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袁山开 宋瓷的美源于素雅
2005-11-25 10:33:33来源:《北京青年报》
A-
A+
努力学画是为了赚钱买瓷器
宋代是瓷器的艺术巅峰时代
瓷片是瓷器研究的重要一部分
收藏宋瓷才可谓是瓷器收藏家
说起皇城艺术馆的副馆长袁山开,就不得不先说说2004年轰动雅典的中国“帝王之都大展”。这个展览汇集了来自北京多家著名的博物馆的百件国宝级的文物,展现了融会3050年悠久历史的艺术品。中国在雅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和这个展览的策划人袁山开是分不开的。
袁山开是中央美院国画大师贾又福先生的得意门生,对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和赏析有着独特的领悟;对艺术品的鉴赏也有着高度的敏感,曾多次赴国外的著名艺术馆进行考察及文化学术的交流。
学画、卖画为了买瓷器
袁山开对瓷器的喜爱要从他还在中央美院上学的时候说起。当时在国华商场附近有一个小型的跳蚤市场,每个周末,都会有一些人拿着从农村收上来的老瓷器在那里出卖。一天,他和他的同学偶尔经过那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去逛了一圈,还买了一件东西,是一个所谓“唐代”的小罐子。当时也不懂如何鉴别瓷器的好坏与真假,只是觉得好看就买回来了。后来在学校上陶瓷鉴赏课的时候,他还让教授帮忙鉴定过,才知道所谓的“唐代”的小罐子还真是唐代的真品,只是不是什么著名的窑口烧造出来的,是一般民间的东西。虽然不是很值钱,但因为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东西,袁山开还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这次机缘,他对收藏瓷器有了最初的兴趣。但因为当时他是学生,还没有太多的经济基础,袁山开就以卖画为生,把所有卖画赚来的钱都买了瓷器。“瓷器是越买越多,越买越贵;相应的画也就越画越好,卖得越来越贵。”
研究瓷器要从瓷片开始
1992年,中国收藏之风尚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对古代陶瓷的认知也只是从一部《中国陶瓷史》开始。袁山开觉得应该为中国陶瓷事业做一点事情,于是就策划并亲自撰稿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古代陶瓷科教系列片《瓷国游历》。
在这部片子当中,他请来了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窑口,对中国古代瓷器进行了分门别类地讲解。实践让他认识到,对瓷片的研究是对古代瓷器研究的重要过程和手段。瓷片和完整的器物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研究陶瓷的关键一个要素就是要“上手”,但是在没有完整的器物能够让你“上手”时,瓷片的手感和认知就能给你带来很大的益处。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时代风格的把握是鉴赏瓷器的关键,其次才是看胎釉、画工和造型。可以说,袁山开从研究陶瓷到现在,他对瓷器的时代风格把握得非常到位。
宋代是瓷器的艺术巅峰时代
瓷片是瓷器研究的重要一部分
收藏宋瓷才可谓是瓷器收藏家
说起皇城艺术馆的副馆长袁山开,就不得不先说说2004年轰动雅典的中国“帝王之都大展”。这个展览汇集了来自北京多家著名的博物馆的百件国宝级的文物,展现了融会3050年悠久历史的艺术品。中国在雅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和这个展览的策划人袁山开是分不开的。
袁山开是中央美院国画大师贾又福先生的得意门生,对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和赏析有着独特的领悟;对艺术品的鉴赏也有着高度的敏感,曾多次赴国外的著名艺术馆进行考察及文化学术的交流。
学画、卖画为了买瓷器
袁山开对瓷器的喜爱要从他还在中央美院上学的时候说起。当时在国华商场附近有一个小型的跳蚤市场,每个周末,都会有一些人拿着从农村收上来的老瓷器在那里出卖。一天,他和他的同学偶尔经过那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去逛了一圈,还买了一件东西,是一个所谓“唐代”的小罐子。当时也不懂如何鉴别瓷器的好坏与真假,只是觉得好看就买回来了。后来在学校上陶瓷鉴赏课的时候,他还让教授帮忙鉴定过,才知道所谓的“唐代”的小罐子还真是唐代的真品,只是不是什么著名的窑口烧造出来的,是一般民间的东西。虽然不是很值钱,但因为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东西,袁山开还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这次机缘,他对收藏瓷器有了最初的兴趣。但因为当时他是学生,还没有太多的经济基础,袁山开就以卖画为生,把所有卖画赚来的钱都买了瓷器。“瓷器是越买越多,越买越贵;相应的画也就越画越好,卖得越来越贵。”
研究瓷器要从瓷片开始
1992年,中国收藏之风尚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对古代陶瓷的认知也只是从一部《中国陶瓷史》开始。袁山开觉得应该为中国陶瓷事业做一点事情,于是就策划并亲自撰稿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古代陶瓷科教系列片《瓷国游历》。
在这部片子当中,他请来了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窑口,对中国古代瓷器进行了分门别类地讲解。实践让他认识到,对瓷片的研究是对古代瓷器研究的重要过程和手段。瓷片和完整的器物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研究陶瓷的关键一个要素就是要“上手”,但是在没有完整的器物能够让你“上手”时,瓷片的手感和认知就能给你带来很大的益处。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时代风格的把握是鉴赏瓷器的关键,其次才是看胎釉、画工和造型。可以说,袁山开从研究陶瓷到现在,他对瓷器的时代风格把握得非常到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刘索拉归来1999-01-24
- 访华人收藏家赵泰来2001-01-19
- 刘索拉:有多少扇窗得慢慢打开2001-03-03
- 寂寞的个性女声——刘索拉2001-08-08
- 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张宗宪访谈2002-06-19
- 「造佛运动」艺术展2002-10-15
- 矶崎新:用建筑讲故事的大师2002-12-05
- [回首往事]少年嬉皮的成长 刘索拉别无选择2003-03-18
- 寓言的陈述2003-06-24
- 西进大陆 艺术杂志跃跃欲试2004-01-0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