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专家提示:当心假油画!

作者:邱家和 2005-11-14 15:02:27来源:《上海证券报》
A- A+
  今年秋拍尽管刚过了一个轮次,但艺术品行情尤其是油画行情的火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内地油画作品的纪录接二连三被打破,连翻两个跟斗,一下子就突破了千万元大关,创下了2200多万元的新纪录。对此,业内的资深专家石建邦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郑重提醒艺术品投资者,油画也有赝品,千万要当心假油画!

  据石建邦介绍,尽管油画较之中国书画制假困难,但是那些胆大妄为之徒制作假油画鱼目混珠,则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中国艺术品上一轮行情火爆的1995年,就曾出现过大批假画。近年来油画行情再度火爆,高额利润的诱惑之下假画免不了再度猖獗。石先生告诫投资者,艺术品投资一旦遇到假画将全军覆没颗粒无收,一定要提高警惕。

  那么如何识别假油画?石先生指出,在生活中假油画大量充斥,最常见的是那些商业油画(史称“贸易画”),也就是一些把画画当谋生手段的工匠,大批量地仿制各种有销路的油画。今天在深圳十分热闹的大芬村就是一个代表。不过,石先生认为真正对艺术品投资者造成伤害的,还是那些刻意模仿价格高企的名家名作的专业制假者。这些人也是画匠,但他们意在诈骗钱财,是艺术品投资者的大敌。

  石先生指出,这些人当中也有两类:一类是小制作,由上述普通的临摹名家作品的商业画发展而来。不同的是,这些制假者不是临仿而是纯粹作假。他们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往往瞄准严文梁、关良、周碧初、庞熏鯣等第一代老画家中的名家大师,根据照片、画册凭空改造。

  石先生指出,最伤天害理的是另一类的大制作。这些制假者与拍卖行、专家、画家家属勾结起来,不但制作假画,还向投资者提供专家鉴定、画家家属珍藏的照片等证明,甚至编一个动听的故事,真是内外勾结、上下其手,无所不用其极。其实,有心人只要仔细看一看,就不难看出破绽,比如那张堂而皇之登在拍卖图录上的照片,其实是电脑合成的;又比如有的境外藏家,近三年里通过各家拍卖行已经把大批各位大师的巨作交付拍卖场,把这些蛛丝马迹联系起来比较一下,那些居心叵测的巨骗就会露出马脚。

  石先生指出,要识破这些假画,投资者还需在把握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上下功夫。他说,最容易感觉到的是风格的不同,仔细考察的话,可以细心比较大师们的真迹和那些假画的笔触和用色。他指出,那些大师们由于作画的功力和对色彩的独特理解,画面通常很雅致、很细腻,色彩很纯净;而那些仿造的假画,就显得混浊污俗。石先生告诫读者,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艺术品投资者一定要下一些真功夫,切忌盲目追逐大名头。
推荐关键字:石建邦 艺术评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