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当今艺术市场书画赝品泛滥的现状(上)
作者:丁建华 2005-10-08 13:50:34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随着近年来国内书画市场行情的不断升温,书画投资中最大的风险——书画赝品的困扰,已越来越成为了有关人士关注的焦点, 今年所破获的“石鲁遗作”假画案就是最典型的一例。2002年春季在北京京广中心召开的“石鲁遗作研讨会”上,展示出来的此前尚未公开面世的几十幅“石鲁遗作”,当时即就曾引起过众多有识之士的质疑,有关其真伪的争议还在北京和西安等地引起过轩然大波。近日,河南商丘警方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查清了这是由利欲熏心的奸商策划伪造,再经名家题跋的一起伪造名人画作、行骗海内外、牟取暴利数千万元的特大案件。而此案的水落石出,再次引起了广大书画投资收藏者的震惊,他们急切地想要了解当今国内书画市场赝品泛滥的状况。
自古以来,由于书画收藏界普遍地崇尚名家,行内承认名家,书画交易市场只认名家,因此名家的书画作品一向价格坚挺且高昂,从而致使市场上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市场上的供不应求且价格甚高,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包括名家书画在内的任何伪品出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具考证,书画作伪现象在我国由来已久,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人临摹前辈名家的书画作品,不过那时只是为了广为流传,供学习、欣赏和传代之用。可是,自宋代和民国时期两次作伪高潮以后,现今愈演愈烈的书画作伪之风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其目的则与先人的初衷大相径庭,纯粹是为了欺世骗人,谋取不义之财。而现今书画作伪售伪之风,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和极其泛滥地程度。本文根据作者在书画市场上多年的亲身经历和多方观察,对此做一归纳和总结。
(1)无处不在的书画赝品泛滥现象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中,尤其是在名家书画创作和交易的重镇,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天津和成都等地,你如果想要买到一幅既货真质优,又价格合适的当地大名头书画家的书画作品,恐怕并非易事。而反之,如想要买到几幅甚至几十幅他们的书画赝品,那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在上述地区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书画展销会、画廊,甚至在大型书画拍卖会或国营的文物商店里,假冒的名家书画也是屡见不鲜。例如,在京城的一个颇具规模及在国内外极其著名的收藏品交易市场,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仿造地惟妙惟肖的“启功”、“溥杰”、“吴作人”、“范曾”和“刘炳森”等名人的书画赝品;再如,数年前有人在南京的江苏省文物商店以四千五百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幅发票上写着“程十发人物立轴”的画作,后来经过几位专家的鉴定,证明此画为赝品(商店后来也承认此画为赝品),要求退货却遭到商店以“售出文物概不退换”为由拒绝,最后只能落到诉讼法庭去解决的境地。
(2)作伪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地域性流派
在我国古代的两次书画作伪高潮时期,曾形成过众多的伪造名家书画的“流派”,如“广东造”,“开封货”,“长沙造”,“后门造”(北京),“苏州片”(苏州)和“皮匠刀”(扬州)。而现今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愈演愈烈的第三次书画作伪中,由于造伪者大量地利用了现在可以临仿的名家书画真迹甚多,以及十分发达的高科技手段,其作伪的规模、数量和品种都要远远地超出了古代,同时也形成了颇具鲜明地域性的“伪活”,如多产于北京的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黄胄、范曾等人伪作的“北京活”,多产于天津的陈少梅、刘奎龄、刘继卣等人伪作的“天津活”,多产于杭州的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人伪作的“杭州活”,多产于上海的吴湖帆、朱屺瞻、程十发等人伪作的“上海活”,多产于南京的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和魏紫熙等人伪作的“南京活”。据此可见,作伪的地域性流派,即是各地造伪者均以伪造曾经在当地生活或者进行过书画创作多年,且在全国有着极大影响力和卓越成就的书画大家们的伪作为特点的。
自古以来,由于书画收藏界普遍地崇尚名家,行内承认名家,书画交易市场只认名家,因此名家的书画作品一向价格坚挺且高昂,从而致使市场上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市场上的供不应求且价格甚高,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包括名家书画在内的任何伪品出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具考证,书画作伪现象在我国由来已久,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人临摹前辈名家的书画作品,不过那时只是为了广为流传,供学习、欣赏和传代之用。可是,自宋代和民国时期两次作伪高潮以后,现今愈演愈烈的书画作伪之风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其目的则与先人的初衷大相径庭,纯粹是为了欺世骗人,谋取不义之财。而现今书画作伪售伪之风,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和极其泛滥地程度。本文根据作者在书画市场上多年的亲身经历和多方观察,对此做一归纳和总结。
(1)无处不在的书画赝品泛滥现象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中,尤其是在名家书画创作和交易的重镇,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天津和成都等地,你如果想要买到一幅既货真质优,又价格合适的当地大名头书画家的书画作品,恐怕并非易事。而反之,如想要买到几幅甚至几十幅他们的书画赝品,那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在上述地区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书画展销会、画廊,甚至在大型书画拍卖会或国营的文物商店里,假冒的名家书画也是屡见不鲜。例如,在京城的一个颇具规模及在国内外极其著名的收藏品交易市场,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仿造地惟妙惟肖的“启功”、“溥杰”、“吴作人”、“范曾”和“刘炳森”等名人的书画赝品;再如,数年前有人在南京的江苏省文物商店以四千五百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幅发票上写着“程十发人物立轴”的画作,后来经过几位专家的鉴定,证明此画为赝品(商店后来也承认此画为赝品),要求退货却遭到商店以“售出文物概不退换”为由拒绝,最后只能落到诉讼法庭去解决的境地。
(2)作伪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地域性流派
在我国古代的两次书画作伪高潮时期,曾形成过众多的伪造名家书画的“流派”,如“广东造”,“开封货”,“长沙造”,“后门造”(北京),“苏州片”(苏州)和“皮匠刀”(扬州)。而现今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愈演愈烈的第三次书画作伪中,由于造伪者大量地利用了现在可以临仿的名家书画真迹甚多,以及十分发达的高科技手段,其作伪的规模、数量和品种都要远远地超出了古代,同时也形成了颇具鲜明地域性的“伪活”,如多产于北京的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黄胄、范曾等人伪作的“北京活”,多产于天津的陈少梅、刘奎龄、刘继卣等人伪作的“天津活”,多产于杭州的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人伪作的“杭州活”,多产于上海的吴湖帆、朱屺瞻、程十发等人伪作的“上海活”,多产于南京的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和魏紫熙等人伪作的“南京活”。据此可见,作伪的地域性流派,即是各地造伪者均以伪造曾经在当地生活或者进行过书画创作多年,且在全国有着极大影响力和卓越成就的书画大家们的伪作为特点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收藏家丁建华访谈录: 向社会奉善心 为藏界尽2014-11-18
- 丁建华: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奥秘2011-04-27
- 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奥秘2011-04-25
- 从记录到创造,中国先锋摄影的形成和发展2008-10-08
- 摄影的资本和资本的摄影2008-10-08
- 艺术的异化2003-06-20
- 收藏三得2004-10-15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2004-10-15
- 想念秦公2004-10-15
- 千年收藏2004-10-2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