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对传统水墨画语言基本程式的再认识
作者:韩国臻 1998-12-01 17:37:16来源:世艺网
A-
A+
中国画的水墨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艺术观有着天然的联系。古代艺术家历经千百年的实践与探索,使其在艺术行为、画材特质、形式原理、语言样式等方面力追中国古代美学内涵,成为中国视觉艺术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性格的成熟画种。
程式在水墨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是中同画独特的笔墨语言的形式基础。其形式原理的依据是由中国古代哲理浓缩而成的哲学符号。失去了程式,就无缘于中国画的笔墨。水墨艺术创造了程式,并通过艺术家对程式的再创造,实现对事物物理描绘性因素的弱化,进而强化非描绘因素--主观表现。"人品即画品",水墨艺术对作者人格的显现是通过能够表达特定情感的笔墨结构实现的。节奏是艺术语言的运动频率,也是艺术语言直接表达情感并引发情感反馈的重要因素,崇尚礼乐的古代文人,在视觉艺术领域,亦不放弃对音律表现力的追求。如同古诗词中将汉字的四声发音简化为"平、仄"二韵,并以此编排出绝句,律诗和多种词牌的格律程式一样。在水墨艺术中也创造了程式,其目的是为达到"写心"、"写意"的美学追求,通过自娱式的遣兴方式,便于使用笔墨编排视觉乐章。而古代文人通音律晓诗韵的艺术修养也可以在书画之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西洋传统绘画追求再现虚幻凝固的三维物理空间不同。"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对音乐的时间流动和节律特性的亲和。
在中国画中,最基本的程式是用笔程式产生的"一画"(石涛),即"一波三折"(黄宾虹)的书法用笔方法写出的线性笔触。这种特别的、具有"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回环顾视意味的笔触,体现了宇宙自然,生命运动、均衡辨证、周而复始的本质规律,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和全息特征。由其派生的多种技法程式(描法、皴法、点法)为笔墨语言的丰富性提供了多重组合的基础。是成就画面构成,进行重复、渐变、交替、转化的语言要素。为实现节律性的编排提供了方便。游动的线描笔触如同悠扬的管弦发出的奏鸣;密集排列的皴法又似弹拨乐器短音节重复的交响;而点、闿则如同打击乐器在乐章中的点缀,它们组成了水墨语言音乐般的律动。
技法程式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必然要经过艺术家的再创造。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空,都能使技法程式产生不同的个性色彩,同是在运笔施墨时,由于疾徐(速度)、提按(力度)、中偏(角度)、顺逆(向度)、浓淡(色度)、枯润(湿度)等因素的参与,发生更丰富的变化,形成更多层次的组合交响。
古代艺术家使用水墨语言在美术史上演奏了辉煌的乐章,这是程 式的功绩,而水墨艺术在历史上出现的停滞和衰败,也是程式的僵化 所致。程式的成与败,关键还是在于使用程式的人。
程式在水墨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是中同画独特的笔墨语言的形式基础。其形式原理的依据是由中国古代哲理浓缩而成的哲学符号。失去了程式,就无缘于中国画的笔墨。水墨艺术创造了程式,并通过艺术家对程式的再创造,实现对事物物理描绘性因素的弱化,进而强化非描绘因素--主观表现。"人品即画品",水墨艺术对作者人格的显现是通过能够表达特定情感的笔墨结构实现的。节奏是艺术语言的运动频率,也是艺术语言直接表达情感并引发情感反馈的重要因素,崇尚礼乐的古代文人,在视觉艺术领域,亦不放弃对音律表现力的追求。如同古诗词中将汉字的四声发音简化为"平、仄"二韵,并以此编排出绝句,律诗和多种词牌的格律程式一样。在水墨艺术中也创造了程式,其目的是为达到"写心"、"写意"的美学追求,通过自娱式的遣兴方式,便于使用笔墨编排视觉乐章。而古代文人通音律晓诗韵的艺术修养也可以在书画之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西洋传统绘画追求再现虚幻凝固的三维物理空间不同。"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对音乐的时间流动和节律特性的亲和。
在中国画中,最基本的程式是用笔程式产生的"一画"(石涛),即"一波三折"(黄宾虹)的书法用笔方法写出的线性笔触。这种特别的、具有"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回环顾视意味的笔触,体现了宇宙自然,生命运动、均衡辨证、周而复始的本质规律,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和全息特征。由其派生的多种技法程式(描法、皴法、点法)为笔墨语言的丰富性提供了多重组合的基础。是成就画面构成,进行重复、渐变、交替、转化的语言要素。为实现节律性的编排提供了方便。游动的线描笔触如同悠扬的管弦发出的奏鸣;密集排列的皴法又似弹拨乐器短音节重复的交响;而点、闿则如同打击乐器在乐章中的点缀,它们组成了水墨语言音乐般的律动。
技法程式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必然要经过艺术家的再创造。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空,都能使技法程式产生不同的个性色彩,同是在运笔施墨时,由于疾徐(速度)、提按(力度)、中偏(角度)、顺逆(向度)、浓淡(色度)、枯润(湿度)等因素的参与,发生更丰富的变化,形成更多层次的组合交响。
古代艺术家使用水墨语言在美术史上演奏了辉煌的乐章,这是程 式的功绩,而水墨艺术在历史上出现的停滞和衰败,也是程式的僵化 所致。程式的成与败,关键还是在于使用程式的人。
推荐关键字:深圳双年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快讯】第二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跨2017-10-20
- 【现场】“深双十年”论坛及回顾展:正从小2014-08-25
- 深圳双年展延伸至威尼斯2014-06-04
- 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意房?2012-01-17
- 砚边偶记1998-12-01
- 程式规范与造型结构1998-12-01
- 找回传统艺术的精神是水墨画家的至高追求1998-12-01
- 当今水墨画弊之我见1998-12-01
- 改革开放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记第1998-12-20
- 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章程2000-12-10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