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科学与艺术刍言——欲望与失衡

作者:崔自默 2005-11-15 16:24:20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科学的弊端,就是破坏“和谐”,不管是人类之间的和谐,还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的恶果,最严重的莫过于怂恿了战争的爆发,其次,便是使地球上所有人种都心态失衡。

  爱因斯坦在晚年所作的题为《留给后世的话》一篇短文中有这样的话:“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发明家,他们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是完全没有组织的,这导致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担心被排斥在经济循环之外,他们苦于想要各种东西,却又无力购买。而且,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不定的时间里互相残杀,因此,任何一个思考着将来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和恐惧。”

  欲望的满足是幸福的,但永远存在难以满足的欲望,则是痛苦的。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迎合人类的物质需求,如此,人类变本加厉、欲壑难填。在社会群体中,似乎彼此都为了让别人羡慕而活着,从众心理和攀比心态的蔓延,使大家一齐染上恶习,生怕不如别人,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想方设法拥有,于是大家你追我赶,互相连累,共同受罪。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集体无意识”,大家似乎逐渐适应了,觉得这样的存在是合理的。

  欲望是痛苦之源,而科学则是制造欲望的根本。《老子》云“无欲而刚”、“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惜,现代商品太丰富、太诱人了,人心怎能不乱?不随波逐流,何其难哉!苏格兰青年歌手雪莉·曼森有一句名言:“你脱得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希望你脱光”。这可为“欲望”二字作一通俗的注解。

  一天,与朋友谈论科技的弊端。他反驳说:“你一边享受着现代科技的产品,一边却在骂科技,岂不是虚伪?”我说:“不是我主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而是不得以需要它。比如手提电话,我脑袋受着电磁波辐射来使用它,还不是为了大家找我方便?没有它,我哪来的很多急事用办?有了它,大家才有了与之相应的紧张的生活节奏。假如谁都不用它,有事慢慢写信,多悠闲,多自在”。倘若科学在满足人类物欲时,不需要什么成本也还好,可事实上,科学在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欲望之际,往往是以消耗相关的自然资源为成本的,是以牺牲生态环境的和谐为条件。比如汽车的发明,无疑是划时代的,然而正是这个伟大的发明,使沉睡已久的地下石油被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于是国家之间为了争夺石油经常开战,同时,无数奔跑的汽车在燃烧掉的无数的汽油的同时,释放出无数的废气,大气污染成了一大难题。汽车的好处在于满足了人类自由行走的欲望吗?但实际上,它只是满足了一部分人而已,终归没有满足所有人,反而使得大多数人不情愿地呼吸着废气。

  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运动的发起者们,大都是有钱人,是他们最早发现保留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的重要性,这则颇有反讽意味。莎士比亚在《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中把强取豪夺的欲望比作“一只无所不在的狼”,它“最终将自己一并吞掉”。等所有人都富裕起来,等所有人的欲望都得到满足,多么难啊。

  一般人说“科学”,通常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科技”(“科学”和“技术”)的一种含混的简称。“科学”和“技术”不同:前者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后者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前者整体,后者具体。海德格尔提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现代技术”,这一科学哲学观有其实际意义,提醒我们把“科学”和“技术”区分开来对待。我们的很多问题,是在“技术”这一具体环节产生的,与“科学”的本意无关。

  科学发展的动力,也应该主要放在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上。然而,遗憾的很,几乎所有科技的发展,其最源动力往往是战争的需要,比如计算机、吉普车、原子能,这种技术不新鲜了,才转为民用,想起来让人伤心。艺术大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支持,权贵们把财力用于战争,以掠夺更多的财富,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的遗憾,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崔自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