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所谓“唐长沙窑大官款碗”是真品吗?

作者:张天琚 2005-08-01 14:11:06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图一:《唐长沙窑大官款碗》一文图片

  《收藏界》杂志2005年第5期刊登了《唐长沙窑大官款碗》一文,并附照片两幅。

  笔者以为,对古代陶瓷上“官”、“新官”、“大官”、“官样”等铭文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如果,研究的对象是赝品,那么,就毫无意义了。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对《唐长沙窑大官款碗》一文,不予评说,但笔者要明确地告诉该文的作者――“冷香居主人”:你所介绍的这一件“唐代青釉彩绘碗”是一件现代仿制的赝品。

  长沙窑产品的出土存世量是巨大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一共有15个省市自治区、国外有13个国家出土了长沙窑瓷器。仅1998年,从唐代沉没在印尼苏门答腊彭加山岛附近的阿拉伯商船――“黑石号沉船”上打捞出来的长沙窑瓷器就达5万多件,其中,碗的数量巨大。又据长沙市考古文博单位的统计,到1996年为止该市就收集了644只碗,这还不包括1983年的发掘品。

  迄今为止,长沙窑出土的包括有彩绘的和没有彩绘的碗,百分之百是圈足碗,从未发现1件饼型足碗,与长沙窑比邻的岳州窑所生产的碗也是如此。同时,长沙窑所有出土的碗,无论是碗心内底还是碗外底足均不见支烧钉痕。

  笔者在研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曾考虑:是否“冷香居主人”将四川邛窑的彩绘瓷碗错认为长沙窑了?但仔细观看两幅照片,也觉得有问题。

  根据邛窑考古发掘资料,我们知道:邛窑至少在中唐前期已采取先进的匣钵装烧,但不是一匣一器,而是一匣多器,器与器之间的垫隔采用齿状支圈,支齿有五齿、三齿之分,因此,中唐及以前邛窑生产的碗心内底遗留五
齿支钉痕迹的包括彩绘碗在内的碗较多,同时,此期饼型足碗也较多。但是,这并不能表明,这只“唐代青釉彩绘碗”是邛窑生产的。因为,就其造型、胎色、饼足的处理 、釉面的质感和彩绘的风格等等,都与唐代邛窑彩绘瓷碗相差甚远,此外,还有其它破绽。这里,笔者发四张邛窑中唐以前的“饼型足”、“内底遗留五粒支烧钉痕”的青釉彩绘瓷器及残件的照片。请读者对照、比较,辨明真伪。

  到此,笔者可以肯定地指出,所谓“唐长沙窑大官款碗”是一只既不像长沙窑,也不像邛窑的现代彩绘瓷碗。

  (原载《收藏界》杂志2005年第8期)
推荐关键字:专栏人物 张天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