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价值与价格

2005-08-01 16:13:12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捡漏”或者“暴富”常常发生在一个市场形成的初期。当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起步虽然不到十年,但由于收藏传统的悠久与前几年的主要参与者——海外收藏家与客商的成熟,令人惊喜的事并不多见。

  令人遗憾的事却常有发生。除了以假当真以外,最大的遗憾恐怕是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的背离。典型的例证是张大千作品的居高不下与黄宾虹作品的徘徊不前。

  张大千黄宾虹都是传统功力深厚的艺术家。张大千的功力主要体现为他对历代名家作品的仿制几近乱真,黄宾虹的功力则主要体现在美术史论方面。在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他们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下之别是明确的,为什么会在艺术品拍卖中被颠倒了呢?这当然可以归结于黄宾虹迟至90年代才被人们充分认识,而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人们对于市场内在规律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将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弄颠倒了。

  张大千作品的收藏者大多是富有的台湾人,将之推上高台、且不让其滑坡的自然也是台湾人。有如此强劲的买家与中介,张大千的作品自然不会贬值。黄宾虹的作品因为史论肯定的姗姗来迟,其收藏者大多为缺乏经济头脑的学者、艺术家与不能参与市场的大陆博物馆等,使他的作品缺乏应有的市场运作,其市场价格自然难以如突发的理论评估一样而飙升。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在为之鸣不平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市场的规律也是铁打的。因此,人们由此而指责艺术收藏者分不清高下时,则犯了一个分不清彼此的错误: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有联系,但更有区别;艺术价值只是决定艺术品市场价格诸因素之一。我们既然不依张大千作品的市场价格高高在上来改变对于张大千的理论认识,也就不必为黄宾虹的市场价格不高、且增长幅度过小而指责市场不成熟。

  当然,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能够统一自然更好,但是,学者与商人的区别首先是学者研究史论,商人图谋发财。要求商人按照学术的思路来入市,如同要求学者按照市场的思路来作学问,虽然可能产生儒商与商儒,毕竟只是少数。因此,多数艺术投资者还得走折中的道路:以学者的眼光做中长线,以追求较高的回报率为主;以商人的手法做中短线,以追求投资的短平快为主。

  〔199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邵建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