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简说“仙人乘槎”(系列之五)
―――朱碧山与他的作品
作者:张跃华 2005-07-15 14:47:47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图一: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槎杯”
图二: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的“槎杯”
图三:江苏吴县文管所的“槎杯”
自《博物志》问世,乘槎的神话故事,在历代的艺术史上多有发挥,或瓷、或画、或铜……,在这些古代艺术品中,元代的一种银制酒具,仙人乘槎杯算是佼佼者,它的简称叫“槎杯”,工艺精湛的无以伦比,将“乘槎文化”升华到了一种绝妙的佳境,在中华民族的国宝之中,闪耀着绚丽的彩色。
制作这种“槎杯”的巧匠,首推朱碧山。
朱碧山,字华玉,为元代著名银匠,嘉兴武塘人(今嘉善魏塘镇)。一直生活在木渎镇,故或称苏州木渎人。元代银器铸造名家。原先习画,后到苏州从事银器的制作,以槎杯闻名。据说,他制作的蟹杯、虾杯、鼠杯……,据说注入热酒后会在桌滑行,其技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之境。然而,流传至今的作品,仅槎杯一种,被称为“朱碧山银槎”,在世界范围内,已知“槎杯”仅仅四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江苏吴县文管所、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槎杯”
北京“槎杯”。
曾经是故宫的旧藏。在清乾隆年间,被收入清宫内府。整个器型如同老树杈状,桧纹柏理,错落有致。中心人物是一个读书状道人,道冠云履,长须宽袍,左手扶槎,右手持卷。正面槎尾刻“龙槎”二字。杯口下刻“贮玉液而自畅,泛银汉以凌虚,杜本题”行楷十五字。槎腹部刻“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楷书二十字。槎尾后部刻“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于东吴长春堂中,子孙保之”楷书二十一字,图章“华玉”二篆书款。华玉乃朱碧山之字。这件槎杯应该是朱碧山为自己制作的酒杯。此杯用白银铸成,道人的头、手、云履等是铸成后焊接的。造型构思巧妙,刻画栩栩如生,是一件国宝级的艺术品。
(二)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的“槎杯”
美国“槎杯”,现在收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杯首有“岳寿无疆”四字,友朱华玉右至正乙酉年。杯底有“槎杯”与“碧山” 小篆四字。这件朱碧山的作品,经历颇为曲折。据传,康熙年间它曾为孙承泽、高江村先后收藏。乾隆时入宫,成为圆明园之物。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被英国将军毕多夫从圆明园中盗去。后来,出售给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这是一件中国近代屈辱史的见证。
(三)江苏吴县文管所的“槎杯”
吴县“槎杯”,有‘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铭文。现收藏于江苏吴县文管所。1972年,出土于江苏吴县藏书乡社光村。当时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到一个墓穴,中间有一老者的尸骨一具,手持一已经腐烂的鸟头拐杖。肩处有莽皮包一方砚,旁边有一红木座上,防置着这件“银槎杯”。此墓地称“韩家坟”,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位刑部尚书的坟茔。1979年此杯送到北京展览,公诸于世后,引起整个文物界的重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四)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银槎杯”
台北的“槎杯”,高15.2厘米,长19.8厘米。造型作枝干杈?的老树,树皮纹理清丽细密。一老者神态飞逸坐于搓内,抬头凝望天际,举止潇洒。老者右手持长石,石上有篆书“支机”2字。搓底刻有篆书“搓杯”、“至正乙酉年造”年款。槎尾刻七言诗一首:“欲造银河隔上阑,时人浪说贯银湾,如何不觅天孙锦,止带支机片石还。”下镌“碧山子”印。此件原藏承德避暑山庄,抗日战争前夕移藏南方,1947年运往台湾。
图二: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的“槎杯”
图三:江苏吴县文管所的“槎杯”
自《博物志》问世,乘槎的神话故事,在历代的艺术史上多有发挥,或瓷、或画、或铜……,在这些古代艺术品中,元代的一种银制酒具,仙人乘槎杯算是佼佼者,它的简称叫“槎杯”,工艺精湛的无以伦比,将“乘槎文化”升华到了一种绝妙的佳境,在中华民族的国宝之中,闪耀着绚丽的彩色。
制作这种“槎杯”的巧匠,首推朱碧山。
朱碧山,字华玉,为元代著名银匠,嘉兴武塘人(今嘉善魏塘镇)。一直生活在木渎镇,故或称苏州木渎人。元代银器铸造名家。原先习画,后到苏州从事银器的制作,以槎杯闻名。据说,他制作的蟹杯、虾杯、鼠杯……,据说注入热酒后会在桌滑行,其技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之境。然而,流传至今的作品,仅槎杯一种,被称为“朱碧山银槎”,在世界范围内,已知“槎杯”仅仅四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江苏吴县文管所、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槎杯”
北京“槎杯”。
曾经是故宫的旧藏。在清乾隆年间,被收入清宫内府。整个器型如同老树杈状,桧纹柏理,错落有致。中心人物是一个读书状道人,道冠云履,长须宽袍,左手扶槎,右手持卷。正面槎尾刻“龙槎”二字。杯口下刻“贮玉液而自畅,泛银汉以凌虚,杜本题”行楷十五字。槎腹部刻“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楷书二十字。槎尾后部刻“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于东吴长春堂中,子孙保之”楷书二十一字,图章“华玉”二篆书款。华玉乃朱碧山之字。这件槎杯应该是朱碧山为自己制作的酒杯。此杯用白银铸成,道人的头、手、云履等是铸成后焊接的。造型构思巧妙,刻画栩栩如生,是一件国宝级的艺术品。
(二)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的“槎杯”
美国“槎杯”,现在收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杯首有“岳寿无疆”四字,友朱华玉右至正乙酉年。杯底有“槎杯”与“碧山” 小篆四字。这件朱碧山的作品,经历颇为曲折。据传,康熙年间它曾为孙承泽、高江村先后收藏。乾隆时入宫,成为圆明园之物。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被英国将军毕多夫从圆明园中盗去。后来,出售给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这是一件中国近代屈辱史的见证。
(三)江苏吴县文管所的“槎杯”
吴县“槎杯”,有‘至正乙酉朱碧山造’铭文。现收藏于江苏吴县文管所。1972年,出土于江苏吴县藏书乡社光村。当时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到一个墓穴,中间有一老者的尸骨一具,手持一已经腐烂的鸟头拐杖。肩处有莽皮包一方砚,旁边有一红木座上,防置着这件“银槎杯”。此墓地称“韩家坟”,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位刑部尚书的坟茔。1979年此杯送到北京展览,公诸于世后,引起整个文物界的重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四)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银槎杯”
台北的“槎杯”,高15.2厘米,长19.8厘米。造型作枝干杈?的老树,树皮纹理清丽细密。一老者神态飞逸坐于搓内,抬头凝望天际,举止潇洒。老者右手持长石,石上有篆书“支机”2字。搓底刻有篆书“搓杯”、“至正乙酉年造”年款。槎尾刻七言诗一首:“欲造银河隔上阑,时人浪说贯银湾,如何不觅天孙锦,止带支机片石还。”下镌“碧山子”印。此件原藏承德避暑山庄,抗日战争前夕移藏南方,1947年运往台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焦点艺术人物权威专题报道--张跃华2022-07-04
- 当代书画名家张跃华参加画者文脉全国书画名2022-07-04
- 张跃华:袭古创今-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纪录2022-07-04
-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面对面》专访中国著名2022-07-04
- 苍山云海玉生烟--华翁张跃华大师水墨重彩山2022-07-01
- 张跃华:给山水画穿上“时代新装”2022-06-28
- 文化人物 | 以色写意 以彩畅神 -张跃华山水2018-04-28
- 墨彩神光(一)梦翁·张跃华精品艺术展2022-06-27
- 墨彩神光(三)梦翁·张跃华的艺术创新2022-06-27
- 梦翁·张跃华艺术风潮惊现中国宋庄波及全球2015-10-2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