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栗宪庭谈邓箭今作品

1996-11-20 14:47:41来源:《美术文献》
A- A+
  10月,《江苏画刊》发表栗宪庭的文章,题为:《不解之结--邓箭今作品及其他》,文章说:"不解之结"是我准备作展览用的一个标题,企图概括当代艺术中的一种话语现象,即作品无论画的是人还是画其他东西,艺术家在表现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疙里疙瘩的结状造型。比较著名的如天津的蔡锦,安徽的陈宇飞,四川的何森、赵能智,等等,还有广东的邓箭今

  邓箭今的自画像时期就已经显示了"结"般的笔触,1996年以来的作品尤其是《青春期》、《味道》、《梦幻的情歌》、《呼吸》等同期的作品,笔触过程所呈现的结状造型,成为作品话语的重要因素。自然,邓箭今作品话语的首要因素是他"画什么",男女性欲望中的人物动态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动态都很直接,如《一抹晚霞》《呼吸》《闪逝的风景》《梦幻的情歌》中的伸舌头的动态,《味道》中的闭眼张嘴和煽着鼻翼的动态,《青春期No.2》中近似手淫的动态等等。但这些动态都不是直接表现性,而是表现性的欲望,或者借性来表现某种内心的压抑。因为这些动态几乎都是单个人的私密状态下的动态,即使画的是两个人,也是一种压抑得无法接触的状态。人物动态的背景是邓箭今作品话语的第二个"画什么"因素,如《呼吸》背景中拥挤地露出水面的头,像缺氧的鱼。在这里作品被转换为一种意象话语,以拥挤和缺氧喻压抑的感觉。

  邓箭今作品话语的第三个因素即"怎么画",回到本文的重点--笔触的结,这是造型语言中最不可替代的因素,邓全部以疙里疙瘩的笔意画所有的形象,正是凭借疙里疙瘩与郁结的心情有一种通感,作者才可以通过疙里疙瘩的笔意表达出内心的郁结。中国传统文人画多用此法,这得益于书法美学的早熟。当然色彩也是一种话语因素,邓多用强烈的色彩,且很生、猛、焦,他用的都是忌讳的发"焦"的色彩,缺乏润泽以及透明度。表达出那种难言的被压抑而焦渴的欲望。
推荐关键字:墙美术馆 栗宪庭 邓箭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