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拍卖中的价格博奕——了解“潜规则” 竞买方组建竞价集团(二)

作者:郑鑫尧 2005-08-29 14:30:08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竞买方基本上都了解其中的“潜规则”,自然有一套应对的办法,常用的方法被称为“集团标”,一种既可以用来对付拍卖商抬价又可以联手压价的团伙报价方式。

  集团标由一群职业竞买人(商人)组成,他们有一个所谓的“共同基金”(kitty)。团伙内的所有竞买人私下达成的协议:由一个人出面,竞买某一件拍卖品,成交后再次拍卖,大伙儿再瓜分所得的利润。比如说,商人李出价10万元买下一只古董钟,拍卖过程中,其他成员都放弃竞买,让李一个人叫价,结果古董钟以这个价钱成交。之后,在正式的拍卖会结束后不久,集团标会有一场 “清算大会”,这是包括买受人李在内的集团标成员对这只古董钟进行再次拍卖,但这回只准集团成员竞标。让我们假设,在第二次拍卖中,商人王出价200万元标得古董钟。现在,商人王把支付的200万元中拿出100万元,付给商人李,偿还他在正式拍卖会上出的价钱,剩下的100万则归共同基金所有。被集团标买下的所有拍卖品在清算大会中分割完毕后,共同基金就由集团成员平分。

  集团标可以达到几个目的。首先,在正式的拍卖会中,由于某些竞买人出于某种原因放弃出价,拍卖品通常(但偶尔也有例外)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成交。其次,只要集团标的人出现在拍卖场,其他商人都会退避三舍,不敢跟他们竞标,这样就会大大压低成交的价格。

  20世纪最耸人听闻的集团标事件,发生在英格兰东南部萨里郡的“鲁克斯里庄宅”。克莱盖特的傅利男爵家族,世世代代住在这座宅邸里。1918年,克莱盖特藏书楼被拍卖,637个编号的拍品,总共卖得3714英镑12先令6便士。这场拍卖会被一群书商(集团标)操纵了。在稍后举行的清算大会中,这些书籍总共卖到19696英镑17先令的高价。这中间的差价,高达15982英镑4先令6便士。集团标的结果,卖主被诈骗掉一笔巨款,而拍卖商也损失一笔巨大的佣金。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郑鑫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