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艺术品还是消费品?
----从四把红木椅子案谈起
作者:郑鑫尧 2005-10-28 14:05:23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真伪纠纷不断,从1993年的《吴冠中诉朵云轩》案、1995年的《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案到最近各地发生的数起艺术品买假索赔案,桩桩官司与卖假有关。可惜,类似的官司依据不同的法律,一个法官一种判法,判决结果大相径庭。
笔者曾参加一个由法院召开的座谈会,专题就是探讨艺术品市场中的卖假问题。座谈会上,各方专家对上海某先生在拍卖会上误买四把假红木椅子的一个案例适用什么法律问题展开了讨论。结果形成了三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椅子是消费品,在拍卖会上买红木椅子是一种消费行为,拍卖行出售有瑕疵的商品是一种欺诈行为,因此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种观点认为,在适用法律方面,有特别法优先的规定。《拍卖法》属于特别法,此案是拍卖案例,应适用《拍卖法》。根据《拍卖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拍卖人在拍卖会上已经作出声明,可以不对拍卖标的的真伪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第三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某先生买的红木椅子属古董家具,并非以生活消费为目的,其提出的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一要求法院不应予以支持。拍卖人在拍卖会上已经声明不对拍卖标的的真伪承担责任,也不存在欺诈。作为商品交易,双方当事人既然对标的的质量认识上有分歧,建议此案用《合同法》来审理,撤消买卖合同。
笔者持第三种观点。笔者认为,判断购买商品是否属于消费行为,可以从购买商品的数量、商品本身的主要功能和购买动机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据报载某地一个市民化几十万元买了数十箱保健品,并以买假为由向商店索赔,要求退一赔一,结果法院未予以支持。理由很明确,该市民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消费,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同样,从商品的主要功能和购买动机上分析,化几万、几十万买一件古董、艺术品亦不会被视为是消费行为,这在国际上一个惯例。笔者的观点是,购买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是消费行为,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而购买古董、艺术品属于收藏、投资行为,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艺术品不属于生活必需的消费品。
艺术品和生活消费品都属商品,但是各具特征:
一、艺术品由艺术家构思、创作,是艺术家的脑力劳动产品或工艺产品。产品具有单独性、创造性。生活消费品主要由机械、模具生产或制造,多数为批量生产。
二、艺品术的价格具有不确定性,通常由创作人的知名度及市场供需状况决定其价格。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比较明确、稳定,受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控。
三、从功能和购买群体分析:1.艺术品通常具有历史、文化和观赏、收藏价值,主要用于满足精神享受; 而生活消费品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生活必需,在功能上强调实用性。2.艺术品是国际市场认同的投资品种,有投资风险; 生活消费品则无此功能。3.艺术品数量有限,购买群体主要是社会富裕阶层、收藏家;而生活消费品的购买者是社会大众。
有些专家认为,艺术品与生活消费品都是商品,很难严格区分。比如清代红木椅子也具备坐的功能,古董鼻烟壶可用于吸鼻烟,甚至明代的釉里红花瓶可用来插花等等。但是,从上述几个区别可以看出,实用并非是艺术品的主要功能。红木椅子、鼻烟壶、釉里红花瓶都是古代艺术家、工匠制作的,工艺精湛,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存世量有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投资和收藏。反过来想一想,高档轿车的后车厢很大,也可以存物,为什么没人会买豪华轿车当杂物箱来用呢? 因为轿车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代步,属于交通工具。
几百年来,富裕阶层的人们一直热衷于购买、收藏艺术品,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享受,而且是由于他们深信,艺术品可用于交换,而且还具有增殖的潜力。因此,当今富裕阶层投资、收藏艺术品已成时尚。
笔者曾参加一个由法院召开的座谈会,专题就是探讨艺术品市场中的卖假问题。座谈会上,各方专家对上海某先生在拍卖会上误买四把假红木椅子的一个案例适用什么法律问题展开了讨论。结果形成了三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椅子是消费品,在拍卖会上买红木椅子是一种消费行为,拍卖行出售有瑕疵的商品是一种欺诈行为,因此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种观点认为,在适用法律方面,有特别法优先的规定。《拍卖法》属于特别法,此案是拍卖案例,应适用《拍卖法》。根据《拍卖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拍卖人在拍卖会上已经作出声明,可以不对拍卖标的的真伪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第三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某先生买的红木椅子属古董家具,并非以生活消费为目的,其提出的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一要求法院不应予以支持。拍卖人在拍卖会上已经声明不对拍卖标的的真伪承担责任,也不存在欺诈。作为商品交易,双方当事人既然对标的的质量认识上有分歧,建议此案用《合同法》来审理,撤消买卖合同。
笔者持第三种观点。笔者认为,判断购买商品是否属于消费行为,可以从购买商品的数量、商品本身的主要功能和购买动机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据报载某地一个市民化几十万元买了数十箱保健品,并以买假为由向商店索赔,要求退一赔一,结果法院未予以支持。理由很明确,该市民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消费,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同样,从商品的主要功能和购买动机上分析,化几万、几十万买一件古董、艺术品亦不会被视为是消费行为,这在国际上一个惯例。笔者的观点是,购买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是消费行为,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而购买古董、艺术品属于收藏、投资行为,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艺术品不属于生活必需的消费品。
艺术品和生活消费品都属商品,但是各具特征:
一、艺术品由艺术家构思、创作,是艺术家的脑力劳动产品或工艺产品。产品具有单独性、创造性。生活消费品主要由机械、模具生产或制造,多数为批量生产。
二、艺品术的价格具有不确定性,通常由创作人的知名度及市场供需状况决定其价格。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比较明确、稳定,受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控。
三、从功能和购买群体分析:1.艺术品通常具有历史、文化和观赏、收藏价值,主要用于满足精神享受; 而生活消费品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生活必需,在功能上强调实用性。2.艺术品是国际市场认同的投资品种,有投资风险; 生活消费品则无此功能。3.艺术品数量有限,购买群体主要是社会富裕阶层、收藏家;而生活消费品的购买者是社会大众。
有些专家认为,艺术品与生活消费品都是商品,很难严格区分。比如清代红木椅子也具备坐的功能,古董鼻烟壶可用于吸鼻烟,甚至明代的釉里红花瓶可用来插花等等。但是,从上述几个区别可以看出,实用并非是艺术品的主要功能。红木椅子、鼻烟壶、釉里红花瓶都是古代艺术家、工匠制作的,工艺精湛,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存世量有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投资和收藏。反过来想一想,高档轿车的后车厢很大,也可以存物,为什么没人会买豪华轿车当杂物箱来用呢? 因为轿车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代步,属于交通工具。
几百年来,富裕阶层的人们一直热衷于购买、收藏艺术品,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享受,而且是由于他们深信,艺术品可用于交换,而且还具有增殖的潜力。因此,当今富裕阶层投资、收藏艺术品已成时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从记录到创造,中国先锋摄影的形成和发展2008-10-08
- 摄影的资本和资本的摄影2008-10-08
- 艺术的异化2003-06-20
- 收藏三得2004-10-15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2004-10-15
- 想念秦公2004-10-15
- 千年收藏2004-10-29
- 嘉德十年2004-10-30
- 五月槐花香飘京城拍场2004-11-01
- 风起云涌的2003年古玩艺术品拍卖2004-11-1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