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第三章、书法的学习——六、篆刻及其他(二)

书论

作者:崔自默 2005-11-15 15:19:30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文论、书论、画论、诗论等艺论,在古典的文学作品里达到了一个最高的境界,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的书法大家,多为大文学家、诗人、画家,他们的艺术才华,不光显露于书法,同时也成就于与之相关联的诸多方面。书论,则是他们创造的体会,思悟的心得,篇幅或长或短,无不才思斐然。如汉蔡邕的《笔论》、《九势》,晋卫恒《四体书势》、卫铄《笔阵图》、王羲之《笔势论十三章》,南朝萧衍《草书状》,唐欧阳询《三十六法》、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宋苏轼《论书》、米芾《海岳名言》、黄伯思《东观馀论》、姜夔《续书谱》,元赵孟頫《松雪斋书论》、郑杓《衍极》、陈绎曾《翰林要诀》,明丰坊《书诀》、项穆《书法雅言》、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清笪重光《书筏》、宋曹《书法约言》、阮元《南北书派论》、包世臣《艺舟双楫》、刘熙载《艺概》、朱和羹《临池心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杨守敬《学书迩言》等。

  把理论付诸实践,需要意识。书论,不光是漂亮的文章,如果能悟出其中的一点奥妙,然后真的在笔墨实践中去借鉴,去体会。经过读然后练的无数次过程,最终会大有收获。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记云“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阵图》。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把书论看得太神秘是错的,但无视它、忽视它、轻视它,不能真地尝试它,更是错误的。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崔自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