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神话与笑话

作者:邵建武 2005-08-01 16:02:44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在西方收藏界,曾经风行过这样一句名言:艺术品是挂在墙上的永远升值的股票。随着西方经济的起起落落、艺术收藏的曲曲折折,特别是一些西方名画套牢在日本银行的仓库里,这句曾经创造了许多奇迹并得到证实的名言,已经由神话变成了笑话。

  在艺术收藏方兴未艾的中国,这句笑话却正在被当成神话,四处流传。

  书画家们在传说着,意在推销自己的作品。
  画店老板在传说着,意在招徕更多的买主。
  拍卖业主在传说着,意在引发火爆的竞投。
  收藏者们在传说着,意在佐证投资的正确。

  新闻媒体在传说着,有意或无意、有偿或无偿地将上述传说放大、扩散。

  无关的人们也在传说着,因为这句名言在中国创造的神话有人炫耀,有人羡慕;由之产生的笑话却无人坦白,也就无从借鉴。

  从投资的意义来说,艺术品类似股票。既然类似股票,就可以用得上当今媒体的一句“成语”:股市有风险!由此而成:收藏有风险!

  风险何在?在伪劣二字。

  伪者,一指赝品,一指托市,一指伪证。古代的赝品、近代的赝品、当代的赝品、外国的赝品这些年来横行于拍卖行,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为炒作,将低劣拍品哄上高价位,也是不争的事实。利用部分收藏者、投资者的知识缺乏,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有关权威人士的迷信,一些卖主、拍卖行高价雇用鉴定界、艺术界人士作伪证,引人入彀。此举有着相当的隐蔽性,那些因为精明强干而暴富的人们,所以在初涉收藏业便马失前蹄,多数可以归结如此。

  劣者也有三个方面。其一,并非所有书画家的作品都具备投资价值。在中国,人们称为书画家的,人数当上万。自称为书画家的,则在十万以上。他们每年生产上百万件作品,甚至更多,其中的大多数无论从创作来说,还是从投资来说,都可以称之为劣质品,不应在收藏之列。其二,并非所有的成名书画家的作品都具备投资价值。一些试验性强的书画家,因为现代思潮与时尚等因素,颇得青睐。他们的一些作品也许从创作上来说,是佳品,但从投资上来说则风险较大。一些书画家借助现代媒体炒作,人为拔高一筹,投资之自然回报遥遥无期。其三,并非所有有行情的书画家的作品都具备投资价值。这些书画家的精心之作是值得投资的,但他们的应酬之作、重复之作则应该慎重下注。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上如日中天的"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在近十几年来,除吴湖帆差强人意外,其他三位难得一见,为之倾囊的人们及其后代多数是血本无归了。

  为了不闹笑话,则不要相信任何神话,这应该是投资艺术收藏的人们牢牢记住的一句箴言。

  〔1998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邵建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