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书画拍卖:专家不保贞 买家真不保
作者:牟建平 2005-11-26 09:15:29来源:《北京日报》
A-
A+
近几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成交十分活跃。特别是2004年,成交额突破50亿元大关,表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由于书画是国内各拍卖公司的重头戏,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占成交总额的70%,因此去年书画成交额至少在35亿元以上。
以笔者所观,国内书画拍卖中赝品率绝不低于30%,所以2004年国内拍卖成交的书画伪作约在1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绝不是危言耸听,相信熟悉与了解市场的人士 会有相同的感受。那么谁应该为这些
数目可观的赝品流向市场负责?专家在此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对沉淀在藏家手中的伪作应承担多少责任?
目前,由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造成拍品征集越加困难,于是许多拍卖公司对征集工作放松管理,降低门槛,灵活应对,一些拍卖公司的专家更是对赝品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使得大量赝品混迹于市场当中,登上大雅之堂。一些投资者由于缺乏研究,不辨真伪,上当受骗,叫苦不迭。近年来,拍场售假屡见不绝。如去年9月某公司曾以39.6万元拍出一件徐悲鸿《立马图》,明显抄袭自徐悲鸿纪念馆馆藏真迹《霜草识秋高》,虽极尽模仿,但仍败笔尽出,马脚毕露。其实这样的抄袭之作对专家来说本不是难辨之事,只要翻阅一下《徐悲鸿画集》(徐悲鸿纪念馆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便可轻而易举发现。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般拙劣的克隆之作,竟逃过某些专家的“法眼”,实在令人费解。2004年12月,某公司秋拍拍出的徐悲鸿《杂画册十二开》,其一开人物《论语一章》,竟摘仿自徐悲鸿纪念馆馆藏真迹《论语一章》。拍品人物神态画得十分丑陋,如此拙劣的仿品难道专家也无法辨出?现如今,拍场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内拍场之所以赝品充斥,伪作泛滥,应该说专家难逃其责。
专家忙于走穴 违心鉴定增多
伴随着艺术品拍卖的兴盛,各种鉴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专家也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香饽饽”。许多专家竞相下海抢占市场,不少博物馆的专家被重金聘为拍卖公司的顾问,一些重量级拍品请他们掌眼把关,并由他们亲自撰文在媒体宣传推荐。有些专家或碍于情面,或心存私念,在鉴定真伪时往往网开一面,指假为真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专家由于步入市场,身在“江湖”,不可避免在鉴定时掺杂了公司与个人的利益,导致违心鉴定屡屡发生。因为以他们的水平与能力,实在不该出现那些极为业余的、莫名其妙的判断与失误。所以,专家忙于走穴、鉴定,过多地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对当前市场的混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任何行业都存在职业道德,艺术品鉴定也不例外。尤其在当前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异常火爆的今天,一些利欲熏心之徒总想浑水摸鱼,从中投机,以假充真,牟取暴利,这就要求从事艺术品鉴定的专家,不为金钱利益所惑,严格操守职业道德,不做市场投机者的帮凶。当前确有少数专家,忙于走穴,滥开证书,乱题跋语,利用自己的声望误导投资者,以谋求私利。这种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危害十分严重,出现在知名专家身上就更加可怕。更有一些拍卖公司的专家,明明知晓某些拍品来路不正,已被指为赝品,可是仍来者不拒。如某公司2004年12月拍卖的徐悲鸿《奔马图》,明明已被权威的《文物天地》杂志2004年第11期揭露为赝品,却仍然征集上拍,以52.8万元拍出,这种完全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的行径时下屡见不鲜。当前,强调职业道德对混乱纷杂的艺术品鉴定界显得殊为重要。它不仅能有效地抑制投机,净化市场,对整个鉴定界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也大有帮助。
呼吁法律建设 加强约束监管
在艺术品市场化的今天,专家正越来越多地介入市场,“专家下海”已是非常普遍之现象,但是,当专家的行为出现明显偏差与错误时,又由谁来约束专家?这是摆在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有关管理人士深思。正如藏界俗话所说:“专家的头谁来剃?”当专家因道德问题引起失误时,谁来约束监管专家的行为?专家中的害群之马由哪些机构进行清除与治理?所有以上问题现今没有人给出答案,因而给市场造成很大的混乱,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惑。当前,专家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比较尴尬的,不少风波与错鉴他们都卷入其中,他们的表现业内人士有目共睹,不由得让人们对其另眼看待。所以,呼吁相关的法律建设,加强对专家行为的监管与约束,当前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市场混乱的状况只会加剧,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以笔者所观,国内书画拍卖中赝品率绝不低于30%,所以2004年国内拍卖成交的书画伪作约在1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绝不是危言耸听,相信熟悉与了解市场的人士 会有相同的感受。那么谁应该为这些
数目可观的赝品流向市场负责?专家在此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对沉淀在藏家手中的伪作应承担多少责任?
目前,由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造成拍品征集越加困难,于是许多拍卖公司对征集工作放松管理,降低门槛,灵活应对,一些拍卖公司的专家更是对赝品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使得大量赝品混迹于市场当中,登上大雅之堂。一些投资者由于缺乏研究,不辨真伪,上当受骗,叫苦不迭。近年来,拍场售假屡见不绝。如去年9月某公司曾以39.6万元拍出一件徐悲鸿《立马图》,明显抄袭自徐悲鸿纪念馆馆藏真迹《霜草识秋高》,虽极尽模仿,但仍败笔尽出,马脚毕露。其实这样的抄袭之作对专家来说本不是难辨之事,只要翻阅一下《徐悲鸿画集》(徐悲鸿纪念馆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便可轻而易举发现。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般拙劣的克隆之作,竟逃过某些专家的“法眼”,实在令人费解。2004年12月,某公司秋拍拍出的徐悲鸿《杂画册十二开》,其一开人物《论语一章》,竟摘仿自徐悲鸿纪念馆馆藏真迹《论语一章》。拍品人物神态画得十分丑陋,如此拙劣的仿品难道专家也无法辨出?现如今,拍场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内拍场之所以赝品充斥,伪作泛滥,应该说专家难逃其责。
专家忙于走穴 违心鉴定增多
伴随着艺术品拍卖的兴盛,各种鉴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专家也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香饽饽”。许多专家竞相下海抢占市场,不少博物馆的专家被重金聘为拍卖公司的顾问,一些重量级拍品请他们掌眼把关,并由他们亲自撰文在媒体宣传推荐。有些专家或碍于情面,或心存私念,在鉴定真伪时往往网开一面,指假为真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专家由于步入市场,身在“江湖”,不可避免在鉴定时掺杂了公司与个人的利益,导致违心鉴定屡屡发生。因为以他们的水平与能力,实在不该出现那些极为业余的、莫名其妙的判断与失误。所以,专家忙于走穴、鉴定,过多地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对当前市场的混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任何行业都存在职业道德,艺术品鉴定也不例外。尤其在当前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异常火爆的今天,一些利欲熏心之徒总想浑水摸鱼,从中投机,以假充真,牟取暴利,这就要求从事艺术品鉴定的专家,不为金钱利益所惑,严格操守职业道德,不做市场投机者的帮凶。当前确有少数专家,忙于走穴,滥开证书,乱题跋语,利用自己的声望误导投资者,以谋求私利。这种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危害十分严重,出现在知名专家身上就更加可怕。更有一些拍卖公司的专家,明明知晓某些拍品来路不正,已被指为赝品,可是仍来者不拒。如某公司2004年12月拍卖的徐悲鸿《奔马图》,明明已被权威的《文物天地》杂志2004年第11期揭露为赝品,却仍然征集上拍,以52.8万元拍出,这种完全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的行径时下屡见不鲜。当前,强调职业道德对混乱纷杂的艺术品鉴定界显得殊为重要。它不仅能有效地抑制投机,净化市场,对整个鉴定界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也大有帮助。
呼吁法律建设 加强约束监管
在艺术品市场化的今天,专家正越来越多地介入市场,“专家下海”已是非常普遍之现象,但是,当专家的行为出现明显偏差与错误时,又由谁来约束专家?这是摆在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有关管理人士深思。正如藏界俗话所说:“专家的头谁来剃?”当专家因道德问题引起失误时,谁来约束监管专家的行为?专家中的害群之马由哪些机构进行清除与治理?所有以上问题现今没有人给出答案,因而给市场造成很大的混乱,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惑。当前,专家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比较尴尬的,不少风波与错鉴他们都卷入其中,他们的表现业内人士有目共睹,不由得让人们对其另眼看待。所以,呼吁相关的法律建设,加强对专家行为的监管与约束,当前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市场混乱的状况只会加剧,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由书画造假案看市场2018-02-25
- 八大山水画之妙2016-09-12
- 牟建平:古代书画收藏十要2014-01-21
- 从记录到创造,中国先锋摄影的形成和发展2008-10-08
- 摄影的资本和资本的摄影2008-10-08
- 程美信:解评牟建平的“狗屁艺术”观2007-06-23
- 艺术的异化2003-06-20
- 收藏三得2004-10-15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2004-10-15
- 想念秦公2004-10-1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