育的职责,培养、造就着新的人才,而且还引领了艺术潮流的演绎、变化。所以,本届双年展把全国美术学院优秀学生和优秀作品纳入其视野和范围,表现当下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作品的材料、技法和形态上朝着超越原有画种界限的方向发展,具有的一种综合性发展趋势现状,表现新一代年青人在艺术思想和观念上的变化。
成都现代艺术馆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一楼展厅净高8米,二楼18米,中庭层高30米,全网架结构与飞碟式几何造型外观体现了现代建筑理念。艺术馆另设有精品陈列厅,陈列厅三面环绕16米高的巨型玻璃幕墙。成都现代艺术馆座落于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建筑群西区,与会展中心商业展馆、加州花园酒店相互贯通,拥有1.7万平方米露天展场,30个大中小型国际会议厅及学术讲演厅。本次展览特邀香港建筑师刘珩做展览的空间设计,对展览厅原空间做了重新构造。展览大致有四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博物馆空间,力图呈现一个类似博物馆的展出空间;与之对抗的就是样板房空间,类似毛坯房的空间;在这两极之间有一个常规SHOW场空间和一个暂定的过渡空间。博物馆和常规SHOW场空间为博物馆式的展出和常规展出,样板房空间主要展出一些新媒材的作品,过渡空间主要展出一些架上绘画形式比较鲜活的作品。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展览委员会”由艺术委员会、策划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组成。展览委员会主席为成都现代艺术馆馆长邓鸿。
艺术委员会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范迪安、费大为、靳尚谊、郎绍君、刘勃舒、刘国松、罗中立、潘公凯、钱绍武、邵大箴、沈揆一、水天中、隋建国、王林、吴冠中、许江、张仃、张颂仁。
策划委员会委员:刘骁纯、顾振清、冯斌、黄效融。
策划委员会学术主持人:刘骁纯。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订于2001年12月15日晚20:00举行开幕式。展览时间:2001年12月15日——2002年1月15日。展览地点:中国成都现代艺术馆(四川省成都市沙湾路258号)。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为期2天的学术研讨会,日期为2001年12月16日至12月17日,将就两个议题展开讨论:①、世界当代语境中的中国架上艺术;②、多元艺术生态中的样板与标准。。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将印刷出版展览画册、导览册等。在展览后还将印刷出版文献集。
成都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主要关注本土架上艺术。展览邀请海内外中国艺术家120名。成都双年展主题命名为“样板·架上”,展览强调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现状、生态,呈现的架上绘画、雕塑的探索成就,并且以开放姿态吸取部分架上的摄影、装置、VIDEO以及针对架上观念所作的作品参展,希望进一步探索本土架上艺术在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发展可能性,同时讨论平面创作的材料意义,力求突破所谓“架上”与“架下”的传统概念,也挑战传统样板时代标准,面对当代各种观念形态的多元并存,在反对一元化样板模式中探索新兴艺术标准,新时代艺术的代表性,和突出的艺术现象,建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空间、新景观和新的艺术生态。
作为“第一届成都双年展”的组成部分,“全国美术学院学生新人特展”特别面向全国的美术学院遴选出24位优秀学生参加。配合本届双年展“样板·架上”的主题和全国美术学院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中的具体情况,主题命名为“走向综合”。在中国美术的现实中,优秀的艺术家大都出身或身在美术学院,美术学院不但担当了艺术教育的职责,培养、造就着新的人才,而且还引领了艺术潮流的演绎、变化。所以,本届双年展把全国美术学院优秀学生和优秀作品纳入其视野和范围,表现当下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作品的材料、技法和形态上朝着超越原有画种界限的方向发展,具有的一种综合性发展趋势现状,表现新一代年青人在艺术思想和观念上的变化。
成都现代艺术馆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一楼展厅净高8米,二楼18米,中庭层高30米,全网架结构与飞碟式几何造型外观体现了现代建筑理念。艺术馆另设有精品陈列厅,陈列厅三面环绕16米高的巨型玻璃幕墙。成都现代艺术馆座落于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建筑群西区,与会展中心商业展馆、加州花园酒店相互贯通,拥有1.7万平方米露天展场,30个大中小型国际会议厅及学术讲演厅。本次展览特邀香港建筑师刘珩做展览的空间设计,对展览厅原空间做了重新构造。展览大致有四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博物馆空间,力图呈现一个类似博物馆的展出空间;与之对抗的就是样板房空间,类似毛坯房的空间;在这两极之间有一个常规SHOW场空间和一个暂定的过渡空间。博物馆和常规SHOW场空间为博物馆式的展出和常规展出,样板房空间主要展出一些新媒材的作品,过渡空间主要展出一些架上绘画形式比较鲜活的作品。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展览委员会”由艺术委员会、策划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组成。展览委员会主席为成都现代艺术馆馆长邓鸿。
艺术委员会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范迪安、费大为、靳尚谊、郎绍君、刘勃舒、刘国松、罗中立、潘公凯、钱绍武、邵大箴、沈揆一、水天中、隋建国、王林、吴冠中、许江、张仃、张颂仁。
策划委员会委员:刘骁纯、顾振清、冯斌、黄效融。
策划委员会学术主持人:刘骁纯。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订于2001年12月15日晚20:00举行开幕式。展览时间:2001年12月15日——2002年1月15日。展览地点:中国成都现代艺术馆(四川省成都市沙湾路258号)。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为期2天的学术研讨会,日期为2001年12月16日至12月17日,将就两个议题展开讨论:①、世界当代语境中的中国架上艺术;②、多元艺术生态中的样板与标准。。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将印刷出版展览画册、导览册等。在展览后还将印刷出版文献集。
成都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
推荐关键字:成都双年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融”于艺术之都——2021成都双年展于今日2022-07-15
- 现场 | 艺术创新与城市创新:2021成都双年展2021-12-24
- 雅昌专稿|“未然共思”美术馆行业提供了怎2021-12-23
- 直播预告 | 2021成都双年展“未然共思:美术2021-12-18
- 现场|让艺术重回生活之中:“新现实中的艺2021-12-18
- 雅昌指数 | 月度(2021年11月)策展人影响力榜2021-12-01
- 现场 | 2021成都双年展:让艺术成为城市发展2021-11-08
- 观点|范迪安:以天府艺术公园为“体”,以2021-11-01
- 雅昌快讯|2021成都双年展特别邀请展|都市2021-11-08
- 艺术播报 | 全球艺场看上海、雅昌文化集团新2021-11-0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