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艺术品慎言投资——长期投资油画市场

作者:俞莹 2005-08-19 08:54:09来源:《上海金融报》
A- A+
  中国书画市场行情的火爆,也带动了油画行情的上扬。但是中国画和油画的行情,无论是成交金额还是市场容量都是泾渭分明,油画显然出于弱势地位。

  比如徐悲鸿,其国画最高拍卖成交价是《九州无事乐耕耘》,2004年12月在北京荣宝秋拍会上以1705万元成交;其油画最高拍卖成交价是《风尘三侠》,2001年10月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会仅以704万元成交。

  在西方油画的最高身价已经超过乐1亿美元的时候,中国油画与之差距十分明显。对此,徐龙森十分坦然,他认为中国油画的“身份”现在还十分暧昧,还处于西画的附庸地位,尚未像国画一样成为一种“国粹”,完全渗透到国人的血液中。这也难怪,毕竟油画是一种舶来品,传入中国也不过百余年历史,而且,目前油画尚缺乏权威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但是终有一天,中国油画会与西画脱钩,成为中国自己的“国粹”。只是,这个过程还很漫长。。。。。。

  不过,对于中国绘画与西方油画价格的悬殊反差,徐龙森颇不以为然,人物二者目前没有可比性。他打个比方说,当中国的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那么国画(包括中国油画)的身价完全可以超过西方油画的水准。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徐龙森将购藏中国油画作为了一种长期投资。

  业内人士都知道,东海堂最出色和完整的收藏是中国早期油画。中国早期油画是油画从西方走向本土,并进行文化嫁接的最重要的过程,却也是缺失最严重的部分。这批油画由于历史的原因已处于被损毁、湮没的状态,由于徐龙森的独具慧眼,陆续“发现”了鲜为人知的油画家沙耆、李青萍,仅沙耆的作品就不下300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手头现有的和经手的画作,其数量和质量抵得上中国任何一个美术馆,也足以把中国整个早期油画史做一次文化梳理。现在,他建立档案的早期油画已有500幅,成为这一时期美术史的重要补充。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徐龙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