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世界第一罐——元代青花瓷罐的故事

作者:郑鑫尧 2005-09-14 10:01:05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2005年7月12日,一个元代青花瓷罐最终以1568.8万英镑 (合2.67亿人民币,根据伦敦当天的汇率折算)的价格成交,这个元代青花瓷罐创下了历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的世界记录。瓷罐也成为伦敦佳士得拍卖行2005年度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一件艺术品。

  “鬼谷下山”绝顶稀有
 
  非凡的价格也部分反映了拍品的非凡品性。这件题为“鬼谷下山”的瓷罐高27.5厘米, 直径约33厘米,被行家誉为“绝顶稀有”。专家认为,这件文物创下瓷器全球最高价主要是因为其出品于中国制作青花瓷器的顶峰时期,历经700年仍然保存完好。

  瓷罐上画的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11年)燕、齐两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子被敌方所擒,其师傅鬼谷子接到齐国使节通知后前往营救,与使节一起下山的情景。瓷罐上画的故事记录在一本战国史书中,该书的孤本现被日本东京一家图书馆收藏。罐上描绘鬼谷子乘坐一辆由一虎一豹拉的两轮车,跟随两个步卒,齐国使节苏代骑马殿后,两人之间有一少年,英气勃发,纵马而行。罐上图案栩栩如生,画工细腻,出自画家而非工匠之手,这使得瓷罐非普通的青花瓷可比。

  瓷罐颈上画的波浪纹可以在其他六件上看到,都被大卫得基金会收藏。八件珍宝中有三件肩上画有缠枝莲纹,包括此件。波士顿博物馆所藏罐肩上及足部均未加纹带。此罐是八件古董中唯一一件足部莲瓣内绘有吉祥纹的,和大卫得基金会收藏的青花瓶很相似,其余六件莲瓣内均含下垂如意纹。值得一提的是,该罐上的牡丹纹与大卫得所藏的瓶上画的也非常相近。 

  佳士得拍卖行亚洲部资深学术顾问苏玫瑰介绍,此罐由画艺极其精湛的画师以上等青料绘制,构图则取材自同时期的木刻版画。和此罐一样绘以人物故事的青花罐所知传世者只有七件,此罐是此前没有任何记录的第八件。专家根据罐上所绘的波浪纹、牡丹纹与吉祥纹这三道纹带推测,罐的制作时期极可能在1351年左右。
  
  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中国部专家连怀恩说,通常有人物故事的瓷罐多为中国本土定造、烧制,其他品种才外销中东等地区。本土订造的数量很少,且烧造的青花花色漂亮,画工精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很多都在博物馆收藏。值得一提的是佳士得收到瓷罐两、三个月后,连怀恩在图书馆研究调查时,非常凑巧地找到了1321-1323年间印制的版画,而罐上的装饰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版画影响,目前还没有任何其他瓷器上绘有同样的场景。这样,瓷罐具备了藏家看中的“所有品质”,也正因为此,瓷罐显得尤其珍贵。 
  
  拍卖竞价令人疯狂
  
  2005年7月12日,拍卖师从100万英镑的价格开拍。竞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中国竞拍者的加入更令竞拍险象环生,也使得价格一升再升。
  
  据连怀恩介绍,拍卖当天参与竞标瓷罐的前后至少有7、8人。不少中国收藏家也专程前来投标。这其中,有来自台湾的寒舍总经理王定乾;香港古董业和收藏界的翘楚张宗宪;香港瓷器鉴定家、从事明清瓷器鉴定三十年的香港艺术品商会秘书长翟建民;有中国血统的收藏家GEORGE LEE也在现场,此外还有私人收藏家通过电话竞拍。竞价达到1000万英镑时,还有6、7个人在出价。台湾收藏家王定乾估价在800万英镑左右,把最高支撑点定在1000万英镑。
  
  经过多轮电话及现场竞价后,最终伦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凯纳齐以天价将这个700年前的青花瓷罐拍入囊中。埃斯凯纳齐是目前世界上经营中国早期艺术品的主要古董商。此次,他替一位海外私人收藏者竞拍。他在标价达到1350万英镑时才加入。他和一位电话竞拍者经过持久角逐,最终以高于估价十多倍的价格获胜。拍完后,埃斯凯纳齐说他被现场的紧张气氛耗尽气力,并承认:“我已经到了我的极限,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埃斯凯纳齐不愿透露买家信息。他能说的就是买家“不是亚洲人,也不是英国人”。拍卖行对此也无法过问,连怀恩猜测最终买家可能是美国藏家。目前还没有听说买家会有任何关于此罐的展览计划,但他希望能借给博物馆展出,让更多的人有幸亲眼目睹这件人间罕物。

  英国当地报纸也以“疯狂出价”评价拍卖结果。伦敦佳士得中国陶瓷及工艺品主管希利表示:“我估计他们(买家)认为这个青花罐甚具价值,但不至于到这个水平,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随着两岸三地经济的发展,来自中国本土的藏家对中国藏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种需求也拉高了整个市场的价格。青花瓷罐的天价也是香港、台湾的买家的强有力竞争造成的。中国人参加元青花罐竞拍虽多少有些让中国藏品回归故土的因素,但连怀恩认为,他们并不是要扳回所谓中国人的“面子”,而是因为此罐品质的确非常好。当然,让此罐回到亚洲,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对学术研究的确有很大帮助。
  
  卖出天价缘于稀有
  
  至于这只青花罐为什么能拍出天价,专家认为,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一,它贵在是元代的东西,距今已700年了,品相完好的存世已极少,又产于中国青花瓷器鼎盛的时期,它代表了青花的最高水平;其二,贵在有人物、有故事,鬼谷下山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下山助其弟子孙膑,为齐国解除燕国之围的故事,现存类似的有人物故事的青花瓷器,已被记载的只有7个,保存在世界各国几个知名博物馆里,这是唯一能流通的第8个;其三,这只青花罐所绘图案精美,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可以肯定,这是当时的画家所绘,而非出自工匠之手。事实上,直至佳士得出版了拍品目录,收藏者才得知瓷罐的存在,瓷罐也开始在国际收藏圈内引起极大关注。中国人的激情也被激发,因为其他七个同类古董无一留在中国。国际上的专业人士相信有一群强有力的中国买家结成了同盟,试图让瓷罐回归故土。 
  
  连怀恩强调,在拍卖中,竞拍者未卜先知的能力十分重要。最热门的东西常常会出人意料,通常竞买者会准备额外金钱作后盾。他认为,此次中国藏家没有竞得瓷罐并不意味着中国买家没有能力,而是拍卖前计算有误,因而真正面临意外高价时一时缺乏心理准备。事实上,中国藏家实力很强,如果计算好,完全有能力购买。
  
  连怀恩说,过去几个月中他有幸和瓷罐相处,“越看越有滋味,百看不厌”。拍出后他有一种“失落感”,起码短期之内没机会再见到它了。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柄认为,该瓷罐应制作于元代后期,这类瓷器国内传世品极少,墓葬出土也不多见,像“鬼谷下山”这样绘有故事情节的就更少。这是因为元朝时,景德镇生产的这种瓷器本身数量就不多,而且大多用于出口。他认为,但很难说这只青花罐是全世界最值钱的瓷器,这是因为竞拍中的价格有很多人为的原因在里面。

  早在这次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之前,有一些中国内地和台湾的藏家跃跃欲试,希望夺回国宝。内地藏家由于经济实力有限,有几位原打算集体购买,终因操作困难无奈放弃,而台湾几位藏家则是以协商的方式,把“夺宝权”“礼让”给了开设有“陈氏博物馆”的陈得福,由寒舍公司总经理王定乾代表陈先生出面竞标。王定乾颇有感慨地对媒体说:“有幸恭逢其盛,参与竞标。虽以华人最高标(1000万英镑)失之交臂,憾失国宝,但虽败犹荣……其中所代表的意义,不仅是中国文物创下世界(瓷器)最高价格,而更象征着中华文化的艺术价值与内涵,受到国际人士的尊崇与肯定。”

  第一引来真伪之辩
  
  在成功问鼎中国艺术品世界之最后的第三天,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就遭到了福建泉州的一位以自由职业身份从事鉴定工作的裴先生质疑。他并未看到过实物,但凭一些高清晰度的照片提出了5个疑点,并在自己网站上以鉴定日记的形式发布。此说先后被泉州本地、香港媒体和《北京科技报》等刊出。

  某报记者电话采访了裴先生,他表示自己最早是在7月14日的日记中公布5个疑点的,几天前又发布了另外的一些看法。“我主要是质疑,并没有写结论,但一些媒体的报道却把口气变得相当肯定,”裴先生说,“除此之外和我的日记没有太大出入。”他的疑点大致可概括为来源、呈色、绘画风格、绘画水平和人物服饰与历史时期不符等几个方面。
  
  据佳士得公司的说法,元青花人物罐的拥有者是个荷兰人,原系其在上世纪初任驻北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的曾祖父收藏。裴先生根据荷兰在“一战”期间始终是中立国的事实以及时间方面的一些出入怀疑此说有假。对此,一位拍卖业的资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佳士得给这个瓷罐配有最早的藏家在北京住所的照片。“已过去近一个世纪,我们不能要求它的来源无懈可击,但作为一个从业人员,我不得不说在上拍之前佳士得公司的相关工作已经做得相当到位,它到北京等地预展时,国内的很多知名专家和专业人士都对其工艺表示惊叹。”他说。
  
  “在最容易出现晕散和铁锈斑的地方也没能看出这两个特征”,是又一个疑点,而当记者询问曾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对这个元青花瓷罐仔细把玩的上海某拍卖公司瓷器部主管时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说法,“罐子蓝中带紫,有铁锈斑,或许是因为看的是照片,他没看出来。”这位在业内颇有权威的主管说。
  
  而裴先生通过与南京市博物馆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等几件同类器物作对比得出的“绘画风格不一致”和“水平低劣”之说,其他专家对此也有不同看法。“仔细看过这些瓷器实物的人都会发现,其实这些历史故事有些像连环画一样被呈现,一组一组相互关联,表达一个主题。”根据这一说法,裴先生指称的“绘画结构太散”也就无法立足了。
  
  裴先生眼里最大的“硬伤”是“人物服饰和佩刀有明代特征”,从而推定此物不可能是元代作品。然而,这一点似乎只需看看佳士得用作宣传的宋代木版画就可不攻自破:瓷罐上的画面与这些宋版画几乎如出一辙。
  
  记者从裴先生文物鉴定工作室的企业名片上了解到,他从1986年开始从事文物鉴赏,2003年以自由职业身份创办中国首家文物鉴定个人工作室,名片结尾印有“收费极其低廉服务十分周到”的字样。不过在记者采访时,却没有任何一位业内人士听说过他和他的公司。  裴先生此举是出于慧眼独具还是哗众取宠?“有些人就是要质疑大家都认为对的东西,目的是希望业内权威专家可以和他辩论,从而一举成名,”一位文物鉴定老专家对时下的某些风气愤愤不平,“这个情况不但在艺术品鉴定领域有,其他行业里也存在。”

  纽约艺术品价格网在对全球艺术品市场价格变化进行了多年的观测和研究后认为,如今的全球艺术品市场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攀升,预测到2005年底,全球艺术品市场价格将创造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价格将要大幅飙升的预期下,同股票市场一样,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也会促使艺术品投资人继续追涨。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品赶上了这一波全球艺术品上涨的浪潮,还会有一批类似元青花罐这样的中国艺术珍宝,被推上顶级艺术品的高度。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郑鑫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