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每年两次大拍中国现当代艺术品”

作者:李静 2006-04-03 15:02:36来源:四川美术学院
A- A+
  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集体登上国际拍卖市场,就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创造了十多个知名艺术家作品拍卖的世界最高价,为大量从未登上国际拍卖市场的艺术家谱写了市场纪录。负责此次拍卖的张晓明却告诉记者,她对此并不吃惊。
 
  早报记者:这次拍卖包含非常年轻的、从未拍卖过的艺术家作品。但另一方面,却没有见到一些如周铁海这样的知名艺术家作品。此番是怎样选择艺术家的?

  张晓明: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在第一次大规模推上国际市场时,重要的不仅是卖作品,我们希望可以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全貌,国际市场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尽可能不漏掉任何一个优秀艺术家。但由于只有6个月的准备时间,由画廊和收藏家等组成的市场本身有供需关系,有些我们非常愿意上拍的艺术家作品不一定就能拿得到。

  早报记者:瞿广慈上拍的是一件红卫兵的雕塑;罗氏兄弟的《欢迎世界名牌》系列拍得最高的是带有国家领导人形象的作品,在选择艺术家作品时是不是考虑到略带政治色彩的当代艺术更符合国际收藏家的中国想象?

  张晓明:有这种类型的作品上拍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关系,政治就是会从艺术中表现出来。选择瞿广慈的红卫兵只是因为我认为这件作品很有意思。

  早报记者:西方艺术家的上拍作品都由画廊代理,拍卖公司从画廊或藏家手中征集拍品。香港苏富比专家也表示,当代艺术专场的所有拍品都不是直接来自艺术家。但此次拍卖中,有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品来自艺术家本人,是“入乡随俗”,还是权宜之计?

  张晓明:中国艺术市场和国际不一样,拍卖是第一市场而不是第二市场,从艺术家手中直接征集作品太正常了。西方系统不一定就能在中国进行下去,中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先承认这个状况。仅仅上拍卖市场对艺术家来说没有意义,进不了博物馆还是不被认可。对于这一点,可能会有一个认识过程。我们希望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可以慢慢和国际接轨。

  早报记者:在香港苏富比已经进行了几场中国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但纽约的这次把很多艺术家的香港纪录远远甩开。

  张晓明:市场不同,时机不同,参与的收藏家也不一样。纽约的这次拍卖现场有两三百人参与,接到的电话委托有几十个,包括国际买家,更有来自中国的收藏家。

  早报记者:有没有什么令你吃惊的成绩?以后纽约苏富比对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怎么安排?

  张晓明:现场气氛非常好,从准备这场拍卖会、征集拍品到结束拍卖,应该说一切都是很平稳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积累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以后纽约每年会进行两次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规模拍卖。
推荐关键字:张晓明 拍卖行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