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第四章、书法的认识——三、书与人(一)

人与文

作者:崔自默 2005-11-15 14:57:15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说“文如其人”,是绝对有道理的,此时,所谓“人”,是针对其“性”而言;而“性”,脱离社会的评判标准,是无所谓善或恶、真或假、美或丑、进步或落后的。有时觉得文与人之间有差距、不相符,只是因为此时的评判受了社会标准的影响,加入了过多的主观因素。文,或者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本来都是中性的,但只要是评判,就总是缘于“人”的。
 
  “文人相轻”,由来已久。可以被“轻”之破绽,均在于“文”或者“人”;倘若两者均被“轻”,则无足论矣。

  “因人废艺”,是文艺批评的传统之一,废其艺的着眼点,或者是出于个人一时的恩怨,或者因为民族整体的利益。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云“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正是说明书品与人品的关系。松年《颐园论画》所云更详:“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唐、宋、元、明及国朝诸贤,凡擅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前贤已往,而片纸只字皆以饼金购求。书画以人重,信不诬也。”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崔自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