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2006年02期:从故宫收藏当代书画想到的
作者:杨才玉 2006-01-13 17:06:03来源:2006年第02期
A-
A+
2005年对故宫博物院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她在这一年迎来建院80周年华诞,隆重举行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学术、展览和纪念活动。其中故宫首次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来,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级的文博单位,典藏历代书画达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书画的四分之一,不但数量极为丰富,而且其唐宋元绘画、晋唐宋法书,世所罕有,名重古今,无与伦比。但是相比而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故宫对当代杰出书画名家精品的收藏尚未纳入视野,重视不够。正像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同志所说,故宫过去只收藏清代以前的书画,对于20世纪上半叶书画的收藏处于被动状态,对于20世纪后半叶书画的收藏基本上采取回避态度,在今天看来,这已经造成故宫博物院书画收藏的缺环。此次故宫利用80周年院庆之机,浓笔重彩地推出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标志着故宫对当代名家书画的收藏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人们常说,收藏家是在收藏历史。但是囿于认识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许多人往往将“收藏历史”理解为收藏“已经过去的历史”,而对收藏今天“正在创造着的历史”关注和重视不够。这一点,连对收藏有很高的悟性、曾经创造了清代皇室收藏辉煌业绩的乾隆皇帝也没有例外。乾隆当年只重视收藏前朝的艺术品,对有清以来画家的作品不大重视收藏,而且其理念影响了其后几位皇帝,使有清一代的书画作品在宫中保存很少。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故宫博物院陆续收藏了大批清宫旧藏中所没有的书画精品后,才弥补了这种不足。现在故宫博物院以一种崭新的开放型思维的观念,不但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保存、修复条件和先进的展示手段,使处在“保险箱”的国宝在最大的时空范围内以全方位立体开放和持续开放的形式,公开、透明地与社会公众见面,发挥文物传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作用,同时还在转变过去消极守成、偏狭封闭的心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关注、研究当代中国画坛,拓展收藏领域,为国家、为民族、为子孙后代保存完整的书画艺术藏品。
故宫博物院重视收藏中国名家书画作品是历史性的重大举措,具有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故宫是全国最大的国家博物馆,她的这一举动无疑拓展了博物馆的收藏思路,将会为各地博物馆所借鉴和效仿,从而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故宫又是中国艺术品的最高殿堂,许多艺术家苦于其门槛之高而望之却步,但当他们的艺术作品一旦为故宫所收藏,又会感到无尚荣耀。笔者曾见到一位艺术家,因得到故宫的收藏证书而视之拱璧,将这个证书的封面、内页及背面完整地印制在自己出版的图册中,其珍视程度可想而知。由此也可看出,故宫开始收藏中国当代书画必将得到中国知名书画家,包括已辞世的著名书画家家属的支持。这就要求故宫要有严格的评审标准,真正将那些被公认的著名书画家所创作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代表性作品收藏于故宫。当代书画是当代艺术品的一个重要门类,故宫重视收藏当代名家书画,相信由此触类旁通,将会把视野逐步扩大到当代工艺美术精品的收藏上来,因为今日的艺术精品,就是明日的文物珍品。
故宫博物院重视收藏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这对当今的艺术市场尤其是书画市场将会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书画家的艺术创作是个很大的鞭策和鼓舞,有利于消除书画界一些人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引导书画家以更加严谨认真、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只有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一流作品,才有希望登上大雅之堂;其次,对艺术品拍卖市场具有指标性意义。凡是纳入故宫收藏视野、被故宫收藏了作品的书画家,必然会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凝聚人气,直接影响其市场行情;第三,将会继续为当今中国书画收藏市场加温,也有利于抑制书画行情虚高、人为炒作等不良现象的蔓延,促进艺术市场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正因如此,故宫举办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所传达的诸多具有启示意义的信息,也是值得广大收藏家关注和思索的。
本来,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级的文博单位,典藏历代书画达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书画的四分之一,不但数量极为丰富,而且其唐宋元绘画、晋唐宋法书,世所罕有,名重古今,无与伦比。但是相比而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故宫对当代杰出书画名家精品的收藏尚未纳入视野,重视不够。正像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同志所说,故宫过去只收藏清代以前的书画,对于20世纪上半叶书画的收藏处于被动状态,对于20世纪后半叶书画的收藏基本上采取回避态度,在今天看来,这已经造成故宫博物院书画收藏的缺环。此次故宫利用80周年院庆之机,浓笔重彩地推出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标志着故宫对当代名家书画的收藏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人们常说,收藏家是在收藏历史。但是囿于认识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许多人往往将“收藏历史”理解为收藏“已经过去的历史”,而对收藏今天“正在创造着的历史”关注和重视不够。这一点,连对收藏有很高的悟性、曾经创造了清代皇室收藏辉煌业绩的乾隆皇帝也没有例外。乾隆当年只重视收藏前朝的艺术品,对有清以来画家的作品不大重视收藏,而且其理念影响了其后几位皇帝,使有清一代的书画作品在宫中保存很少。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故宫博物院陆续收藏了大批清宫旧藏中所没有的书画精品后,才弥补了这种不足。现在故宫博物院以一种崭新的开放型思维的观念,不但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保存、修复条件和先进的展示手段,使处在“保险箱”的国宝在最大的时空范围内以全方位立体开放和持续开放的形式,公开、透明地与社会公众见面,发挥文物传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作用,同时还在转变过去消极守成、偏狭封闭的心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关注、研究当代中国画坛,拓展收藏领域,为国家、为民族、为子孙后代保存完整的书画艺术藏品。
故宫博物院重视收藏中国名家书画作品是历史性的重大举措,具有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故宫是全国最大的国家博物馆,她的这一举动无疑拓展了博物馆的收藏思路,将会为各地博物馆所借鉴和效仿,从而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故宫又是中国艺术品的最高殿堂,许多艺术家苦于其门槛之高而望之却步,但当他们的艺术作品一旦为故宫所收藏,又会感到无尚荣耀。笔者曾见到一位艺术家,因得到故宫的收藏证书而视之拱璧,将这个证书的封面、内页及背面完整地印制在自己出版的图册中,其珍视程度可想而知。由此也可看出,故宫开始收藏中国当代书画必将得到中国知名书画家,包括已辞世的著名书画家家属的支持。这就要求故宫要有严格的评审标准,真正将那些被公认的著名书画家所创作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代表性作品收藏于故宫。当代书画是当代艺术品的一个重要门类,故宫重视收藏当代名家书画,相信由此触类旁通,将会把视野逐步扩大到当代工艺美术精品的收藏上来,因为今日的艺术精品,就是明日的文物珍品。
故宫博物院重视收藏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这对当今的艺术市场尤其是书画市场将会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书画家的艺术创作是个很大的鞭策和鼓舞,有利于消除书画界一些人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引导书画家以更加严谨认真、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只有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一流作品,才有希望登上大雅之堂;其次,对艺术品拍卖市场具有指标性意义。凡是纳入故宫收藏视野、被故宫收藏了作品的书画家,必然会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凝聚人气,直接影响其市场行情;第三,将会继续为当今中国书画收藏市场加温,也有利于抑制书画行情虚高、人为炒作等不良现象的蔓延,促进艺术市场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正因如此,故宫举办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所传达的诸多具有启示意义的信息,也是值得广大收藏家关注和思索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收藏》2011年第11期目录2011-12-05
- 《收藏》2011年第5期目录2011-08-26
- 从记录到创造,中国先锋摄影的形成和发展2008-10-08
- 摄影的资本和资本的摄影2008-10-08
- 艺术的异化2003-06-20
- 收藏三得2004-10-15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2004-10-15
- 想念秦公2004-10-15
- 千年收藏2004-10-29
- 嘉德十年2004-10-30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