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张宗宪答客问
2006-03-23 09:32:00来源:四川美术学院
A-
A+
张宗宪先生是著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作为一个中国人,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收藏中国瓷器和中国字画,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内受到普遍敬重。他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对北京、上海几大艺术品拍卖公司也倾注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十余年来,张宗宪一直是中国几大拍卖公司春秋两季拍卖会的一号拍品的竞标者,这种热心的捧场,成为一道众所周知的景观。由此,研究中国当代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的历史,张宗宪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坐标。本月中旬,张宗宪先生选定上海作为他个人珍藏中国近代书画巡回展的首站,引起了专业圈和广大读者的关注。本刊为此作了独家专访,张宗宪先生愉快地回答了以下的问题。
问:张先生是中国瓷器的收藏家,什么时候和为什么开始收藏中国字画
答:收藏中国字画是听了一个台湾朋友的意见。这位朋友也是瓷器的收藏大家。他对我说,收了这么多年的瓷器,去故宫看看,还是没法比,再说瓷器都是成批烧制的,比如清三代的官窑,一烧就是上百个,同样的尺寸,同样的形制,同样的釉色,你有了,故宫也有,你没有,故宫还有很多。不如中国字画,每一幅都是两样的,有些奇品,还是画家偶然得之,好到他自己也重画不出。我觉得这意见有道理,在85年吧,开始收藏中国字画了,起初不懂,请博物馆专家还有馆外的专家,帮忙鉴定。一点一点收藏起来,现在看来,过去的藏品都已经换过了。当时十万元买来,后来三万元卖出的也不少,付学费。总之像读书一样,读到大学,大学毕业了,小学中学的书,没用了,也不留着了。
问:您收字画,为什么就收藏二十世纪的字画作品,而不收明清的,甚至更上些年纪的作品。
答:原先也收过,年代久了,东西不多,真假也难辨了。请专家鉴定,有的没买时看看是真的,买得来了再让看,不对了,这字画买卖的圈子陷阱多,学费付多了,觉得还是齐白石、张大千他们的好。一是年代近了,自己渐渐也看懂了,我收藏的原则是“真、精、新”,这条原则,收藏齐白石、张大千他们的作品更容易遵守。
问:您这次展览中齐白石作品达108幅之多,占了展览的大部,很想听听您对二十世纪几位大师作品鉴赏方面的意见。
答:我起先收张大千的作品。张大千能画山水、人物、花卉。他的画有很多传统的东西,又画得好。后来台湾的两位做房产的大富豪,都收张大千,他们可以把十万元的画,出到上千万、上亿,搞不过他们,所以收得少了。我确实喜欢齐白石,他的画从日常生活中得来,葫芦、草、虫、虾、蟹、牛,都是他亲眼看着的,他也画人物,还有山水,画得很有意思,再加上木匠出身,文化水平不高,题的字从生活中得来,也有意思,所以很喜欢,甚至内中有几个字认不了,还买了回来。还有林风眠有30多幅,我原先还多一些,一张、两张地支援拍卖行了,可剩下的都是精的了。
问:我见到您在拍卖会拍画,价格都不菲。譬如北京牛年那一个春拍,您拍了一张齐白石的《牛柳图》,一个“牛屁股”,您花了五十多万元。再一次在上海,一副齐白石写给杨啸天的对联,您花了六十多万元,这两件作品的艺术价值,谁也没有二话,而就价位而言,您觉得高了些吗或者说还有上升空间吗?
答:我也想少花钱收进好东西,可人家都顶着我。一般的东西我也会收手,可东西太好,没有办法,总想拿下来。说到价位,我认为大师的东西,自然保值,也会升,一般的东西,想买的人多,也不会吃亏,最可能吃亏的是中间的一截,买进不便宜,卖出去,接手的人也少。
问:您是看着和帮衬着内地的艺术品拍卖一路上走过来的,您觉得内地的艺术品拍卖,现状和前景如何?
答:现状和前景堪忧。好和真的东西越来越少,还有拍卖行的作派不够诚信,甚至人情淡薄,这样要有好的前景说不来。
问:多少年来,您一个人在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中走过来,而且走得这样灿烂,我一直觉得这太不容易了,甚至可以说是奇迹。这除了天分,还有旺盛的精力和平静的内心。如今可说想做到的都做到了,譬如这个展览,表明您的藏品,集中了二十世纪中国字画很精彩的部分。请问您是否有了全身而退的想法了呢?
答:当年劝我收藏字画的朋友,说我有收藏瓷器的经验,进字画这个门,最多只要五年时间。现在我把我的字画收藏汇集成册,以后有些交拍卖行拍了,可以做一些慈善事业。也不想再指望再出这样的册子了。不过拍卖会上,见到喜欢的画,还是想买几张的,这是生活的乐趣。否则,去做什么呢?
问:您这个展览,我觉得是一个功德。现在爱好收藏的人很多很多,可惜大多没有见过真迹,所以真不知齐白石、张大千究竟什么样,看到您的展览,让人有个底,您说呢?
答:我这个展览的所有展品,每一件事先征求过许多专家的意见,只要有一人疑虑,就拿掉,所以我想说,这个展览应该没有一张假画。看了以后,再看拍卖会上的东西,可能吃惊不小了。
问:张先生是中国瓷器的收藏家,什么时候和为什么开始收藏中国字画
答:收藏中国字画是听了一个台湾朋友的意见。这位朋友也是瓷器的收藏大家。他对我说,收了这么多年的瓷器,去故宫看看,还是没法比,再说瓷器都是成批烧制的,比如清三代的官窑,一烧就是上百个,同样的尺寸,同样的形制,同样的釉色,你有了,故宫也有,你没有,故宫还有很多。不如中国字画,每一幅都是两样的,有些奇品,还是画家偶然得之,好到他自己也重画不出。我觉得这意见有道理,在85年吧,开始收藏中国字画了,起初不懂,请博物馆专家还有馆外的专家,帮忙鉴定。一点一点收藏起来,现在看来,过去的藏品都已经换过了。当时十万元买来,后来三万元卖出的也不少,付学费。总之像读书一样,读到大学,大学毕业了,小学中学的书,没用了,也不留着了。
问:您收字画,为什么就收藏二十世纪的字画作品,而不收明清的,甚至更上些年纪的作品。
答:原先也收过,年代久了,东西不多,真假也难辨了。请专家鉴定,有的没买时看看是真的,买得来了再让看,不对了,这字画买卖的圈子陷阱多,学费付多了,觉得还是齐白石、张大千他们的好。一是年代近了,自己渐渐也看懂了,我收藏的原则是“真、精、新”,这条原则,收藏齐白石、张大千他们的作品更容易遵守。
问:您这次展览中齐白石作品达108幅之多,占了展览的大部,很想听听您对二十世纪几位大师作品鉴赏方面的意见。
答:我起先收张大千的作品。张大千能画山水、人物、花卉。他的画有很多传统的东西,又画得好。后来台湾的两位做房产的大富豪,都收张大千,他们可以把十万元的画,出到上千万、上亿,搞不过他们,所以收得少了。我确实喜欢齐白石,他的画从日常生活中得来,葫芦、草、虫、虾、蟹、牛,都是他亲眼看着的,他也画人物,还有山水,画得很有意思,再加上木匠出身,文化水平不高,题的字从生活中得来,也有意思,所以很喜欢,甚至内中有几个字认不了,还买了回来。还有林风眠有30多幅,我原先还多一些,一张、两张地支援拍卖行了,可剩下的都是精的了。
问:我见到您在拍卖会拍画,价格都不菲。譬如北京牛年那一个春拍,您拍了一张齐白石的《牛柳图》,一个“牛屁股”,您花了五十多万元。再一次在上海,一副齐白石写给杨啸天的对联,您花了六十多万元,这两件作品的艺术价值,谁也没有二话,而就价位而言,您觉得高了些吗或者说还有上升空间吗?
答:我也想少花钱收进好东西,可人家都顶着我。一般的东西我也会收手,可东西太好,没有办法,总想拿下来。说到价位,我认为大师的东西,自然保值,也会升,一般的东西,想买的人多,也不会吃亏,最可能吃亏的是中间的一截,买进不便宜,卖出去,接手的人也少。
问:您是看着和帮衬着内地的艺术品拍卖一路上走过来的,您觉得内地的艺术品拍卖,现状和前景如何?
答:现状和前景堪忧。好和真的东西越来越少,还有拍卖行的作派不够诚信,甚至人情淡薄,这样要有好的前景说不来。
问:多少年来,您一个人在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中走过来,而且走得这样灿烂,我一直觉得这太不容易了,甚至可以说是奇迹。这除了天分,还有旺盛的精力和平静的内心。如今可说想做到的都做到了,譬如这个展览,表明您的藏品,集中了二十世纪中国字画很精彩的部分。请问您是否有了全身而退的想法了呢?
答:当年劝我收藏字画的朋友,说我有收藏瓷器的经验,进字画这个门,最多只要五年时间。现在我把我的字画收藏汇集成册,以后有些交拍卖行拍了,可以做一些慈善事业。也不想再指望再出这样的册子了。不过拍卖会上,见到喜欢的画,还是想买几张的,这是生活的乐趣。否则,去做什么呢?
问:您这个展览,我觉得是一个功德。现在爱好收藏的人很多很多,可惜大多没有见过真迹,所以真不知齐白石、张大千究竟什么样,看到您的展览,让人有个底,您说呢?
答:我这个展览的所有展品,每一件事先征求过许多专家的意见,只要有一人疑虑,就拿掉,所以我想说,这个展览应该没有一张假画。看了以后,再看拍卖会上的东西,可能吃惊不小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张宗宪之珍藏 | 明宣德青花夔龙纹罐将亮相佳2021-04-14
- 想成为收藏行家高手:讲究师出有门2020-03-17
- 爱拼才会赢 – 不平凡的收藏大家张宗宪2019-06-04
- 张永珍:拍场豪迈胜于乃兄张宗宪2019-05-30
- 【雅昌快讯】保利秋拍:张宗宪旧藏齐白石《2018-12-07
- 收藏家的眼界对藏品价值的影响2018-08-02
- 保利厦门春拍力推“云海阁主”张宗宪的收藏2018-07-09
- 故宫博物院杨丹霞讲座&拍场里的“No.1”张2018-05-24
- 【雅昌讲堂3911期】对话:畅谈收藏江湖(下2018-04-27
- 【雅昌讲堂3909期】对话:畅谈收藏江湖(中2018-04-26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