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第四章、书法的认识——五、文艺批评科学观(六)

批评杂感

作者:崔自默 2005-11-15 14:47:22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艺术创造讲究个性,艺术批评也同样要讲究个性。我们需要个性化的批评,不痛不痒的“八股式”的批评文字,着实没有什么意思。或许出于无奈而写应景文章,这样的东西不能算真正的批评。批评,本来可以说好听的话,也可以说不好听的话。不管话好不好听,只要说到点子上,说得内行,就是合格的批评;否则,就是不合格的批评。不贴切的赞扬,与漫无边际的批评一样,都是不合格的,都是批评对象的误解、不尊敬。

  批评需要个性,但要允当,不要偏激。距离、视角和立场,都会影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隔”,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不识庐山真面目”,或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是“只缘不在此山中”。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除了利益的干系,往往还由感情的介入。感情因素,也是艺术批评不客观的一大原由。

  被批评,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初出茅庐者,希望著名批评家批评,人家还未必就批评你。著名书家,你说他好话可以,说他几句不中听的话,他肯定会恼火,与你结仇,更别自我批评了。明张岱《陶庵梦艺》记酒徒张东谷数落张岱兄弟说“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管会吃不会吃”,张岱以为“二语颇韵,有晋人风味”,今天不妨借来数落当下的一种批评现状,为:“表扬的话只是听,不管说得真不真;批评的话只是不听,不管说的对不对。”

  我们现在的批评,很多是偏颇的。比如,介绍某一位艺术家,先是其艺术经历,如何坎坷、不易,随之,是他的艺术是如何成功,获得多少殊荣,尤其是他曾经多少次出国,则更显其风光、更有说服力;一阵子赞扬词句之后,偶尔也捎带几句侧面的批评或者意见、建议,最后,一句“让我们期盼他获得更大的成功”完事大吉。——这种批评完全是“八股式”的,是有问题的。他坎坷,是为了他个人的将来,他成功,是他自己获益,他获得更大的成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由此可见,介绍某个个人的艺术成就,基本没有想到相关领域的集体事业,更遑谈整个社会的文化贡献。

  批评一旦市场化,属于一种经济行为,随着经济杠杆而倾斜,批评也就随之变质。商品经济社会,批评被当作一种成名手段,宣传、展览、拍卖等等媒体的和市场的操作,都为了“包装”一个艺术家。于是,书画作品的价格,在拍卖场上今人的比古人的价钱高,不过谁也不能就此说今人胜古人。市场是变幻莫测的,今年一平方尺两千块,明年就没准,也许还不到两千块。由此可从侧面反思,用市场价格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只是一个权宜之法,是很简陋的。艺术品可以被当作股票来炒作,不知是否艺术品的幸事。

  衡量艺术品,可以用经济标准,也可以用艺术标准,要区分对待。经济利益的实现,并不代表艺术水平的高超;同理,拥有了艺术水平,也并不能保证获得经济利益。艺术家不必埋怨市场的幼稚,因为艺术品的鉴赏毕竟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所以大多收藏者只是随波逐流罢了。比如书法与碑帖的赏鉴与收藏,单是这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就足以令人外望而却步,何况更需要其他方面的修养和学问,如历史学、考古学、风俗学、文学、篆刻学、绘画学、材料学、工艺学、心理学等等。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崔自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