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耿宝昌与耀州窑壶(图)

作者:钱汉东 2005-07-23 10:40:06来源:《新民晚报》
A- A+
  现年83岁的耿宝昌先生是国内瓷器界首屈一指的鉴赏大师。我的一篇《耀州窑,耀我九州》谈到了耀州窑青釉刻花倒装壶,引起了耿老的兴趣。耿老告诉我,耀州窑青釉刻花倒装壶当年就是他和冯先铭等先生鉴定的。这件国宝被誉为“华夏第一壶”,现已放大约30倍仿制成耀州窑博物馆的标志雕塑。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见过原物,精妙无比。

  耿老回忆了当年鉴定的情景。他说:“陕西省博物馆派人来北京,请我们对它进行鉴定。根据它的釉质、造型风格及纹饰特点,我们确认它是北宋时期耀州窑烧制的。这件宋代刻花青瓷倒装壶是迄今发现的绝品,上有宋代日用瓷中罕见的凤凰纹饰,看来是件贡品。壶高15.8厘米,直径13.9厘米,凤梁狮嘴,雕刻精美,充分表现了宋代耀州窑青瓷的艺术风格,这件稀世奇珍怎会轻易地流落民间,埋藏地下,迄今还是个谜。”

  在耀州窑考察时,我听博物馆同志讲:1968年,铜川市西100公里处的陕西彬县,一位农民在城关镇的城墙根取土时意外挖出这件瓷壶。农民家有位高姓亲戚于1982年回乡探亲,在桌上看到了这件古色古香的瓷壶,认为是件文物,这位农民就让高带回西安交给省博物馆。这件国宝不仅造型独特,艺术价值更是无与伦比,更吸引人的是,壶内有着巧夺天工的设计。壶盖与壶身相连,作为实用器物,怎么向壶中灌水呢?原来壶底的中央有一个梅花形小孔,水从孔中灌入,壶内可盛水910毫升,再把壶放正,水就不会从梅花形的注水孔漏出来,当把壶嘴往下倾,水可从壶嘴里流出来,故名倒装壶。这件八九百年前的“高科技产品”,使今人称奇不已。

  耿老眼光厉害是出名的,这得益于他年轻时下过的功夫。耿老与上海也是有缘分的,他在1942年来到上海这个号称收藏“半壁江山”的古玩界做事。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上海纱厂、五金、银行业等蓬勃发展起来,古玩界也相当活跃,每天一船船瓷器从全国各地运到上海这个大码头,生意异常火红。越窑、建窑、吉州窑、唐三彩及明清官窑等古陶瓷多得很,从他手里进出过的名瓷珍奇多得数不清。解放后他应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长期从事研究中国历代古陶瓷。他受聘为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硕导、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博导等,担任了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他撰写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为国内重要的古陶瓷研究鉴定论著。他还将自己珍藏的瓷器、铜器等文物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推荐关键字:耿宝昌 鉴定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