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盗虎符,话虎符

作者:杜文 2005-10-19 15:18:00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提到虎符,中国人往往联想到历史上"窃符救赵"的故事,文学巨匠郭沫若在把故事改编为剧本时,就直接命名其为《虎符》,"符"其实是我国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两半符吻合方可调兵,现代汉语中的"符合"即源于此。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75年的战国时代:
  
  "快逃命吧,秦国打来了"!
  
  慌乱的百姓们扶老携幼、赶着牲口挤向城门口,平时熙熙攘攘的赵国都城邯郸失去了平日的繁华与热闹,强秦大军迅速把赵国的国都包围得严严实实。
  
  怎么办,赵国已危在旦夕!危急中有人提议求救于相邻的魏国。唇亡齿寒,魏王派出大将晋鄙率十万兵马前往救援,但魏王畏惧强大的秦国,命令大军徘徊观望。
  
  十万火急之下,赵国多次派人告急。魏国的公子信陵君在朝中深得人心,欲往救援,但手里没有军权,故事的焦点围绕着藏在魏王深宫里、可用于调兵遣将的虎符展开了
  
  后来信陵君在魏王宠妃如姬的帮助下窃走了虎符,并连夜赶到军中,用窃来的一半虎符合符后杀死了晋鄙并夺取了军权,迅速挥军打垮了秦国大军,在危难中解救了赵国,使赵国的老百姓免遭战火涂炭。
  
  由于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虎符这种专用兵符才广为人知。但历史上真正的虎符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九七三年在西安市东南出土了青铜错金的"杜虎符",并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从而使我们见到了先秦时代的虎符。
  
  杜虎符呈走虎之状,虎昂首卷尾,上有错金铭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共五十一字,现仅存左半符。秦以右为上,右符掌握在国君手里,左符为驻扎在杜(今长安县)的将帅所持。
  
  这枚珍贵的杜虎符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了,它制作于秦惠文王在位时,是目前能我们见到最早的虎符,比"盗虎符"故事中的虎符还要早半个多世纪呢!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杜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